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绝壁上的隐修生活

标签:
旅游 |
在过去的旅途中,到过几家著名的修道院,印象深的有,希腊北部迈太奥拉(Meteora)的几所崖顶修道院、秘鲁南部阿雷基帕城(Arequipa)的圣卡塔利娜女修道院(Santa Catalina Monastery)、埃及西奈山脚下的圣凯瑟琳修道院(St.Catherine Monastery),多少对“出家人”有了些肤浅认识。
尽管如此,到埃塞北部的德布拉·达摩(Debre Damo)修道院,还是让老夫开了回眼,感慨油然而生。
不光老夫感慨,古人早就感慨:“出家者,大丈夫之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也。”到了德布拉·达摩修道院,才咂摸出这话后面的一点味道。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京城校园里,有个传闻。文革后,77、78年两届考生,仅百分之一、二的录取率,千军万马独木桥,从田头、车间冲至考场,杀得天昏地暗,争得人仰马翻,中榜者,好不容易扒着门缝挤进学堂,跟攀上天梯一般,眼前一片金光。有一学子,东城某大院的世家子,尊公曾出任驻外大使,他上学没几天,觉得讲台上的为师者净卖狗皮膏药的,以其昏昏,使其昭昭,失望之极,沧海一声叹,弃了“天之骄子”的招牌,铁心退学不说,还非要进山当和尚。这事传的邪乎,说他数九寒天,顶风戴雪,跑到在五台山的山门外,长跪了几天几宿,终于感动了住持,开了佛门,把他给剃度了,烧了戒疤,收了当沙弥。
后来,跟同窗聚首,提起这桩往事。同窗说认识这位半路和尚,二十多年前,正值中国“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要开张”的年代,还在北京街头撞见过,当时,他已全无遁入空门的比丘模样,兜里鼓鼓嚢嚢,揣的不是《妙法莲华经》,全是绿色美国伟人头和粉色中国伟人头,嘴里念叨的不是《大悲咒》,全是外汇牌价和药材差价,正忙乎着当二道贩子。同窗羡慕地说:嘎巴嘎巴的票子,日进斗金啊。
这几年,两次路过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满眼所见,红尘滚滚,充耳所闻,银钱声声。有些庙祝的嘴脸,跟钻钱眼儿里的商贩毫无二致,拿敛香火香油钱当幌子,算计着别人荷包。在圆寂高僧的塔林里,上任住持的墓塔,一扫历代方丈的简约之风,在塔身上雕着电脑、摄象机、轿车、波音飞机之类,堂而皇之地挑明了,本住持与时俱进,尘缘未断。再看现任堂头,肉厚身沉,面目瓠肥,大肚宽肠。这位出入豪车代步,尤好四下应酬,扒拉了一身尘寰中虚头八脑的头衔,什么佛协会长、人大代表、青联委员、名誉教授之类,全无佛家“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气象。若脱了袈裟,那幅模样,跟衙门里的贪官腐吏没什么两样。一趟少林寺逛下来,没见着当年弘一法师那种“历尽人间奢华百态,仍清澈如水”的气氛。反而,觉着僧寮里的铜臭气,比三界火宅里的还重。
而在德布拉·达摩修道院,气象截然不同。活化石一般,展示着一幅亘古不变的苦修画卷,如老子所言:“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至少外人看,是远离尘世的一方净土,一千多年来,没背离那位罗马传教士阿瑞卡维(Abuna Aregawi)建院的初衷:安贫、禁欲、聆听上帝的教诲。
那天下午,待我爬上崖壁,信众已经散去,我成了崖顶上唯一的游客。
这种“安拔”地貎,真是特别,崖顶平展,一千米长,四百米宽,坦荡如砥。德布拉·达摩修道院是埃塞最为重要的一座修道院,它的中心建筑,是座教堂,既无尖塔,亦无穹顶,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号称是埃塞矗立着的最古老教堂。它是座木石结构的二层小楼,始建公元六世纪,吾华南北朝时代。目前的建筑少说也有一千年之久,依然保持着它初建时的模样。别看修道院不大,藏有不少千年珍宝。上世纪40年代,还生出一个谜团,发现不少自公元前100年到公元后100年期间的阿富汗金币。不知何人何时何故,将这笔财富藏在如此荒远的山巅之上。
