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口腔修复学的一点理解

(2011-10-23 08:37:14)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技术新材料

http://dentist.dxy.cn/bbs/topic/6864724?tpg=$tpg&ppg=4&age=0#0

 

一、  口腔修复的目的是维护人体牙颌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牙颌系统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一个生命悠关的重要系统,牙齿既是觅食的工具又是进攻与自卫的武器。而就双牙列的哺乳类动物而言,牙齿器官的损伤往往就意味着生存能力的丧失。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制造和使用工具能力,和食物结构的改变,使牙颌系统的重要性有所降低。于是颌骨逐渐缩小了,同时牙齿也发生了体积减小数目减少的变化。然而颌骨的退化和牙齿的退化速度并非协调同步,以牙列拥挤错颌为特征的牙颌系统紊乱便成了一个人类特有的物种病患,人的牙列也变成一个易受龋病,牙周病和外伤等病因侵害的器官。

从牙体缺损到牙列缺损,进而再到牙列缺失。牙颌系统从紊乱开始直至发展到全面的崩溃,竟成为了人生进程中的一个不愿意但又不得不接受的现实。牙列是人类机体最容易残缺的器官。资料表明,早在数千年前人类就尝试用各种天然材料来修复缺失的牙齿,毫无疑问口腔修复学是一个历史极为悠久学科。

什么是口腔修复学?口腔修复的本质或目的又是什么呢?

牙颌系统的健康是通过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表现出来,而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以系统的和谐稳定为基础的。健康的维护就是维持系统的和谐稳定。

现代口腔医疗技术是从三个层面来维护牙颌系统和谐稳定。

第一个是预防医学的层面:对国民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培养良好口腔卫生习惯(健康饮食,正确刷牙,就医等)。牙颌正畸治疗被证明是极为有效的和重要的技术,它在牙颌发育过程中某一时期介入,将一个紊乱不稳定的牙颌系统调整成为排列整齐的和谐系统,使其抵御龋病,牙周病和咬合创伤的能力大大提高。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牙病患者的减少,充分表明了预防医学措施的成效。

第二个是治疗医学的层面:龋病,牙髓病,牙周病和外伤的治疗,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以保留牙颌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第三个层面便是修复医学:当牙颌系统组织器官一旦缺损和缺失后,机体是无法自身修复和再生的。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人工装置,修复替代缺损和缺失的组织器官就是修复学的技术。口腔修复是通过恢复牙颌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和恢复某种程度的功能,继续维系牙颌系统阶段性的相对稳定。

仅仅将口腔修复的目的理解为是对牙颌系统所缺损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的修复是不够的,因为人工修复体本质上与天然牙是有区别的,目前大多数修复体无法真正替代和实现天然牙的结构和功能(种植义齿也许为例外),因而似乎看来也就无法真正恢复原有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那为什么有时一个好的修复措施竟能让患者感到几乎没有功能障碍,并且能长久地使用呢?其原因就是我们自觉地(或是不自觉地)从系统修复的角度,把系统的资源重新加以整合和利用。例如,基牙的牙周储备力就是修复体功能支持的重要资源,种植义齿技术运用时,缺牙区的骨量就是一个极为宝贵的资源。当资源整合利用时往往可以比单独的资源使用发挥出更高的效能,如牙周夹板的原理在固定桥义齿,套筒冠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另一个原因就是,尽管我们所修复的牙颌系统可能与最初的系统已大不相同了,但它在新条件下是一个稳定的状态。反之,如果没有正确地使用牙颌系统的剩余资源,未能建立起和谐稳定状态,修复体也就难以获得较长的使用寿命,甚至成为“不良修复体”损伤系统资源,加速牙颌系统的崩溃。

有了系统修复的思想意识后,我们就会明白:修复技术提高和发展的目标并不是去追求修复体本身的“持久寿命”,而是增强维系牙颌系统稳定的能力。为保持牙颌系统稳定,在适当的经济可行条件下,一定时期对修复体的修理甚至更换也是必要和合理的。修复体的寿命也只用与牙颌系统稳定联系在一起时才有价值和意义。

尽管在临床实践中医患双方都会积极努力寻找一种“最佳的”修复方案,但理论上讲,任何口腔修复技术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牙颌系统问题。当某个阶段的牙颌系统稳定条件丧失而出现系统破坏后,我们又面临着新的条件下(通常是更为困难)修复问题,系统剩余的资源更少,更加宝贵,例如在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就要考虑改变基牙受力的方式,设计覆盖义齿修复,更加注重对残冠残根和剩余牙槽骨保护和利用,并从功能上也要作调节,以再建立新的和谐稳定状态。

二、  种植义齿修复技术与我国口腔修复学发展

我国有数亿失牙患者,随着人均寿命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失牙患者人数还会增加。失牙虽然不是立即危及生命安全的病患,但严重危害着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降低其生存质量。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失牙患者要求修复和要求高水平高质量的修复的需求在日益增大,以之相呼应的是,我国口腔修复学界也在不断开展新技术,提出了精品修复的理念,努力从基础理论,临床技术,服务质量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

种植义齿修复技术是上个世纪中口腔医学中为数不多的重大技术进步之一,对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和影响不容置疑。目前,要是抛开种植义齿修复技术再去谈我国口腔修复学的现代化与几乎是不可能了。

