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葱岁月】炸裆

(2011-01-09 19:00:50)
标签:

跳马

体育课

杂谈

    上小学时,某夏日,上体育课,王老师教跳马。

 

    操场当中,横着一具三尺高的木马,马后,摞着两层体操垫子,马前,二十米开外,地上白粉洒出一起跑线。

 

    王老师,黑,瘦,高,架一黑框眼镜,成天绷着脸,从没露出过一丝喜意,笑肌或早已萎缩,或落在娘肚子里了。哥儿几个都怕他,背后叫他眼镜王蛇。上眼镜王蛇的课,男女生全犯哆嗦,谁也不敢怠慢,比见了真蛇还怵。这次跳马也不例外,眼镜王蛇口中哨声一响,众男女生,乖乖听令,依次助跑,撑马腾空,分腿横劈,两手前伸,再屈膝落于垫上。

 

    几圈跑下来,众男女生,初得要领,信心爆棚,兴趣盎然,在眼镜王蛇的吆喝声中,跑、腾、劈、落,一气呵成,渐有龙腾虎跃之势。

 

    谁知,乐极生悲,中间跳出一个事故来。让人称奇是,透过这事儿,哥几个才知道,原来眼镜王蛇也会乐。当时,只见眼镜王蛇弯着腰,捂着肚子,浑身跟通了220一般乱抖,竟把眼镜抖掉在地上。

 

    事故出在三儿身上。轮到他跳马。

 

    三儿起跑,加速,玩儿命捯着两只白薯脚,跑得忽忽带风,跟看见肥兔的饿狼一般,飞奔地楞把实人跑成了虚影。然后,三儿双手撑马,凌空跃起,两条肉腿,若鹈鹕翅膀一般张开,掠地飞翔。到这时为止,动作一气呵成,完美无缺。奥运金牌李宁的童年身影不过如此。

 

    说来可怜,那时的中国,一穷二白,谁家都穷得叮噹烂响。即便是京城,孩儿们大多也是粗衫陋食,所着衣物不是捡哥姐穿下的剩货,便是自家母亲自操刀尺的产物。

 

    那天,三儿袴下着一条大衩,款式简约,纸糊的一般,八成出自他娘之手。而三儿他娘,大马金刀,手指头跟胡萝卜似的,想必女红不工,粗针大线,草草给三儿缝下这条木樨大衩,混纺布质地,洗得已经麻花透亮,哪经得起三儿那双粗壮的肉腿在半云天中玩横劈大叉?

 

    鹈鹕三儿正在空中傲然飞行。突然,男女同学面前,众目睽睽之下,但闻半云天中,“嗞啦”一声裂响。再看鹈鹕三儿,如翅膀被猎人的火铳打断,人尚在空中,双手已仓皇捂住后臀。接着,身体失衡,大头冲下,一个倒栽葱,鹈鹕重重坠毁于体操垫上。

 

    三儿这双手,一直到放学,再没离过后屁股。尽管,三儿一再澄清,称他衩内有衩,内衩绝非随外衩一同身败名裂。为此,他几番迅速移开手掌,向众秃亮明事实。无奈,众秃视而不见,只引来更响的轰笑。三儿想阻挡流言蜚语,为时已晚。

 

    京人说话,好贫嘴恶舌。受此影响,凡京城里长大的孩子,打小就有一传统,讲话损条子(京俚,挖苦人)。就说这裤裆开线,不叫“开”,不叫“破”,不叫“裂”,而称之为“炸”。于是,三儿的事故,当场被定性为“凌空炸裆”。比当空炸开一颗礼花弹还轰动。没等放学铃响,已传遍全校。在埸的和不在埸的,本班的和外班的,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全都说瞧见了三儿的天体,个个瞅得“真真儿的”。快讯的标题是:三年级三班,有个叫三儿的,在三尺高的天上,炸开了三尺长的裤裆,光天化日之下,当着男生女生的面,“开了天眼儿”。

 

    在此,要说明的是,三儿的“丢人现眼”之举,在众人嘴中,多了一儿音,成了“丢人现眼儿”。须知,“眼”和“眼儿”,在北京屁孩儿的嘴中,有质的区别。“眼”,指面上双窍,“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明眸是也。而“眼儿”,专指藏在身后那只暗窍,后丘上的“三招子”(清末江湖黑话)是也。外省人士,若学京话卷舌,千万要分清哪儿该加“儿”音,哪儿不该加“儿”音,省得闹出笑话。切记。

 

    三儿自打凌空炸了裆,“开了天眼儿”,面子栽到地平线以下,没脸活人,教训可谓惨重。众秃都怕重蹈三儿的覆辙,嘲笑之余,回家扔掉书包后做的第一件事,都是撅起屁股,偷偷狠命撕扯自家裤裆,破坏性测试后,对强度有疑者,都会立刻勒令其母密匝补针。

 

    一晃,四十多年了,当年拉青屎的小屁孩儿,都已蜕变成为皱纹老汉。前几天,青天白日下,没承想,老汉我,竟又领略了一次“凌空炸裆”的动静。而这次“炸”,比鹈鹕三儿那次来得更加眩目。闹得我也跟当年眼镜王蛇一样,弯着腰,捂着肚子乱抖,把眼镜抖掉在地上。

 

    写下上面这段文字,是想给后面的游记做个引子。若想知详情,敬请看官耐下性子,慢慢等我以后的段子。

 

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