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情决定两种人生态度
(2014-10-13 08:19:30)
标签:
育儿 |
分类: 平淡岁月 |
文/飞舞
站在长海医院的门口,想着到世界路去,正在犹豫走过去还是打的过去?脑子在思考着这个问题,长海路上车流似乎永远比人流要多得多。
“师傅,格搭额杜门可以通到另外一扇门伐?”我站在体院的大门口,问那个保安。
如果从这里走,算是近路,虽然近不了多少,但是里面绿化好,也算赏心悦目,整个儿的满目清凉,何乐而不为?
“可以,没问题,”这个保安似乎心情很好。我经过他身边时,听见他正在唱歌。虽然听不清他在唱什么,但他这份快乐很有感染力,让人觉得这一刻的他,心情是无限的舒畅的。
让人觉得好笑的是,走到另外一扇门,也有一个保安。只是那个保安,面无表情,还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呵呵,和前面一扇门的保安相比,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人两种态度两种神情,对待自己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对待生命的态度。
想起几年前去黄山,那两个挑山工也是。倒是无意而为之,那次是带还是小学时代的严亦桢同学去爬黄山。
巧得很,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的,黄山上挑山工的两种态度,结果却真的在生活中,而且就在黄山给我碰到了,真真实实的给了我和严亦桢上了一节最生动的课。所谓生活就是教材,教材体现生活,很生动。
记得那次是在下山的时候,我们一行人是走下去的,时不时的就遇到一些挑食物上来的挑山工。习惯性的,在招呼走在我后面的小亦桢注意避让。自然地,我看到迎面而来的那个满头大汗的挑战工,内心里感叹他们生活的不易,嘴上就不由自主的说:“真辛苦!”第一个挑山工面对我这样发自内心,蓦然一笑,立即大声的回答我:“不辛苦,呵呵!”就是这样说,擦肩而过之际我愣是看见了他肩上由于长年累月挑东西刻下的伤痕。那些红色的伤疤,触目惊心。还未走几步,还有点惊魂惊叹,后面又紧跟着来了第二个挑山工。他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也这样说:“真辛苦啊!”我的目的是要给严亦桢听,要让孩子懂得尊重别人以及敬重生命,所以我说的时候是很大声,亦桢就在我后面,自然听得到。不曾想,那第二个挑山工,面对我这样的感慨,立马皱着眉大声的哀叹:“命苦啊!”
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态度,直到现在,亦桢同学和我长得差不多高了,都还记得,而且还是很清晰的记得。在我们迷茫在现实生活中的时候,我偶尔和她谈起这件事,她都能很明白的去感受这件事。尽管我一直认为她即时的表达能力还不够,但是她理解的能力却与日俱增。表达是一种能力,既然是能力,那就可以训练,我不着急,慢慢训练她,激发她这方面的潜力,只要我引导得当,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况且,静待花开本来就是一件很漫长的事情,我不急。注重累积远比急于求成即时看到成果要重要的多。
生活中处处都是素材,都是教育学生和教育自己的好材料。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面镜子,我们在这样的“镜子”里看到了另外一个自己。无论是保安还是挑山工,还是自己最亲爱的人,只要是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只要是靠近我们身边的人,都是一面镜子,真实的照出了我们自己,甚至,我们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