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放松的状态才是唱好歌的关键

(2012-03-19 22:36:43)
标签:

育儿

分类: 春天合唱团跟踪报道

——第37次春天上课跟踪报道

/飞舞

 最放松的状态才是唱好歌的关键

哈哈,凌晨1点半左右,她竟然在梦里唱歌,唱那首《卖花姑娘》,而且是闭着眼睛的,翻了个身,嘴里哼着,唱完两句,继续睡觉。第二天早晨醒来,问她,什么都不知道,呵呵!

 

 

周日晚上我正在熬夜。在电脑前不断的寻觅资料的我,万籁俱寂的深夜,突然听到了一句轻轻的很熟悉的旋律,原来是她白天一直在不停的唱着的歌曲。

 

 

周日上午,她在钢琴边单手弹旋律,边唱。因为我也喜欢这首歌,遂过去帮她弹,她则站在了一边轻启小小朱唇。

 

 

边沉醉于她不加修饰的美妙的童声,边紧盯五线谱上的旋律,怕自己弹错。兴起之时,忍不住的和她一起哼唱几句。再不行,稍稍指点她一下。

 

 

咦,我感觉不对,那声音有点紧。我本没有看她,但是我从声音中听出来了有点不大对头。是的,转头一看,她脖子怎么有点粗?哦,原来,气息不够便用上了喉咙,导致所有的声音都卡在喉咙里。这样一来,她高音虽然上去了,但是,声音就尖了,她自然这个高音唱得不省力,而我,自然听得不舒服。

 

 

“不,不,不是喉咙用力,你这样喉咙也会变粗了,喉咙变粗是不对的,气息沉下来,沉下来撑住就好,喉咙只是一个声音的通道,下面气息撑住了,喉咙很放松的,”我看着她,一本正经的。

 

 

“可是,我们老师说,喉咙是要粗的,”她弱弱的说,明显的底气不足。要么就是她听错了或者理解错了,要么就是老师说错了,不然,作为一个合格的声乐老师,我觉得是不大可能这样说的。我也不去追究这到底是不是老师说的,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她要有自己的头脑要有自己清晰的判断能力。当然,这个年龄阶段要很有条理,那简直是不太可能的事,对于这类事情。

 

 

“严亦桢,妈妈跟你说过,我们都是凡人,都不是神,所以,没有人说出来的每句话一定是对的,看你如何理解,包括妈妈有时候也会说错话,我自己都会意识到,然后自己改正。所以,假如老师说错的话,你也就这样去做了,你不会质疑老师这样说得到底对不对,尤其是当你唱得很累的时候。现在是我在跟你说给你指点,独唱的时候就用独唱的声音,合唱的时候就用合唱的声音,不要老是把声音往后靠,太虚了,说明底气严重不足,要么就说明不会正确运用气息。”我就这样说了几句,还没说好,就看见她眼睛瞬间湿了,红了。

 

 

她可能徘徊于老师和妈妈之间,不知道该听谁好的了,于是,这种现象就出现了。我当作没看见,不想把她的眼泪当回事,那么小的事情。我无意贬低任何人,只是想告诉她,要学会质疑。尤其是在唱歌这件事上,如果唱得很累,那肯定哪里不对了。如果方法正确,唱歌是件很美好很轻松的事。一样的,做其它事,只要方法对头,方向正确,不会累到哪儿去。要累也是那种时间的拉扯战对于心理的一种考验的累。

 

 

“你唱得舒服吗?”我问她。她摇摇头,为了鼓励她,我告诉她,“你前面其实已经唱得很棒了,那么高的音,我很欣赏你的,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不可能你唱得很累了,别人听这就会很舒服,绝对不会。只有你自己百分百的投入状态了,然后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歌声就出来了,这才是最动人的状态,所谓歌不醉人人自醉。”说完,不管她,我继续弹起琴来,她也和着我的旋律一起又唱了起来。彼时那眼睛湿湿的状态已然不见了,飞了,消失了。

 

 

后面的一些都很顺利,包括我指点她得如何让高音更好地上去,为了能更好的感觉到气息的下沉而采取的一些搬重物唱歌法之类的行为,都实施的很顺利,自然,我也达到了我对她的要求,她也战胜了自己并超越了那一瞬间的自己。

 

 

我坚持要求她在我面前唱的时候,一定要用自己的声音而非合唱团的声音。众所周知,合唱团的声音讲究的是一种共性,而独唱讲究的是一种个性。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不然,有时候人完全可以把握这声音的两种状态,我觉得我有能力调教她,只是她还不觉得,自己会有能力可以把握。

 

 

对她来说,前方还是个未知数,对我来说,我已经看到了她的潜力,已经在那里闪闪发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