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落马官员以前都很“廉洁”的反腐启示

(2009-10-28 10:55:08)
标签:

杂谈

10月27日的中国新闻周刊报道说,在武汉大学的党务资料中,该校已落马的常务副书记龙小乐是这么被描述的:龙小乐襟怀坦荡,廉洁无私。

 

而如今,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是,龙小乐是因为涉嫌严重经济犯罪于9月26日被批捕的,他和一同落马的武大常务副校长陈昭方被称为“武大有史以来最大蛀虫”。

 

两项比较阅读,真要把人笑岔气。

 

翻翻资料,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贪官们落马之前,总是无一例外地被描述得“襟怀坦荡、廉洁无私”。

 

比如,9月份,湖北麻城官场地震,该市市委书记、副市长、建设局局长夏桂松等多名官员因经济问题被查处。

 

不久,该市纪委深入挖掘后发布消息息:因受贿、非法占有公款等原因,该市给予肖少松等5名科(局)级以上党员干部、李静凡等7名党员干部,以开除党籍、撤销职务等处分。

 

凡事就怕有心人啊,因为我报道过麻城官场地震,所以就简单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一个趣事。

 

文件里提到了2个后来落马的官员:“粮食局党委是一个有着坚强战斗力、凝聚力的团体:局长夏桂松德才兼备,知人善任;副局长冯全生年富力强,勇挑重担;副局长肖少松清正廉洁,严于自律。”

 

真是很有趣,落马的夏桂松和肖少松均在这段文字里。我不知道,这战斗力和凝聚力从何而来。莫非,说的是他们贪污受贿的和隐藏丑恶行径的强大战斗力?

 

或许有人会说,人不是生下来就坏的,人家现在是变坏了,可是当时不一定是坏人啊。

 

有道理,不过我愿意较真。夏桂松落马时虽然是建设局长,但导致其落马的经济问题,是发生在他当粮食局长的时候。肖副局长就不说了,也是在粮食局。

 

我们得感谢这些历史资料,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我们很难意味到,贪官们不仅仅是隐藏得很深,而且还善于自我表扬和被人表扬。用时下流行的话,叫做喜欢包装自己。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里,还有这样的内容:在武大采访中,提及落马的两位官员,一些愿意开口说话的,都很相似,认为二人“有能力”“有贡献”。

 

我也有这样有趣的经历,仍在麻城。

 

走访麻城在任的官员,提及已经落马的官员,听到最多的,是对他们的肯定和赞许。

 

“他在我们局口碑很好,一直都是勤政廉政的。”这是麻城建设局一名官员给我介绍的一落马官员的形象。

 

这位老兄还给我举例:比如,该官员两年时间里上交给纪委20多万元的钱财,都是开发商、建筑商送给他的,甚至连其父亲去世、女儿上学的人情礼金,他也一一上交。

 

当时,我恍惚间有种错觉,那就是,他们嘴巴里说的,不是一群落马的问题官员,而是一批应该马上被提拔调任的好干部。

 

这些说起来可笑的故事,仔细想想,其实是有相当反腐价值的:虽然落马之前的贪官们善于伪装,但他们往往喜欢自我吹捧或被别人吹捧,掌握了这个特征,或许对反腐部门的工作思路会有些启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