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拉子的诗人(中)

(2016-04-11 11:24:44)
标签:

设拉子的诗人

哈菲兹

古兰经

萨迪

分类: 伊朗之行

      设拉子是盛产名诗人的地方,伊朗历史上公认的最有名的四大诗人,其中两人诞生于设拉子,由此也奠定了设拉子作为波斯文化中心的地位。


设拉子的诗人(中)
两位在设拉子出生的大诗人
 

据说在伊朗,再穷的家庭,也一定会有两本书,一本是《古兰经》,另一本便是哈菲兹的《诗集》,几乎每个伊朗人都能背诵几句他的诗。


设拉子的诗人(中)
哈菲兹的墓园

      哈菲兹生于公元十四世纪,从小天资聪明,其名字的含义,就是能背诵《古兰经》的人(20岁开始开悟写诗)。他创作的诗歌内容广泛,歌颂生活、鲜花、爱情、夜莺、美酒,呼唤自由、公正,向往春天。在伊朗,他有众多的膜拜者,甚至他的许多诗词,成为人们生活的箴言。有时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难题,随便翻开他的诗集,那些词句,能带来深远的启示。


设拉子的诗人(中)
陵园内景

走进诗人的墓园,感觉像进一座普通的花园,当地人三三两两在此散步,气氛一片祥和。


设拉子的诗人(中)
1935年修建的八角亭

设拉子的诗人(中)
诗人的大理石棺

设拉子的诗人(中)
石棺上的诗文

拾阶而上,穿过回廊,便是安放诗人灵柩的八角亭。大理石的石棺上雕刻着诗人隽永的诗句,园内的扩音器播放着诗人的诗句,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墓园,瞻仰那八角亭上的诗篇。


设拉子的诗人(中)
研读诗句

他的诗句,就像不断流淌的泉水,与读他诗的读者相辉映、相共鸣。他的诗像镜子,照亮人们的心田。他的流派将波斯文化带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



设拉子的诗人(中)
读诗

设拉子的诗人(中)
能葬在哈菲兹的墓园里,非富即贵

设拉子的诗人(中)
室内的灵柩更非同一般

设拉子的诗人(中)
带着小孩来墓园,在中国难以想象

设拉子的诗人(中)
从回廊看八角亭

我觉得他有点像中国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对生活有着豪放的追求,例如在他的《理想之宫》中写道:

理想之宫摇摇欲坠

生命的根基动摇

来吧!拿出美酒!

酒能消除人间的烦恼

在这蓝天下,人们都应自由无羁

……

好似听到伊朗版的《将进酒》

来哈菲兹墓园参观,就祈祷吧,因为它是世界自由精神的朝拜圣地!


设拉子的诗人(中)
萨迪墓园

比起哈菲兹,设拉子另一位著名诗人萨迪,似乎更深邃、更悠远、更内敛、更含蓄

相比而言,我更钟情于萨迪。


设拉子的诗人(中)
拾阶而上

诗人萨迪生于13世纪的设拉子,比哈菲兹要早一个世纪,他被称为波斯的“语言巨匠”,他的作品像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蒙田一样永不过时,在伊朗,每年的4月21日,被命名为“萨迪”日。


设拉子的诗人(中)
高大、肃穆的陵厅

走进萨迪的墓园,气氛显得有些肃穆、庄重,游人不多,巴列维时期,修建的石柱长廊也显得平淡、呆板。


设拉子的诗人(中)
简朴的石棺

设拉子的诗人(中)
镌刻的诗人名言

诗人的石棺简朴、凝重,远没有哈菲兹的石棺华丽,也有在石棺上镌刻诗文。诗人的警世名言,部分镌刻在墙上面蓝釉的瓷砖上,这反而衬托出诗人广博的思想,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还是神学家、哲学家、学者。他生于设拉子,死后葬于他出生的小村庄,但他一生的经历非凡。

诗人萨迪生活的年代,正是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大肆扩张的年代,蒙古大军的铁蹄也同样踏破设拉子的城池,萨迪也由此开始了近30年的流浪生活。


设拉子的诗人(中)
夜幕下的墓园回廊

无论中外,历史上的许多诗人、文学家、历史学家,都是“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之人,孔子以其55岁的高龄开始周游列国,到68岁才回到曲阜故乡,历时14年,司马迁也在年轻时随汉武帝,走遍大半个中国,李白、杜甫,都是唐代的“旅行家”。

萨迪也一样,他的足迹到达过非洲的埃及,亚洲的印度,也抵达到中国的长城脚下,丰富的阅历为他提供了无尽的素材,所以他的作品涉及天文、地理、历史、政治、伦理、医学、兵法、神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1257年发表的反映作者对理想世界所向往的《果园》和1258年发表反映现实社会方方面面的传世之作《蔷薇园》。

在萨迪的作品,大量引用民间的谚语和格言。其中许多警句,当今社会仍然受用,请欣赏:

重义的狗,胜于不义的人

你若追求财富,不如寻求满足,满足才是最好的财富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级而悲伤

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国王如果在百姓的园子里取一只苹果,臣属就会砍一棵树

当人们不懂生活价值的时候,就会一味地纵情享乐

……

我们在墓园待到天晚关门,才不舍离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