口腔修复学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发展基础的。“技术”是人类有价值的目的,用来控制、改造和创造事物和过程,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口腔修复技术的目的,是将一个有缺陷不稳定的牙颌系统转化为相对和谐稳定系统,其控制、改造的对象是牙颌系统,其手段或活动是建立口腔修复体的口腔修复治疗。技术与科学的区别在于目的性,应用性或实践性。也许我们更关注它的方法和成效。但不能以为学习技术就仅仅是对技术操作方法的模仿而已。即便只是作为技术的使用者,但也不应该满足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技术有三种基本存在形态:一是抽象形态,即知识形态和信息形态,如种植义齿设计原理等;二是物化形态,由技术知识所创造的技术产品,比如种植体产品,种植机等;三是功能形态,应用中所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技术发展的强大基础是科学。科学是“理”,是知识体系。目前我国口腔修复学界的倾向更多地重“术”而并非“学”。我们的修复学好象就是一些“术”的堆砌。我们在重“术”的时候,往往也仅看重它的物化形态和功能形态,而对它的知识的形态却加以忽视,不去琢磨也不去研究。因此我们的“术”在应用时也就打了折扣,更无法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境地。有志于发展我国口腔修复事业的人士,是不会满足于这一现状的。

三、  口腔修复医学中的价值观

医学活动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活动之一,医学所认识和研究的对象是人体本身,有三种不同的价值观影响和支配着医学实践活动。

一种是超自然的模式,以“神”为价值核心。神支配着万事万物,人是神创造的一部分。人是渺小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疾病不过是神对人的罪恶的一种惩罚。对人体结构和疾病的观察和研究完全是不许可的。巫医和庸医对患者人身乃至生命的摧残都可以用“天命”本该如此来掩饰。***,等级制和愚昧是这种价值观的特征。统治者以“神”代言人的身份,可肆意剥夺被压迫者从思想到肉体的一切权力。人的生命可以作为“神”的祭品,贵族可以从奴隶口里挑选所中意的牙齿,拔下来用以修饰自己缺失的牙。

另一种是纯自然的模式,也称为纯科学模式。人不过是自然次序的一部分,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没有什么特殊区别。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学者采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对人体以及生命现象,用物理,化学的技术手段,观察,实验,分析的研究方法,建立起现代西医的学科体系。口腔牙颌系统的修复,西方口腔医学就视之为典型的工程技术问题。采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工程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做了透彻地研究,形成了我们当前口腔修复技术。然而这种价值观所支配的医疗过程中,人被看做是“损伤的机器”,患者仅成为实践某一技术的对象。这种所谓纯科学纯技术的价就值观发展到极端时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别,人类社会可以采用弱肉强食的“丛林主义”原则来进行生存竞争。在日本军国主义和德国***主义的阵营中,以活人做解剖和细菌实验等兽行也竟在“医学研究”的幌子进行。

第三种是人文精神的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尊严;关注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强调生命的权力,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权力,人身和思想的自由发展的权力,不分种族信仰的平等权利。人文精神思潮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打破中世纪的封建宗教黑暗统治的桎梏发挥了思想启蒙的重要作用,为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上世纪后期,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中生物机械论的局限性,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化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人文精神的价值观要求,医疗活动要以病人为中心,病人没有高贵卑贱之区分,都应获得诚挚关怀和细致热情照料。在诊疗过程中,应始终贯穿着尊重病人、关怀病人的思想,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对病人实施“最好的保健”。

现实社会里,篾视知识技术大胆胡为的愚昧主义和迷信权威,不相信科学现象在医学领域依旧存在,也有只讲技术,忽略患者心理感受的医疗行为。人文精神从来不反对排斥科学技术,而是促进科学技术更合理的发展。人文主义者一贯认为科学技术让人类受益。人文精神思想自由的价值观,打破了“真理是掌握在权贵手中”的神话。思想自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先决条件,历史经验证明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的时代也往往是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同样医学科技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精神,合格的现代口腔修复医师既应该掌握丰富的科技知识,同时也应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

在现代技术主导论的社会中,在医疗实践中强调科学的定量资料,这对我们避免随意性盲目性是有积极意义的。目前大力提倡的循证医学的观点,主张把我们每个具体的医疗行为都建立在有科学依据的基础上。但是如果我们只限于机械的思维方式,认为调解决问题的正确路径具有单一性的时,面对生物现象中的矛盾冲突,以及模糊性、多元化就会感到了窘迫和困惑。例如面临着众多的修复技术,如何采用?哪一些是该放弃和淘汰的呢?又如,修复是为了保护机体组织健康,可是在修复的实施过程中以及之后,又会对机体组织健康产生一定的损害。还有,面对一个具体的患牙,究竟是拔除正确呢?还是保留正确呢?再如精密附着体在一味追求固位效果而提高精密度的时候,却发现又陷入了制作技术复杂和使用困难处境。这时候我们又发现东方智慧中的高妙之处了。我国传统医学不仅将“医乃仁术”作为医学的基本原则,而且中国古代先哲学用阴阳失衡来解释对生命和疾病关系,用刚柔相济的调剂来实现和谐稳定从而维系着人体机能的健康。尽管在数千年封建***主义的禁锢下,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严重滞后于西方世界,但我们的祖先仍然在他们的哲学和书法诗词艺术中找到避开封建***控制的发挥思想自由突破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遗产。我们的祖先的“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与当前反对以发展为借口破坏自然的环保主义,动物保护主义的人文精神思想又何其一致。按照我们东方哲学的观点,一个看似体格强壮但阴阳失衡的机体,未必好于貌似柔弱但阴阳平衡和谐的机体。我们也发现,一个看来失牙数目不多但不稳定的牙颌系统,常常不比一个失牙数目更多但经过良好的修复和谐稳定的牙颌系统更为可靠。当其从机械的修复思维习惯中摆脱出来,进入既满足患者生理和功能方面的需求,又满足了患者在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以恢复牙颌系统的和谐稳定为目的的修复思维模式时,当我们从内心里把患者放到重要的位置时,我们就能与患者心灵相通,所掌握的各种修复技术也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