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拉帕戈斯群岛】圣玛莉亚岛景观

标签:
旅游 |
http://s7/mw690/4bf51c0fgd9acc609f616&690
小岛的海湾里,泊满了船,大部分是游船。
http://s14/mw690/4bf51c0fgd9acc3baf69d&690
这就是外埠游客玩加拉群岛通常搭的游船。吃喝拉撒都在船上,每船装十几、二十几口子人,分几天,或十几天的行程,每天或在各岛间溜达,或浮潜,或上岛,其余时间都泡在船上。后面这港口便是加拉群岛最热闹的码头,主要的中转站。
http://s12/mw690/4bf51c0fgd9acc95ff3ab&690
出于环保考虑,游船都不大,两人或几个人挤一小舱房里。船型五花八门,有的是机帆船,有的是这类汽艇。价码可不便宜,几天、十几天的行程,至少要价一千多美刀、或几千美刀一人,要事先预定。
http://s13/mw690/4bf51c0fgd9acc86a688c&690
老夫没走这种玩法,主要是老朽晕船,再有时间搭不起,行程太过拖拉。天天住在这船上,晃在太平洋的波涛之中,估计一上去,老朽的拉撒全都免了,尽数从嘴里出了。一寻思,还是睡在岸上踏实,没当冤大头。
http://s8/mw690/4bf51c0fgd9acc4fc7b47&690
老朽搭的是这路神器。各岛之间的交通船,屁股后头两个大功率的“雅马哈”,一跑起来,头奔上昂着,一叶扁舟,在太平洋的怒涛上颠簸着,刚开始坐,有点悬,心惊肉跳,坐过几趟,便无所谓了。它可比那些游船要晃多了,而且两岛之间至少两个多个小时的船程,老朽坐一次,吐一次,吃啥药都不管用,只好死扛,几天下来,掉了至少十斤肉。不过,学了一着,怕晕车的,尽量往前坐,而怕晕船的,则应尽量往后坐。怪不得一上船,人全抢后头的座位。
http://s6/mw690/4bf51c0fgd9acc7387a15&690
进出每个岛,上船时,都要在码头上进行这种检查,防止带进带出动植物之类,一个贝壳都甭想带走。相当严格。
http://s9/mw690/4bf51c0fg7c2ae318d448&690
在交通快艇上硬撑了两个小时,可算是努到了,胃都快吐出来了。真真地体会到什么叫望眼欲穿。这几天,每天去一个岛,一来一回,四个多小时。上岸以后,脚下跟踩着棉花似的,看着太平洋二尺大红龙虾(以后贴图看是什么阵式)都没胃口,一心只想喝粥就咸菜。
http://s15/mw690/4bf51c0fgd9acd5c4787e&690
如前文所说,这天登的小岛,西班牙人叫它圣玛莉亚岛(Santa
Maria),英国人叫查尔斯岛(Charles),厄瓜多尔人用他们总统的名叫它佛洛阿纳岛(Floreana)。这牌子上面的岛名是用的厄瓜多尔的叫法,佛洛阿纳岛。这位老太同船来的,也是一头猛驴,英国人,模样相当沧桑,走道直打踉跄,猜有七十多了,一个人简装独趟南美。后面照片还可以看到其他猛驴,比这老太还猛。别看本驴也溜达过近六十国了,在他们面前,连插嘴的份儿都没有。
http://s1/mw690/4bf51c0fgd9acd30d92e0&690
看见我们一行人上岸,这只黑海狮,一路嚷嚷着地赶过来,让我们闪开,别妨碍他会他的情儿。这儿的海狮不怕人,大摇大摆,目中无人,有的岛上,躺的满大街都是,臭气熏天,以后专篇介绍。
http://s15/mw690/4bf51c0fgd9acd41239ce&690
上来就一把搂住,极陶醉的劲儿。而这位情儿看上去却不待见他,爱搭不理的。
http://s13/mw690/4bf51c0fgd9acd6faf2dc&690
另一只海狮见状,也急吼吼地赶过来,不能让前面那厮专美。
http://s4/mw690/4bf51c0fgd9acd8909f23&690
不光两黑哥哥,我们船上有位白哥哥也有点眼红,想跟着搀和搀和,一旁候着,看看有没有他的机会。
http://s16/mw690/4bf51c0fgd9acd9b864ff&690
码头的灯塔,因陋就简。看这海湾,一片静悄悄,没什么热闹。这个小篷屋是检查随身物品的。
http://s4/mw690/4bf51c0fgd9acd0c1ddd3&690
码头边上的教堂。别看这岛上就一百口子居民,而教堂却不少。越孤独,越要和上天掏心窝子。
http://s15/mw690/4bf51c0fgd9acea5ed8ce&690
离码头不远的墓地。埋在这儿的,都是拓荒者,不待见我们那个花花世界。