因修道院位偏地远,外人发现它,不过百年前的事儿。20世纪初,一支德国探险队最先来到此地。后来,一个叫马修斯(D.H.Matthews)的英国建筑师,帮着将几近倾圮的教堂修缮复原。史上,由于修道院的闭塞隔绝,悬崖环绕,一度被王室用于圈禁“多余的”王族的男性成员,以防他们觊觎王位,图谋篡位。
崖上最“巍峨”的建筑,是教堂的钟楼。它低矮阴暗,须弓腰缩脖而上。我登楼眺望四周的莽原旷野时,忽闻楼下传来朗朗的诵经声,俯身一看,只见一位修士手捧已经翻烂的《圣经》,缩成一团,埋首拜读。他是如此全神贯注,以致我站他身侧,摸摸索索地偷拍照片,他全然没有察觉。有趣的是,当我下崖时,拽绳修士将羊皮绳子栓在我的腰间,一照面,瞅着眼熟,发现他就是刚才那位诵经僧侣。由他操绳将我降回到凡世,心里真叫一个塌实。
女性,被禁止登崖,进入这家修道院。修道院的生活,自给自足。崖顶,可以看到修士们放养的牛、羊、鸡。据我的观察,家畜有雌有雄。这与希腊爱琴海中圣山半岛修道院的严苛教规不同,那里,别说异性,连雌性动物都禁止出现。
教堂外面,是一个用碎石搭就的村落,居住着长年隐修的老少修士。村落周围,有几个在石上凿出来的池穴,承接雨水之用。水,脏的呈墨绿色,望之令人却步,而这就是崖顶人畜唯一的生活水源。我穿行在蜿蜒狭窄的冷巷中,未见一丝人迹,未闻一句人声,四下荒芜枯黄,万籁俱寂,像走在月球上一般,叫人背上发紧,心如悬旌,一种孤寒之感油然而生,不禁仰叹,这等苦日子,它怎么过!
忽然,听到脚步声。一个老修士,腊鹅一般,枯干瘦瘠,满脸沟壑,眼神浑浊,步履蹒跚。他走出僧寮,正关门间,发现我这个从尘世爬上来的异邦凡胎,正藏在巷子暗处向他偷窥。老修士未露惊讶之情,反而,堆一脸的慈祥,向我招手,要请我进他隐修的小屋做客!吾华那句成语,用在这时,或再贴切不过:空谷足音,跫然色喜。
这是我的驴游途中,最难忘的经历之一。
老修士的居所,简陋地令人震撼。破瓦寒窑,斗室一椽,屋内除一床一櫈之外,别无长物,最值钱的东西,是床上两条薄毯和墙上一盏马灯。床头一只小口袋,装着不足常人两天的口粮。床下一只塑料桶,盛着仅够常人一天的饮水。卧室之后,有间灶房,里面的景象,活像博物馆复原的几万年前山洞祖先的生活形态。屋中唯一的色彩,是床头贴着那帧圣母像,光洁如新,一尘不染。老修士一副安贫乐道、心如止水的神情,早已斩断了欲根,勉强延续着生命,全指着《圣经》和对上帝的信仰活人。
唯一遗憾之处,与老修士语言不通,只能相互以手势交谈。他让我看遍他的家当后,坚持让我坐下,比划着,要升火给我烧点什么,款待我这不速之客。看到僧寮一贫如洗,哪还敢分享他那点微薄的食品,我执意拒绝。而老修士一心要为我做点什么,他看我拿着相机,便带我去串门,钻过几个墙上的矮洞,走过几条曲巷,来到另一修士的僧寮。我估摸老修士带我来此目的,是因为这位修士正值青春,一脸英气,看着比他上像。最后,我同老修士道别时,提出想给他留几张影儿,没料想,他竟露出小姑娘般的羞态,扭捏起来,十分仔细地梳理了一下,围上围巾,又摘下围巾,挂上念珠,又摘去念珠……
与老修士分手时,他叫来一位少年修士,嘱咐他带我游览山景。小修士雀跃地把我领到悬崖边上,要带我贴着悬崖,跟他走一条深不可测的鸟径。我看着笔直空悬的峭壁,头发倒竖,魄门发酸,双腿发软,膝盖打战,不禁万分怀疑小修士的动机。见状,小修士抓紧我的手,硬是把我拽向崖边,我豁出老命,踩死弓箭步,撅着屁股,摆出倔驴拒磨的架式,绝不肯多挪一步。小修士对我拒访他隐修的洞天福地,十分失望。随之,又对我的胆怯,朗声大笑。
那笑,神鹤天声,豁人耳目,没半点儿人间烟火气,在空旷的山谷中久久回荡,让人觉得他在九重天上,遥不可及。
2012年8月11日
http://s14/middle/4bf51c0fgc6f9be0fa72d&690
悬崖上,等待下崖的当地信众。
http://s16/middle/4bf51c0fgc6f9c7f37c0f&690
这即是山门,登崖后,修道院的唯一通道。
http://s9/middle/4bf51c0fgc6f9b706b838&690
从崖顶俯瞰荒原。
