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读季羡林季老的观点“人自身的和谐”

(2013-04-24 08:19:30)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解读季羡林季老的观点“人自身的和谐”

文/飞舞

 

季羡林季老曾经说过”和谐”包含三个层次:

1、  人与社会的和谐

2、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  人自身的和谐

 

我对这个“和谐”的第三点很有感触。也许是这些年来对生活的所思所见所观察和自身所遭遇的一些事情之后,对生命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简单一点说,人有抱怨,就是一个人自身不和谐的显现。无论这个抱怨是因为事情不合理,还是自己看不惯使性子或者为了拖延逃避某件事而找的牵强的借口等等。凡事都有两面性,实质的一面就是人的身体生病,这是身体内部五脏六肺的不和谐导致了精神的不适应和不舒服,这是最直接的不和谐。间接的不和谐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感觉得到的就是精神上的不愉快,抱怨就是。一个人的心上有问题的时候,抱怨就出现了。那是因为心里有欲望有想法有杂念。没有想法估计只能追溯到婴儿时代了。

 

但是,在成人的世界里如何做到自身的和谐呢?在物欲横流物质唯上的社会里,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古时幸福的多元化标准到了现今只剩下价值观单一的幸福标准,就是金钱至上,越多越好,至于越来越多的金钱来干什么,没有想法。于是,快乐变成了一时,各种各样觉得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都出现了。

 

即便社会现在如此畸形,依旧有很多人做到自身的和谐,而且做得非常好,在这个自身和谐里,摒除世俗所认为的金钱能带来快乐的价值观,有着更为高尚的精神快乐的价值观。金钱能带来快乐,只能一时,但不是最长久的快乐。最能体现长久快乐的归根结底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界的泰斗马革顺老先生,98高龄了。从年轻时开始把合唱引进了国内,终其一生都把心思和精力花在了这个最挚爱的事业上。他的名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比躲人。这个“躲”字,充满了大智慧。若不躲,也就没有了他现在如此受人尊敬的地位;若不躲,他也不可能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得这么极致;若不躲,他不会一直幸福感这么强烈。即便是不曾见过他面的人,在音乐会上遇见他都会很喜欢这个颤巍巍的老人,我曾亲眼看他给音乐学院的学生排练,连走路起身坐下都要人扶的马老,站在学生面前指挥起来却是那么的刚劲有力,由不得让人不尊重.

 

情感专栏作家罗西,自认为是个好人,但是还是有一点坏,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好。即便这样,他亦在做人做事的同时,亦满怀慈悲感悟之心,用自己的睿智来洞彻人性,洞彻人性的弱点。

他曾在微博上回复我的书评:“谢谢你喜欢一个好人的文章!”实在,简单,不做作。

 

湖南电视台《我是歌手》在赚回了流失的观众的同时,也捧红了沉寂已久的歌手黄绮珊。经历坎坷情路曲折的黄绮珊唱起歌来,是可以不要命的。如果喜欢,哪怕嗓子坏了,她都不顾的,只因为喜欢,便可以不顾一切的,如飞蛾扑火般的投入。她说,只想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她的所有《我是歌手》中的歌唱我都看了,一方面给自己准备上课的材料,另外一方面我在她歌声中感受到了她的真诚和力量,她对生活的执着和热爱。她在《鲁豫访谈》中嘲笑自己曾经的自杀,只是为了引起自己前夫涂惠源的注意,还为说完,自己便傻傻的笑呵呵起来,眼中还带着泪花。她说现在能够静下心来了,静下来了就看看书,看书看着就发现自己的内心发生了自己感觉得到的变化。她希望她的歌声能够带给别人一种力量一种安静的力量,而非每次的排行榜上忽上忽下的排名。这种自身的和谐,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自身的历练才得来的,无论早晚,只要有这一天就好。

 

我素来一直一直喜欢的那个低调的女子——小禅,感觉像不食人间烟火般的飘渺,却是真真切切的穿行在人间,而且很接地气很烟火的世俗的生活着,只不过,她一直活得像她自己。而她,也一直在追寻另一个自己。另一个自己,多么动听的几个字。我的迷恋因她的迷恋而迷恋。我不崇拜任何人,我只有喜欢,真心的喜欢,远远的淡淡的喜欢,以我自己认为的合适的方式喜欢着。也用这种喜欢装扮着我的生活,我的努力我的追寻我的能量,也因这种喜欢而无时不刻散发出一种隐秘的暗自氤氲的温馨气息。

 

我的小女她的舞蹈老师,一位美丽的女子,也是,喜欢舞动妖娆的人生。年少时因为舞蹈老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感染了她和她的大多数同学,以致于很多同学如今都在从事舞蹈行业。崇尚做喜欢的事做到极致的她,同样追求着这样一种喜欢到底的极致。看过她在舞台上的表演,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带足了韵味,手伸手落,转身回头扭转之际,亦因了内心对舞蹈动作的全然理解而散发着吸引人的魅力。这样的一种投入,即使累,亦幸福!不是吗?

 

如何做到自身的和谐?也许已理解,也许还未有头绪。无论如何,内心的感悟总是随着我们不断深入的思考而得来。但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这种幸福。

2013-04-12        13:29:5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