http://s9/mw690/4bf51c0fgd9aceb900f08&690
岛上的游览车。看见这位老爷子没有,估摸有七十上下了,已爬上车那位胖大婶是他家堂客,德国人。这俩别看貎不出众,猛的厉害。他俩驾着一辆改装的日本房车,计划费时十个月,沿泛美公路,从美国的阿拉斯加开到阿根廷的火地岛。目前,已开了六个月。泛美公路中美洲间有一段是断的,他俩正在等海运过来的车子,继续赶路。等得无聊,便从大陆来岛上看看热闹,算是调剂一下。这老俩口已开房车跑过不少荒野地界。老爷子有一博客,粉丝丛多,可惜是德文的,我没留。泛美公路,一万多公里,开起来艰苦异常,特别是位于两头的两大荒原,凶险无比,什么事儿都可能发生。我曾租车跑过阿拉斯加的一小段,坐长途车途经阿根廷的一小段。真让人无限向往。同行的意大利人告诉我,在阿根廷地面上,风一刮起来,不能睡在车里,车会被风吹得满地打滚,小命随时不保。我问了这老爷子,房车从德国运到美国得多少银子,他说他的车有点大,装不进集装箱,因此运费贵一点,大概四千欧元左右。听上去不算贵。跑泛美路,曾是老夫的梦想,看来这辈子没戏啰。以后的博文里,还会贴上跑泛美公路的猛驴照片,经常能遇到。
http://s8/mw690/4bf51c0fgd9ad3752a5f7&690
那天,在岛上,好像就这两拨人。看这德国老太的一身膘,不过,一聊起驴行,老夫我立马认怂,满脸羞愧,只有哨在一边恭听的份儿。看这地上,全是火山灰。
http://s3/mw690/4bf51c0fgd9ce90ece5c2&690
虽是个火山岛,也有些深山老林的味道。这是那天一日游的小团,最后这俩便是这对开泛美路的德国老俩口。
http://s16/mw690/4bf51c0fgd9ce91211d4f&690 这走在最后的一对,也不是善主儿。这夫妇俩,意大利人,四十多,跑遍了全世界。这爷们跟我一样,也晕船,手上套着中医的防晕手箍。全身上下全是名牌的户外装备。他俩极认真地跟德国老头老太说,如果他们肯让他俩搭车,他们立马回意大利把工作辞了。他俩年青时曾开小车跑过阿根廷的泛美公路,即最难走的一段。
http://s4/mw690/4bf51c0fg7c2e41bd3e03&690
这火山岛极度缺水。不过,这林子里,还真有点热带雨林的意思。
http://s15/mw690/4bf51c0fgd9ce91a0d41e&690
我们穿这林子,是去看象龟。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哪儿哪儿都是大象龟,真开了大眼了。http://s4/mw690/4bf51c0fgd9cf1428f7c3&690
照了不少龟爷爷的雄姿。随便贴一张,先看看动静。这位爷,怎么也有七、八十的寿了,还算年青之辈。以后专篇介绍。
http://s7/mw690/4bf51c0fgd9cf146a3556&690
照龟头特写得撅在地上,老夫的老腰受不了,索性学着别人的样,把相机摆地上盲照。无耐技术太潮,真龟头没拍上,却让这两“龟头”入了镜。二位目光深沉,跟龟爷也差不离。右边那位是导儿。
http://s16/mw690/4bf51c0fgd9ad01424acf&690
岛上的树有点怪,不知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居民栽过来的。
http://s4/mw690/4bf51c0fgd9ad0235f083&690
若哪位看官知道这是什么树?点拨一下。
http://s14/mw690/4bf51c0fgd9ad184298fd&690
这树长得可够粗的。上面的菌不知可食否。如文中所述。早先的移民德国的李大夫可能是中毒而死,不是是否吃的这菌炖鸡,一命呜乎,还是被邻居给下了药。
http://s11/mw690/4bf51c0fgd9ad06cda84a&690
这便是岛上的命根子,水源地。岛上无自生的淡水来源,这是土中蓄积的雨水,滴漓而下,靠它养活岛上百十口子人,令人难以置信。
http://s16/mw690/4bf51c0fgd9ad03e33e0f&690
因这水的宝贵,所以用铁丝网保护起来。导儿正在介绍岛的情况。满嘴西班牙语,稍微说两句英文,我只能猜。
http://s3/mw690/4bf51c0fgd9ad054fb9f2&690
导儿似乎也说不太清这岛上早先移民的故事。只知道他们是德国人,上世纪三十年代来到这里。他可能在说这三家人的故事。http://s8/mw690/4bf51c0fgd9ad1cbe21c7&690
