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别把自己当作“火星人”
(2010-07-29 17:12:11)
标签:
杂谈 |
谁也别把自己当作火星人
7月29日,网络上不断有同行对比当日南京各媒体的头版。对比后很清晰,除了新华社下属的现代快报,南京媒体的头版都对爆炸案失声了。因此,网络上开始有人骂南京的媒体,甚至有很多媒体同仁。
29日下午3时38分许,扬子晚报的官方微博表达对此事的委屈:今天,很多人骂本报。这是昨晚我们就预料到了。你们的愤怒,我们理解,事实上,我们自己也很委屈。原本准备的9个版,变成现在这个模样,我们的悲、怒还有 痛又与谁人说,天知道昨天我们有多少位记者投入到了战斗,摄影记者的手还被玻璃戳伤了……唉,现实怎会是这样,你让我悲伤了,责任却在我……
诸多的同行如何谴责南京媒体,不多说,仅以程益中先生为例,他用了“羞辱、耻辱”这样的词来评价此事。程益中先生在业内的位置,不需我赘述了。他的经历和遭遇,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不能否认,程益中先生为中国的新闻进步做出过牺牲,但任何人不能因为自己牺牲过就来要求别人也来牺牲。
这个时候,我倒是觉得所有媒体该反思一下,如果你是南京的媒体的决策人,你会怎么做?可是,现在很多声音,不是在自我反思,而是在指责别人。还是有人说,“大事故面前本地媒体的缺席,已经成了中国媒体的通病。”
本地媒体对本地事件失声,这在中国确实很常见。但本地媒体是“被失声”了,这个病不是中国媒体患上的,是别人患上的,不能赖在媒体身上。媒体不是没有试图突破,但实践证明,媒体目前没有能力与导致媒体失声的力量抗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一点,大家都心知肚明。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天下,都曾遭遇同样的“羞辱和耻辱”。此次事件中,南京媒体不是为了广告和发行利益被资本收买了,大家都应该清楚,这个导致南京媒体失声的力量暂时我们都是无法抗衡的。这个时候,谁也别假装作自己生活在别处,好吗?是的,别假装自己是火星人。
广州不少媒体同行在嘲讽南京媒体,在一片嘲讽中,我看到了时代周报评论员彭晓芸对类似问题的一个态度:7.25事件,广州媒体基本集体失声,确实是耻辱。彭晓芸作为广州媒体从业者,能反思广州媒体,应该赢得我们媒体人的尊重。不知道,在“7.25事件中”失语的广州媒体人在嘲讽南京媒体人时,是否忘记了自己的耻辱。
有一点我很赞同,那就是作为媒体,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失声,内心都应该有耻辱感。我们不能因为我们是被迫失声,就心安理得,将自己置身事外。但在如今的环境里,指责别人做了一件自己每天都在做、将来还会随时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