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安妮宝贝的真性情

标签:
安妮 |
分类: 平淡岁月 |
素来喜欢安妮宝贝的风格,暗淡、低调、压抑、委屈、淡雅、善良……
第一次看安妮的文字,就压抑的透不过气来,可是却有莫名的喜欢。但是这种喜欢,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喜欢,就是一种淡淡的喜欢,淡得似乎感觉不到任何事物的存在。只是在看到她的书的时候,哦,知道自己是喜欢她的,就是了。
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相识与交往,是有气场存在的。后来,在一次旅游的时候,蓦然发现,人与一个地方或者一个城市的相遇,其实也是有气场的。有的地方,如西塘那个古镇,我几乎每年都要去一次,很是留恋那边的小桥流水古镇气息。可是,其它的古镇我也去过啊,却全然没有这种依恋之感。我曾经写过一篇文,那是缘于大学时的男友通过各种渠道找到了现在的我,而我,竟然在晚上梦见了和他的约会,而且是约在了那个风景旖旎的地方。我都惊奇,这种梦里辗转的相遇,竟然会是在那个我日思夜想的地方。更奇怪的是,我竟然会梦见他,分手那么多年以来从未梦见过,连想都没想过。也许,是过去的回忆太美好了,美好到,有朝一日相见,感觉留下了太多遗憾而想法多多,呵呵!以至于竟然会在夜晚的梦里延续着这种想法,真是令人可笑!
世事越往前走,越来越发现,人与文字的相遇,其实也是有气场的。譬如,在安妮的《清醒纪》里,有一段这样的话:素来不喜混任何的圈子,因自觉缺乏场面功夫,只愿意用真性情与人交往。从不恭维也不诋毁,觉得只有这样,心才是公正清洁的。
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段文字形容安妮的为人,就是“莲出淤泥而不染”。多么的高贵,多么的孤独,又是多么的清高。至此,我知道了,为什么喜欢她的文字了,因为有些地方有些想法我们是一致的。只愿意用真性情与人交往,多么的寡淡,多么的封闭自己,不哗众取宠,不自以为是,不愿同流合污,不盲目自信,只愿意听自己心内的使唤,听从自己心底的呼唤,做一个真正的自己,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她说:水一旦流深,就会发不出声音。人的感情一旦深厚,也就会显得单薄。我不觉得那些呼朋引伴、身边始终有大堆人围绕的社交动物,内心深处没有寂寞。真实而深厚的感情绝对不会有一个热闹的表象。
看到“社交动物”一次,我禁不住地笑了,心里默然的为安氏幽默叫一声好而止不住地会心一笑。她形容的多么的贴切,又是多么的形象。是的,有多少人是行尸走肉的,又有多少人是带着思想在生活的?好多好多,只不过是人的外表,动物的内心甚至是魔鬼的内心罢了。
她还说:越是年长,越难得到朋友,因为很难再愿意去屈就别人。所以轻易地热闹群聚着喝酒吃饭,高谈阔论,即使不了了之,彼此心里也没有丝毫留恋。这是动物的社交方式,只要不谈感情,就很干脆。
看到这里,我又一次的笑了。“动物的社交方式”,何其逼真!是的,社会的浮夸,泡沫的经济,教育的畸形发展,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严重脱节,越来越多的情况,使这种“动物的社交方式”越来越盛行。是的,几乎所有不涉及感情的事情,往往都很干脆。
这样一个午后,虽有阳光,却是西北风,虽然是夏日,却凉意嗖嗖。可是,却因了这些文字,我觉得,这个中午,我没有白白的浪费时光。我知道了,原来,也有人,如我一样的想法,在这茫茫人海中,在这纷繁嘈杂的尘世里,固守着自己心灵的一块净地。而能够固守内心自我的人,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