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不留其实留下的全是爱

标签:
教育育儿 |
分类: 读书与影视笔记 |
——《爱不留》书评
文/飞舞
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活着,是平庸而渺小的,一个人能够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而活着,无疑是高尚而伟大的。
这是中国首善陈光标的大儿子陈环境对父亲的评价。作为中国首善的儿子,本应是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但是,因为老爸的善举,已经脱离了真正意义上的富二代,所有的一切都要自己打拼。对这,很多人都质疑,觉得陈光标这么高调的宣布死后所有的财产都捐献出去,这是标榜自己的行为,哗众取宠。也有人认为,不给自己的孩子留一分半点的财产,不值。
而对于陈环境,作为首善的儿子,他也承受了太多的被质疑。但是,他赞成他支持甚至感谢父亲的行为,因为这是一笔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给别人无私的帮助,永远比向别人要索取来得快乐。给孩子物质上的财富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孩子继承自己的精神财富。
这一点,封面上这个面容端正笑容爽朗极其具有中国人特征的男人,他,做到了。这是他的自豪之处。作为儿子,陈环境从小跟着父亲到处行走行善,耳濡目染,哪里需要善举,父亲的身影就会第一时间就出现在那里。而陈环境亦从小目睹了这一切,父亲这颗体谅他人疾苦的心,也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善的种子。
财富是把双刃剑,可以用这剑造福人类,获得幸福,也可以用剑来伤人伤己。如何用好这把剑,那是能力的体现。陈光标他很好的运用了这把剑。行善的前提,是要先让自己富有起来,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才能更好的帮助别人。到目前为止,陈光标已经累计了捐款了16亿。无需低调,无需张扬,无需刻意,做好事了就是做好事了,何必要隐瞒?在如此喧嚣的社会,我们每天听到的负面的消息太多,何不让正面的消息取而代之?我们个人乃至社会都需要正面的积极的能量来充实自身并影响自身。
罗曼罗兰说:“个人如能让自己经常用乐观的心情做事,用善良的心肠待人,光明坦白,他的人生一定比别人快乐得多”。陈光标正是这样一种基于助人而获得快乐的新时代个性化、人性化的慈善家,他奉行阳光自己、照亮他人的人生理念。
莎士比亚也曾指出:“仅仅一个人独善其身,那实在是一种浪费。上天生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因为我们的德行尚不能推及他人,那就等于没有一样。”
陈光标,他不仅事业成功拥有70亿的身家,而且还非常善于教育孩子。其实他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也可能因为从小受苦的环境成了他最好的老师,所以,这样的经历造就了他如何正确的养育和对待两个孩子,使得两个孩子如今也非常的出色。尤其是大儿子,在2012年9月30日,万众瞩目之下,陈环境跟随父亲参加了“巴比”晚宴,巴菲特握着陈环境的手对他说:“你表现得很好,我十分看好你!”巴菲特这样的肯定和欣赏,使得陈环境也立志要像父亲一样从事慈善事业,做一个“善二代”。前提条件是,先要让自己自食其力,然后力所能及的行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富有爱心,让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加阳光灿烂。
这样的父亲,多一点为好;这样的首善,多一点为好;这样有个性有思想的人,多一点为好。这样的人多一点,我们的民族就多了几分正气,多了几分傲骨。
感谢陈光标!感谢这样用心生活用心教育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