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缺乏智慧教育
(2013-05-22 16:16:16)
标签:
文化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你的蜜糖,他的毒药》阅读发现
文/飞舞
教育不是缺啥补啥。
这跟医院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概念不一样。
每个小孩在婴幼童时都处在“每个孩子都是天使”的阶段,但是,渐渐的渐渐的就走入了“每个天使都有缺陷”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我们俗话中说的“狗都嫌”的年龄,而且不是一小段时间。往大的方向说,很考验父母的承受能力和指引能力。往小的方向讲,这个时候孩子成什么样,就看父母怎么对待和引导了。
这本书里引进了一个全脑的概念。运用这样的一个概念来区别对待我们的孩子,会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呢?之前总是流行一阵风,一会儿出来狼爸,一会儿出来虎妈,一会儿又出来鹰爸,隔一段时间又出来什么样的成功教育,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成功教育出来,到最后都不了了之。这也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看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原来人们是在用一种理念教育所有的孩子。说得通俗点,就是用别人的成功的方法来套用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自然行不通,只能说借鉴还可以。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家庭氛围又不一样,最重要的,每个父母的教育方式又不一样。
这本书里提出的一个理念我很喜欢,就是全脑概念。全脑概念氛围四个ABCD四个象限,且看:
A象限的孩子,重分析、讲逻辑、数字感比较强,如牛顿。
B象限的孩子,有条理、重细节、仔细认真,如孔子。
C象限的孩子,感觉敏锐、喜欢交流、擅于沟通,如戴安娜。
D象限的孩子,有想法、有创意、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如乔布斯。
当然,凡事都不是绝对的,就是有了一个区别的对待,也还不是绝对的,很多孩子都有偏向的,譬如A 偏向B的等等。四种象限,没有好坏之分。四种象限,有优势,也有缺陷。这个地球缺了谁都转,但如果某个象限的人全都缺了,地球的转速一定不均匀。
引用一下书上的一段内容:
A象限的人没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会严重退化。
B象限的人没了,正常的维持和运营将失去保障。
C象限的人没了,世界将变得冰冷,失去粘性和润滑。
D象限的人没了,人类的创造力会大打折扣。
劣势与优势同进同退:
A象限人的人,长项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的心思确实不再表现上。
B象限的人正是因为不那么讲究逻辑条理,才更擅长理解他人,才更有热情付出关怀。
C象限的人,长项在演绎想想、创意创造,他对规则规范的关注天生就少。
D象限的人则正因为不爱空想,才得以在执行上足够专注、值得信赖。
所谓 虾有虾道,蟹有蟹路。
如何去判断孩子属于哪个类型?
爱思考的,以理性见长的人,属于A象限人;
擅长表现的,以感性见长的,属于C象限人;
守规矩的,强于流程细节的人,属于B象限人;
爱幻想的,优于想象创意的人,属于D象限人。
了解象限,有助于我们更加判断和清楚自己的孩子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然后针对孩子身上的特点来有的放矢的进行引导,也许这样的教育更为合适。至少我是这样认为。因为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在有意识无意识的判断,我的小女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然后看到后来却发现,我在判断我自己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人,呵呵!
认识到这一点,也许能够更加帮助我如何去平衡母亲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只要有这个想法,或许这就是这本书对我的最大帮助了。
感谢!泡爸泡妈,感谢你们的全脑概念,让我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