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客户抱怨了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诊所经营 |
http://www.ebusinessreview.cn/articledetail-51715.html
今年的中国市场,关于产品质量的新闻多了起来,企业表明立场,媒体广泛报道,消费者积极参与。进入多媒体经济时代的我们,除了电视、广播等传统渠道,互联网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倒苦水”的地方。
今年年初听闻一则韩国本土市场发生的事情:一名儿童钻入家中滚筒洗衣机玩耍,不能从内部打开玻璃盖门锁,结果不幸身亡。由此想到一个问题:在这个悲剧发生之前,有没有来自用户在洗衣机使用方面的不满或投诉?对于类似的客户抱怨,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呢?
客户的抱怨来自于哪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收集、渠道体验、合同签订、安装/交付、实际消费、售后服务等每一个接触点都会影响客户,也因此产生抱怨情绪或行为。
根据消费者行为相关理论及研究,客户抱怨主要有三个来源:
来源一:产品/服务体验
产品质量缺陷,服务不顺畅等都会造成服务失败,影响客户的感知和评价并由此产生抱怨。豆腐渣工程、产品召回、航班延误等都是体验失败的现实案例。
来源二:期望
客户购买使用某个产品/服务前的期望,也会影响抱怨的强度和形式。这个期望可能来自于以往的消费体验,也可能来自于企业的宣传。期望可以是合理的,也有可能是不合理的。
来源三:公平感
除了消费体验和个人期望,客户的公平感也会影响抱怨的形成及表现。如提供同样的产品/服务时,消费者会从企业的相关服务政策、客服人员的态度和语言、企业反馈速度等来评价自己是否受到公平对待。
以上三个来源,都会形成服务失败,并传导形成客户抱怨。
客户抱怨的五个特点
差异性。不同的产品/服务、地域和文化背景,会使客户抱怨呈现不同特征:金融、航空等行业消费者在服务态度、公平性等方面可能产生抱怨;房地产、汽车用户在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会比较关注;在酒店业,不同国家的旅客具有不同的抱怨形式。
阶段性。消费者处于消费体验的不同阶段时,会有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抱怨。如在选购阶段,会对产品质量、价格等比较关注;在使用阶段,对体验、效果、便利性等要求更高;涉及售后服务时,则希望能够尽快解决问题。
累积性。客户抱怨就像雪球,时间越长,能量越大,对企业的负面作用也越强。三聚氢胺对整个牛奶行业的打击,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
主观性。客户抱怨,根据来源可以分为企业造成和客户自身原因两种形式。服务失败时,客户年龄、学历、收入等特征会影响其对服务失败的认知,也会影响其将服务失败归于企业还是消费者自身,从而最终产生不同的客户抱怨类型。此外,产品/服务对于客户自身的重要性、能否获得好处、抱怨的现行渠道等也会对客户抱怨产生影响。
重合性。虽然个体反映的抱怨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也反映了某个产品/服务从生产、销售到交付给消费者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将不同消费者的抱怨集合在一起,如果出现共性特征、有共同来源时,企业就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及时行动。
客户抱怨的分类与影响
客户抱怨,可以分为采取行动和不采取任何行动两类。采取行动包括个人停止购买、负面口碑传播、向企业投诉和向权威机构投诉四种形式。现实中,客户会有一种或多种抱怨形式。这些客户抱怨对企业的影响是怎样的呢?