http://s4/middle/4bf51c0fgc7079e25be83&690
视线所及,荒无人烟。
http://s15/middle/4bf51c0fgc6f9e1a0e7fe&690
崖边,几个修士在闲坐,消磨时间。
http://s15/middle/4bf51c0fgc6f9dad8a29e&690
爬上崖后,发现我是唯一的游客。这位好心,给我带到修道院。
http://s4/middle/4bf51c0fgc6fa12280dc3&690
进入修道院,先到这里交入门费。在门口要脱鞋,石碴路把我的脚扎的够呛,呲牙裂嘴。
http://s10/middle/4bf51c0fgc6f9f9c15d19&690
这便是那座著名的教堂。始建于公元六世纪。后几经修缮。这座据说有千把年历史。上次大修,据说是英国人于上世纪40年代干的。
http://s4/middle/4bf51c0fgc6fa05c43f63&690
据说,一千多年前,这是典型的阿克苏王国的建筑风格。
http://s10/middle/4bf51c0fgc6fa56a161e9&690
一千多年前,在如此偏僻之处,在悬崖顶上建出这么一座教堂,已属宏伟工程。
http://s7/middle/4bf51c0fgc6fb55a34456&690
在吾华的南北朝时期,由来自罗马帝国的叙利亚传教士主持修建。
http://s1/middle/4bf51c0fgc6fb4c10dfc0&690
这种木石结构,相当特别。
http://s5/middle/4bf51c0fgc6fa1e13d964&690
教堂内部,所有东西都有历史,老的说不清。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a24e463a5&690
唱诗班用的鼓,在下一篇博文可以见到它的踪影。
http://s16/middle/4bf51c0fgc6fa2be4ecaf&690
教堂内部藏了不少千年来积存的宝物,不轻易拿出示人。
http://s7/middle/4bf51c0fgc6fa4af014e6&690
雕木天花板。
http://s7/middle/4bf51c0fgc6fa3cc189f6&690
修士给我展示这本羊皮手写的圣经,至少是几百年前的版本,插图尤其精美,色彩如新。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a5ee35625&690
字迹十分工整得如印刷出来的。没参观者时,用这块布一层一层地盖着。
http://s8/middle/4bf51c0fg7a4c5da3b307&690
这是修道院最“巍峨”的建筑,钟楼。
http://s3/middle/4bf51c0fgc6fc3be61f32&690
修道院中教堂与钟楼的全貌。
http://s13/middle/4bf51c0fgc6fba22e181c&690
悬着这口铜钟,不知铸自什么年头。
http://s11/middle/4bf51c0fgc6fb959a0bda&690
从钟楼眺望四周景色。下面那个石头围的猜是个牛圈。
http://s7/middle/4bf51c0fg7a4c59fecb06&690
眺望修道院一角。
http://s13/middle/4bf51c0fg7a4c5b0b6d9c&690
俯视教堂全貎。
http://s13/middle/4bf51c0fgc6fb9d9ba6ec&690
俯看修士们居住的村落。
http://s1/middle/4bf51c0fgc6fb58fd2230&690
如文中所说,正眺望间,钟楼下,忽传来诵经声,一低头,看到这位修士全神贯注地读经,看他那本圣经,翻了无数遍。后来下崖,正是他负责拽我的保命绳儿,把我放下崖去。
http://s12/middle/4bf51c0fgc707960274bb&690
换个角度。看见钟楼下面缩着的那位诵经修士的身影了吗?贴这张照片时,我才发现。
http://s9/middle/4bf51c0fgc707a71d9ae8&690
这是崖上最体面的一栋房子。不知什么人住在里面?
