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说话一样的唱歌可以吗
(2013-04-23 08:19:30)
标签:
育儿思考教育 |
分类: 教学案例随笔感悟工作 |
像说话一样的唱歌可以吗
文/飞舞
像说话一样的唱歌,可以吗?一个美术老师给了我灵感。
在一个业务培训的会议上,主讲老师说到一个国外的美术老师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像写字一样的画画?他百思不得其解,也找不出一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最终被他找到了.找到以后,他在自己身边的几个同事身上试验了一下,效果很好.其实办法,很简单,就譬如一张人物的线条画,把它倒过来画.
我看到那张倒着的画的时候,想到的是逆向思维.回家拿着我女儿的画画书研究了一下,似乎还真是那么回事儿.只是,在听课的时候,我在想一个问题,就是老师说,那个美术老师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像写字一样的画画?我的问题却是,为什么一个人不能像说话一样的唱歌?
也许是职业使然,也许是职业敏感,更也许,这个问题我想来以久也没有得出答案,然后,因为这样一个契机,又点燃了我内心这个隐藏已久也一直想着如何让学生去做到的问题.
“你快帮我想想办法?”我求助小女,很多时候她都能帮我解决问题或者在她的视角帮我找到可行的办法。其实我内心深处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让小女的歌唱再上一步?她现在虽然喜欢,但是喜欢却未必能唱好。如何让她自己唱得舒服,想唱就唱,这个似乎需要我的帮助了。以前我一直是由着她乱唱,怎么喜欢怎么来的。
除却这个原因,我现在带着的学生,马上就要参加比赛了。每年都有单项比赛,每年都有声乐独唱的学生参加,但是良莠不齐,让我很伤脑筋。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我身边经过我的指点和引导,能马上心领神会并做到,但是,一旦离开我,或者几日不听,再听,又退回去了,甚至于比原先的水平还不行。这可真是让人很费脑筋的问题!除了那些特别热爱唱歌的学生,一般的仅仅是停留在喜欢的阶段,而这样的阶段往往只是一个兴趣的阶段。
“要不,你试试看?”我怂恿她。
“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我示范了一下,让小女唱。
她试了试,说:“哎,好像真是的,换一首歌试试。”她自言自语,唱她自己书上的歌。然后,接下来的洗澡我听到她也唱了几句。
有关于这个“唱歌像说话一样”,早在读大学的时候老师说过的。那时,只是一种肤浅的理解。时至今日,越来越觉得这句话里隐藏着一种大智慧,就如同,吃饭的时候只想着吃饭,以及吃好饭就去洗碗,马上洗掉。越是简单的事情里面越包含着一种大智慧。
其实在小女刚刚开始试着用说话的腔调唱歌的时候,有几次是不成功的。为何这样说?我点出她不对的地方的时候,她也觉得我说的一针见血,有杂念就是唱不好歌的。譬如,觉得自己是在唱歌的时候往往就会唱得很差;譬如很在意别人看法的时候往往容易走音;譬如清楚的知道旁边有人在听自己唱歌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不可能唱得很好;还譬如,觉得高音唱不上去想努力唱上去的时候,往往声音会又尖又难听等等之类的。
关于这一点,想让唱歌像说话一样,我也想了很多的办法。譬如喊口令;譬如使劲搬起钢琴,通过这样一种力量去感受胸腔中的气息的支撑;譬如跺脚唱歌词,或者直接大声朗读后,马上就唱;譬如对着窗外大声努力看着最远的地方唱歌;譬如在大操场里放声歌唱等等。其实不管任何方法,殊途同归,最终都要归结到像说话一样的唱歌,就是自如的歌唱像一个人自如的说话一样。
很多学生在班级里唱歌,只要是站在同学们前面,就会脸部抽筋,即使不抽筋也毫无表情,倒是不唱歌的时候,那种表情很可爱。怎么和平时的教学情况有了点相同之处,很多主课老师说,学生只要不学习都很可爱,只要一学习就全都不可爱了。当然,这是玩笑话,不过,事实是这样的。我在想,这也是一种能力,小的时候都有,慢慢地长大后就没有了。但是可以训练出来,只要坦诚点,不要有得失心,是很容易的,太在乎就会顾此失彼。
我一直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这是大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奇妙之处。既然那个美术老师会这样疑惑,为什么不能像写字一样的画画,而我一个声乐老师也早有同样的感觉,为什么不能像说话一样的唱歌,那么,其他事情也应该如此有一个平衡点,可以让我们很自如的去做事,除了一些技能性很强的事情一定需要指导需要刻苦训练除外。
我还在找,找更好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如何像说话一样的去唱歌。其实很多时候,方法对了,还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否则,若没有一定的持续力,再好的方法都是白搭。不是吗?但愿,我能找到比这个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