不采取任何行动
企业损失:短期较小,长期不确定
提供信息:无
个人停止购买
企业损失:现有客户流失
提供信息:市场份额下降
负面口碑传播
企业损失:现有/潜在客户流失和品牌美誉度下降
提供信息:客户不满意因素
向企业投诉
企业损失:增加处理投诉成本
提供信息:产品/服务改进重点
向权威机构投诉
企业损失:品牌可信度下降和增加处理投诉成本
提供信息:品牌口碑和产品/服务改进方向
从以上不同形式的抱怨分析看,抱怨的处理对于企业满意度、品牌忠诚度、品牌美誉度、产品/服务质量水平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客户抱怨,我国的管理现状
企业对于客户抱怨的管理,有的来自于监管部门压力,有的来自于市场竞争,有的来自于企业自身服务营销理念。目前我国在抱怨管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形式:
产品召回。对有质量缺陷的产品,企业无条件召回。参考国际市场做法,我国汽车和药品两个行业推行了召回制度。非常时期的牛奶行业,也实行了产品召回制度。随着整个社会对质量问题的日益关注,其它行业如家电、IT等也有可能实行召回制度。
保证条款。企业通过内部管理规定、合同条款等确定退货或换货等相关解决服务失败的条款,以保证消费者利益,目前比较普及的是产品“三包规定”。类似条款目前在很多行业都有所运用,只是相关条件不同,比如有的是一周内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无偿退货,有的是更长时间都可以办理退货;有的是无偿服务条款,有的是有偿服务条款。
服务热线。企业设立服务热线,了解消费者需求和遇到问题,从源头上进行控制和处理,在服务行业和注重服务质量的制造企业内运用较多。服务热线既可以作为呼入方,接受消费者抱怨;也可以作为呼出方,主动对用户进行关注和关怀。
多渠道互动。企业通过企业网站、公司邮箱、博客、SNS等,设立多维的、开放的渠道,收集客户抱怨并进行处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口碑管理也日益受到企业重视。
满意度调查。客户抱怨,对于企业满意度、忠诚度、品牌美誉度等具有杀伤力。因此,实行满意度调查的企业中,有的也通过设置相关问题了解客户的不满意点,从中去总结客户抱怨并进行管理。
客户抱怨管理的改进思路
客户处于购买和使用行为的不同阶段时,会有不同的抱怨,也需要采取不同的管理形式。有学者认为,抱怨管理可以分成“顾客没有察觉服务失败期”、“顾客察觉期”和“对顾客抱怨采取进一步措施”三个不同时期进行。第一个时期侧重于保证条款、服务意识等;第二个时期是不同形式的补偿和一线人员的及时处理;第三个时期则通过进一步行动让客户感知公平并满意。
实施全过程的客户抱怨管理,企业可以听到更多客户的声音,给予客户及时、有效的关怀,借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结合市场竞争、投入产出等现实状况,我国企业分阶段的抱怨管理,具体内容和形式将有所不同。
图二:不同阶段抱怨管理重点
抱怨发生前
抱怨管理,从企业与客户交易行为发生前就可以进行,具体有以下内容:
1.
2.
3.
抱怨过程中
当客户产生抱怨时,重点要实施服务补救和沟通渠道管理。
服务补救:记录客户抱怨,及时反馈到企业有关机构/部门;对客户抱怨进行分析、归类,形成客户抱怨信息通报;对提及频率多、重要性高的抱怨问题及时处理;根据企业规定,选择确定适当的服务补救办法,如退货、给予折扣、道歉等。
沟通渠道管理:设立服务热线,以倾听、记录、反馈客户抱怨;通过企业邮箱,定期查收、汇总、转递相关信息;在企业网站设立论坛、BBS等开放式平台,让客户感知互动公平;通过零售门店及时反馈并协助客户解决抱怨问题。
抱怨发生后
抱怨产生并进行处理后,企业还可以通过满意度管理和口碑管理,尽量减少对企业的影响,并借助客户声音提升内部管理体系:
满意度管理:将客户抱怨纳入企业满意度调查体系;建立客户抱怨监测体系,如抱怨数量、抱怨率、抱怨类别;关注客户抱怨的解决效果。
口碑管理:通过市场调查、客户回访等方式关注品牌口碑;定期了解不同媒体对企业及行业的报道;实施危机公关,减少负面口碑的不利影响。
本文由新华信授权刊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