http://s7/middle/4bf51c0fgc6fb753c5e36&690
据说,崖上住了百十位隐修的老少修士。
http://s12/middle/4bf51c0fgc6fbb0ff6d1b&690
修士大多是这身打扮。因语言不通,没搞明白这服装的说头儿。
http://s8/middle/4bf51c0fgc6fc46971577&690
互道桑麻长。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c52126805&690
回家隐修。
http://s8/middle/4bf51c0fgc6fc6b9fe3e7&690
向自己的僧寮走去。崖上看着还算干净,但都是这片荒芜景象,也许是有意为之。
http://s8/middle/4bf51c0fgc6fc60fd3d17&690
修士们隐修的居室都用这种乱石垒就,破瓦寒窑的模样。
http://s14/middle/4bf51c0fgc6fc751e94fd&690
据说,当年,因为这个修道院地处偏远,悬崖四围,王室防止有人觊觎王位,曾将一些“多余”的男性王室成员圈禁在这里,终老于此。
http://s10/middle/4bf51c0fgc6f9ec48df39&690
崖顶修士的宅院里,还种了些老树。略有点老北京四合院里老槐树的影子。北京见不到啰。
http://s12/middle/4bf51c0fgc6fc8fbf52cb&690
我独自走在这些冷巷里,寂静无声,了无生气,一片凄凉之感油然而生。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c999f8455&690
所有大门全都紧闭,不知有人与否。
http://s4/middle/4bf51c0fgc707b0416af3&690
有的门上有字,不知写的是什么?
http://s3/middle/4bf51c0fgc6fc877a2b32&690
忽然,一位老修士从他僧寮里出来,正在关门,我躲在一旁的阴影里,偷偷地观望。
http://s15/middle/4bf51c0fgc6fcbbb6e4de&690
他发现我之后,未露一丝惊讶之情,反而,把门打开,请我进去作客!
