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岩石教堂卡帕多西亚地区教堂旅游 |
分类: 亚非拉美 |

野外的早餐
六月的清晨依然很凉,气球公司适时为游客准备了咖啡、茶、饼干和一些甜点,算做户外的简单早餐。由于气球是靠风力进行,清晨的气流比较稳定,到中午则风向变化较大,飞行会有危险,所以大家不得不早起,等待起飞的指令。

准备升空

漫天飞舞的热气球

高空俯视
随着气球的升高,卡帕多西亚广袤而多彩的大地一览无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不同地区的迥异风貌。已经风化成的石锥、石柱、石笋及烟囱,蘑菇等各种形状的奇石,在脚下一闪而过。有些地区白沙岩形成的石帽,还在风化中,并没有单独成形……据说这里是地球上与月球最相近的地貌,难怪乔治·卢卡斯当年也是坐着气球,来卡帕多西亚上空为“星球大战”选外景地。

城镇

连成一片的岩帽

降落、收气球

打捆

庆祝的香槟
乌琪沙城堡前的干货摊,东西又好又便宜,同伴们在此大量采购之际,我和一男同伴则开始攀登这座只有120级台阶的火山岩城堡。


怪异的石山

山顶的墓穴

俯瞰清真寺

周边地貌

魔鬼村的危房

人去楼空

小村中的昔日教堂,如今用作清真寺

岩石开凿的洞

废弃的房屋

残留的房

随时会塌的“危楼”

烟囱的森林

又称蘑菇石

小蘑菇与串蘑菇

烟筒内的住宅与庙宅

你观我也瞧
在卡帕多西亚地区,不仅有灰质石岩和白沙岩,还有不易侵蚀的黑色玄武石岩。而由此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有人称之为仙女烟囱,也有人说像蘑菇,还有人戏称像得了Sexual Disease的cock,使它成为来卡帕多西亚必看的风貌。
我们顶着午后的烈日,穿行于或三五成排,或金鸡独立,形态各异的石林中。在石林的腹地深处,仍然发现众多基督徒建立的穴居洞和岩石教堂。在参观作为世界级名胜游览地的今天,仍然可以感受到当年穴居生活的艰辛,只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才能让人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快乐地度日。

蘑菇的腹部

石林峰顶

后山的风光

后山的承包者

白葡萄园

后山泉眼

奶头山
策尔维户外博物馆,在9-13世纪就有隐士在此居住、修行。直到1952年,最后的居民才撤离这片独特地貌。其低矮的山丘和丘顶的细小凸起的造型,使得有人称之为奶头石林,这片林中最独特的石岩造型是骆驼石。这浑然天成的石头,像是沙丘山中的一叶扁舟,不舍昼夜地徘徊在卡帕多西亚的荒野里,其夕阳下美丽的剪影,留在众多游客的相机里。

骆驼岩

奶头山上的浪漫

步行路线

进入群峰之中

荒野中出现基督徒的葬身之所

山中岩石教堂

不知如何爬上巨石的住所

荒原深处的住所

又一处
越向深处走,大地越寂静,逐渐前方的路被野草覆盖,或被风沙吹平。风化的岩石上开始不断出现巢穴和岩石教堂。尽管今日早已人去穴空,但我走进几处住所和有着初级绘画的教堂,内部却仍然整洁干净。有些洞穴开凿在近两三层楼高的岩石身上,不借助外部扶梯,根本没有可能爬上那陡峭而光秃秃的巨石,由此让我想起建于十四世纪的希腊迈泰奥拉几十米高的巨石顶部的那些教堂和修道院,他们每次进出教堂,必须用岩顶的升降吊篮,到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教徒们备足饮食,几个月在岩顶上生活修行。而对于身处卡帕多西亚的穴居基督徒们,夏天炙热的阳光会灼伤他们的肌肤,冬天凉冽的寒风会浸透他们的骨髓,而深夜野兽的嚎叫,又会剥夺他们的睡眠。这些为了宗教信仰,不畏艰辛,忍受地狱般生活,而奉献终身的教徒在千年之前和中世纪到处都是,而今只在地球个别地区,还有这样的“苦行僧”。

高不可攀的避难所

落日余晖洒满荒原

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