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六大发展趋势

(2011-07-30 05:44: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固定修复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1-07/27/content_569511.htm

 

 赵铱民

  专家简介:赵铱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修复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牙科学院客座教授、国际颌面修复学会主席、世界军事齿科大会执委会执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牙医学院院士,全国统编教材《口腔修复学》主编。

  现代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科学,其工作内容包括了固定义齿、活动义齿、固定-活动义齿、覆盖义齿、全口义齿修复、种植义齿等各种“镶牙”方法,也包括颌骨与颜面缺损的假体修复。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诞生,极大促进口腔修复学的发展。21世纪口腔修复趋势可归结为六点: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趋势;部分缺牙修复的固定化趋势;全口无牙修复的种植化趋势;残根、烂牙的保存化趋势;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一)牙体缺损修复的嵌体化趋势

  牙体缺损是指龋病、外伤导致牙冠的部分缺损,100余年来一直是以银汞与树脂“补牙”为主来修复。银汞存在弱毒性和污染已逐渐被牙科树脂材料所取代。牙科树脂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聚合时会产生体积收缩,造成材料与牙体之间的微间隙,增加发生继发龋的可能性。

  采用全瓷、贵金属或树脂“量身定做”嵌体,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牙体缺损修复方法。嵌体在口腔外制作,对人体没有任何污染、制作精度和抛光度较高,不易附着细菌、食物残渣,减少了继发龋坏的可能,还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美观性。破坏大的牙体,可采用高嵌体修复而无需再做冠修复,避免了冠边缘对牙龈的刺激,更能保护牙周组织的健康。临床资料表明80%到90%的嵌体都可以使用十年以上,在发达国家例如日本,嵌体修复已基本替代了补牙。嵌体化将是牙体缺损修复的发展趋势。

  (二)部分缺牙修复的固定化趋势

  部分缺牙是指口腔内从缺一颗牙到仅剩一颗牙的各种状况。固定义齿因其咀嚼效率高、自然美观、使用舒适方便等优点容易为患者接受。随着口腔医疗技术的发展、治疗水平提高,特别是牙种植技术的应用,使过去只能用活动义齿修复的患者可以采用种植义齿实现固定修复。种植牙被誉为人类的第三副牙齿,是目前最近似自然牙的一种修复缺牙的方法。只要患者口腔情况允许,可以进行单个、多个甚至是全口牙种植,来为义齿提供足够的固位与支持。在发达国家,种植义齿已占到固定修复的1/3左右。

  此外,精密附着体技术也可使得活动义齿改为半固定义齿修复,这些因素都使固定义齿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因而,固定修复将成为部分缺牙修复的主要趋势。

  (三)全口无牙修复的种植化趋势

  全口无牙是指口内所有牙齿都脱落或被拔除,需要采用全口义齿进行修复。传统全口义齿常存在着固位及稳定性不良、支持力不足、咀嚼效能低下以及基托大、不舒适等问题。采用种植体辅助式全口覆盖义齿或者种植体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都可以使义齿获得良好的固位、稳定和更加有力的支持,并显著地提高义齿的咀嚼效能和舒适感,以种植式全口义齿取代传统的全口义齿已成为全口无牙修复的主要趋势。如果把健康的自然牙的最大咀嚼能力看做是100%的话,传统全口义齿只能恢复10%的咀嚼效能,而种植体支持式全口固定义齿能达到90%的咀嚼功能。牙种植体还能使牙槽骨周围的骨变得更坚固,减少吸收,起到维持牙槽骨的功能。

(四)残根、烂牙的保存化趋势

  龋病、牙外伤、磨损等原因造成的残根、烂牙临床上非常常见,传统口腔治疗对残根、烂牙一直有先拔除后修复的错误观点。现代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技术的发展,使得许多残根、烂牙可以通过完善的治疗而得以保留,在其上设置桩核、附着体等,进而设计制作冠、桥或附着体义齿、覆盖义齿,这样既可有效地保留和利用口腔组织,又可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保留残根、烂牙不仅使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得以保留,牙根之间的骨组织也能减缓吸收,维持了牙槽骨的高度,有利于义齿的修复。保留的牙根能够感觉出力的方向,利于控制力的大小,提高咀嚼效率。保留牙根作覆盖义齿的基牙,支持作用大大提高。覆盖基牙越多,固位力越大;基牙越分散,义齿的稳定性越好,因此残根、烂牙的保留和利用,也是现代口腔修复学的发展趋势。

  (五)修复材料的仿生化趋势

  修复材料的发展与口腔修复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口腔修复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是指修复体对人是否安全,生物相容性是指材料接触人体后与人体相容程度。凡越满足和贴近这些要求的材料将被发展,而不能满足或背离这些要求的将被淘汰。目前理想的修复材料是仿生材料或生物类材料。近年来全瓷、纯钛、贵金属等口腔修复体在临床应用率迅速提高,正是由于上述材料较镍铬合金更符合人体仿生化的要求。例如,纯钛与生物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在骨组织内能与骨组织发生骨性结合,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口腔种植体材料。未来,研究与人体组织更为近似的仿生材料将是口腔修复材料研究的趋势和方向。

  (六)修复体制作的高科技化趋势

  以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义齿技术为代表的先进技术,根本改变了传统的修复体制作工艺和技术,已从制备嵌体、高嵌体、超嵌体、贴面、单冠、三单位固定桥、多单位固定桥发展到了全牙列固定桥的制作。在可摘局部义齿、全口义齿及颌面部缺损修复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显著提高了修复体制作精度和质量,同时又明显缩短了就诊制作时间。这种理念和先进技术,给口腔修复学和工艺学都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并终将取代传统的修复体制作模式。

  21世纪科技的巨大进步,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技、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等诸领域的飞速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将极大促进口腔修复技术的发展。在可预计的未来,我们可以预测口腔修复学的以上六大发展趋势,但是放眼更长远的未来,会不会有预计不到的新科技来彻底革新我们现有的口腔修复理论与技术呢?再生医学会不会让我们人类拥有比种植牙更为仿生的修复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