http://s1/middle/4bf51c0fgc6fcb392ee60&690
他家的宅院。
http://s1/middle/4bf51c0fgc6fccf3cdfa0&690
一贫如洗。
http://s14/middle/4bf51c0fgc6fcc526b34d&690
门上有十字架。
http://s15/middle/4bf51c0fgc6fcda32c8be&690
推门入宅。墙角堆的是柴火,估计烧饭、取暖之用。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caa5e8135&690
家徒四壁。值钱的恐怕就是床上这两张毯子和墙上那盏马灯。床脚有一小口袋,里面盛了点粮食,床下有塑料桶,里面只有一点点水。墙上那张圣母像,光洁如新,一尘不染。床边筐上那个容器,似乎是盛埃塞大酸饼的(参见本博的相关博文)。
http://s16/middle/4bf51c0fgc6fcf0d606df&690
后院。荒草丛生。
http://s6/middle/4bf51c0fgc706c4e5f4d5&690
角落里有个灶间。里面的景象如万年前的祖先生活一样。注意灶上那个容器,是做埃塞大饼的。仅够维持最低的生活标准。
http://s15/middle/4bf51c0fgc6fcf888513e&690
老修士要为我烧点什么好款待我,被我拒绝后,便带我去串门。
http://s14/middle/4bf51c0fgc6fd3129507d&690
他在前面带路。
http://s6/middle/4bf51c0fgc6fd45b7faf5&690
钻过这种门洞。
http://s15/middle/4bf51c0fgc706b19dd64e&690
走过这种曲巷。
http://s11/middle/4bf51c0fg7a4d74f4183a&690
老修士可能成年累月看不见个生人,兴冲冲地在前面带路,尽地主之谊。
http://s12/middle/4bf51c0fgc7069839a3cb&690
打开邻居的房门。
http://s7/middle/4bf51c0fgc7069edb7626&690
径直而入。
http://s7/middle/4bf51c0fg7a4d76efb5c6&690
房屋结构同老修士的相仿。
http://s7/middle/4bf51c0fgc706aa0e3e16&690
主人,不知何故,却没像老修士一样,把我往屋里让。
http://s9/middle/4bf51c0fgc706bcda4578&690
回到老修士的院子后,我提出给他照两张像。他竟像小姑娘一样扭捏起来。自个儿打扮半天。
http://s5/middle/4bf51c0fgc706ffdb7754&690
这串念珠,老修士弄了不同的挂法。
http://s6/middle/4bf51c0fgc706cbd6e205&690
袍子,穿上,又脱下。一心要以最佳面貌示人。
http://s9/middle/4bf51c0fgc706d1e35338&690
目光深沉。
http://s6/middle/4bf51c0fgc706d84815a5&690
若有所思。
http://s11/middle/4bf51c0fgc706df1b3e7a&690
真正的修士形像,与少林寺堂头那副肥白面目,反差巨大。
http://s7/middle/4bf51c0fgc706f8466b06&690
镜头里看到他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
http://s14/middle/4bf51c0fgc70707039d8d&690
崖顶上的水池。后面那个体面建筑,不知是教堂,还是大人物的隐修之处。没人讲英语,也找不到人打听。
http://s15/middle/4bf51c0fgc706f372b33e&690
开凿的石穴,接的雨水,已许久没有下雨,水已是这副模样。
http://s10/middle/4bf51c0fgc6fd3b90dd29&690
估计崖顶上的人、畜都指望这点水活着。
http://s2/middle/4bf51c0fgc7071c19d0e1&690
修士的苦日子,从水源上即可判断。
http://s8/middle/4bf51c0fgc707337223e7&690
小修士来水池汲水。
http://s4/middle/4bf51c0fgc707128c8b23&690
修士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崖顶的牛群。
http://s8/middle/4bf51c0fgc707bdd34637&690
散养的羊群。
http://s13/middle/4bf51c0fgc707b56b5a7c&690
雄鸡高啼,它率领一帮母鸡。这里看来不像希腊的圣山半岛修道院那般严苛,在那里,一切雌性不准上岛。
http://s1/middle/4bf51c0fgc7073b7f8a20&690
牛圈。
http://s7/middle/4bf51c0fgc707c54ed0e6&690
老修士把我托付给这位小修士,让他带我去看山景。
http://s1/middle/4bf51c0fgc70780abb200&690
他把我带到这个悬崖边上,一定让我贴着悬崖走一条鸟径。我看太危险,拒绝了。他拽着我,非要拉我去,意思那是个绝美之处。我转念一想,还是老命更要紧,死活没去。
http://s1/middle/4bf51c0fgc70777c86bd0&690
看来,下面是这个小修士的洞天福地。
http://s5/middle/4bf51c0fgc7076661ed84&690
路就从这里下去,一眼看不到底,腿都吓软了。
http://s10/middle/4bf51c0fgc7076f4f2509&690
小修士对我的胆怯,放声大笑,笑声在山谷中回荡,没有一丝人间烟火气。远处那条土路,是我进山的道儿,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