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国学智慧的点滴了解
(2013-04-28 16:16:16)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对于国学智慧的点滴了解
——看《国学之道》心得
文/飞舞
我喜欢腰封上对于国学之道的那番话,短短的一段,却字字珠玑,充满了智慧,一起来分享一下:
我们国家是古老的礼仪之邦,对于教化十分重视,重点在“道”的传授,却不是“术”的讲解。言传身教,又重在启发,尤其鼓励个人于实践中的自我领悟。国学中蕴含的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经典智慧,对人类继续生存并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有不可忽视的意义。中国传统的学习路径是内向的,指向人的心灵,寻求内心的和平与宽容,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正可缓解当代社会的普遍焦虑。
也许是因为身为教育工作者的关系,也可能因为为人父母的关系,尤其喜欢其中的“言传身教,又重在启发,尤其鼓励个人于实践中的自我领悟”这句话。终于明白,像我这一年龄阶段的70后,小时候都欠缺了一份启发,父母的言传身教自不必说,但是,就是因为缺了这样一份启发,所以,很多事情到现在才自我领悟。原本我还以为是我自己愚昧,如此晚知晚熟,不曾想,和朋友聊天,他们或她们都有类似的感觉,而且感觉如此强烈又相通,不得不让人慨叹。
而今,纵观学校里那么多的问题学生,除却家庭教育跟不上的那些孩子,其他的家庭里父母比较自律比较出色的,孩子却平平庸庸,细细想来也是缺乏了启发和指导。继续往下看,我喜欢边看边思考。
这些都是国学大师,真正的大师级别,令人仰视和崇拜。
姚奠中——国学大师、书法家、教育家。国学大师章太炎现在唯一健在的七名国学研究生之一。曾任山西大学中文系教授、系主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他的诗、、书、画、印被誉为“四绝”。
刘毓庆——北京大学博士、著名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院院长,兼任中山大学教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等职。
郭万金——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学者。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纵观全书,三老像是聊天,但是,这样的聊天未免太有价值了。书中有一些是话题极具含金量,尤其一针见血指出了当前社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当前幸福价值观念单一的社会,认为把“钱”当作幸福的话题,大师们是如何讨论的,读来未免深受其益。且听:
刘老说:“把‘钱’当作幸福,实际是典型的‘错把他乡做故乡’,关键是,赚钱干什么?从生活的改善到物质的无限追求,豪宅名车,一掷千金的意气,夜夜笙歌的买醉,对于感官刺激的不断追求只会使得精神越来越麻木,感情越来越疲惫,社会上出现许多不良现象与不健康思想,所以才会有一开始所说的普遍焦虑。”
而姚老是这样说的:“理性的力量,当然不容忽视,但理性不能代表,甚至统治整个人类。理性之外,还有很多对于人类发展更为重要的东西,思想、道德、信仰、感情等。知识就是力量,培根的这句名言在一定时代、一定范围内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过度强调,甚至无限追求,必然造成理性与感性的失衡,知识与信仰的失衡。这样的失衡就是造成现代人紧张焦虑的根本原因。”
除了说到把“钱”当作幸福的话题之外,还谈到学生的学习快乐与否,还有学习的方法等。其实,学习中真要讲方法的话,那就是“自己用心去读去看”。用心便是思考了。这句话,我深刻的赞同。方法固然重要,用心则更为直接了当。凡是用心了,自然方法就出来了。
看三老娓娓道来,细细揣摩他们的言语,这样的夜晚,亦充满了智慧的魅光。
2013-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