从水源地望去,可见海边的火山,这是当地海拔最高的制高点。透着荒凉。遥想当年,李大夫两口就在这片土地上精赤条条地上山入海。
http://s15/mw690/4bf51c0fgd9cfd9077e7e&690
水源地旁边,可见这个进身极浅的山洞。早先移民来到岛上,就栖身在这山洞里,这里是厨房兼卧室。不知是三家人里谁家的产业。
http://s10/mw690/4bf51c0fgd9cfd9598749&690 山洞旁有座石刻。同样,没人说的清,它是早期移民凿的,还是过往的土著凿的。海盗、航船也会在这里打尖。
http://s1/mw690/4bf51c0fgd9cfd9cb8880&690
只有它知道,但它咬紧牙关,就是不说。
http://s5/mw690/4bf51c0fgd9aceda8ed64&690
别看这岛这么荒凉偏远,大片地界还都是私人的地盘。按讲,早该收归国有,弄成国家公园了。
http://s7/mw690/4bf51c0fgd9ad16771856&690
水源地下头,就是这栋房子。相当简单。我猜,是那户1932年来此的德国人魏特默一家人的老宅。上岛时,老婆怀着孕,带了个养子,生下的儿子罗尔夫是整个加拉群岛的落生的第一人。如今,这岛上唯一的一家小客栈,便是老魏家的产业。
http://s11/mw690/4bf51c0fgd9ad19b72d6a&690
我等了很久,房子里也没见到个人影。可能都到小客栈里忙生意去了。
http://s2/mw690/4bf51c0fgd9ad23004a21&690
简单干净。
http://s9/mw690/4bf51c0fgd9ad1b67d408&690
不远处,便是太平洋。在这住一辈子,只要耐得住寂寞,想不长寿,都难。当初登岛的魏家老俩口,都寿登九十几。老太太这个世纪之交才合的眼。地里有个干活的人。
http://s7/mw690/4bf51c0fgd9ad218a4c76&690
这片林子估计是老魏家自己栽的。
http://s9/mw690/4bf51c0fgd9ad335e5ef8&690
一切都是原始模样。
http://s2/mw690/4bf51c0fgd9ad34d1a791&690老宅的大宅门。
http://s10/mw690/4bf51c0fgd9d125584aa9&690
从大门外面往里照的。是私家的领地,不能进。
http://s13/mw690/4bf51c0fgd9ad3616d71c&690
到处透着野趣。
http://s12/mw690/4bf51c0fgd9ad3907738b&690
我们中午吃饭的地方。吃的相当简陋。
http://s5/mw690/4bf51c0fgd9d129769744&690
这小饭馆环境古朴,不知是不是老魏家的产业。
http://s11/mw690/4bf51c0fgd9ad3d2b2a4a&690
这便是海滩。沙子都是黑的。看着有点瘆人。1793年,太平洋上跑船的水手们所设的“海上驿站”可能就在这儿,即海滩上摆个大木桶。
http://s16/mw690/4bf51c0fgd9ad3a29d7bf&690
海滩边上的小房。当年,圣玛丽岛的第一位常驻居民,爱尔兰人帕特里克估计应这里结庐。拿自种的青菜跟水手们换南美的朗姆酒喝。
http://s2/mw690/4bf51c0fgd9ad3bccee81&690
http://s9/mw690/4bf51c0fgd9ad4123c648&690
礁石都是黑的。上面爬着鲜艳的红螃蟹。
http://s5/mw690/4bf51c0fgd9ad421f0804&690
http://s13/mw690/4bf51c0fgd9ad321705ec&690
各种蜥蜴,看着倍儿阴。
http://s3/mw690/4bf51c0fgd9acdca34282&690
http://s1/mw690/4bf51c0fgd9acdde178a0&690
http://s11/mw690/4bf51c0fgd9d120b9deca&690
http://s7/mw690/4bf51c0fgd9d11c5d5646&690
家走了。德国老俩口又先占了船尾的位置。
http://s12/mw690/4bf51c0fgd9d11c45f67b&690
远眺荒岛。
2013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