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kq88.com/u/607/archives/2009/37318.html
后牙美学修复
——紧密的接触点是成功的关键
后牙的直接修复体不总是那么容易达到自然的修复效果。在修复后牙区邻接关系的时候,要获得解剖轮廓曲度和边缘嵴的形态特征,成型带和木楔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操作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怎样恢复合适的邻面接触点,这不仅指接触点的面积,而且包括接触区域在颊舌向和颌龈向的三维定位。我们已经使用Tetric
EvoCeram 的半直接修复法来快速简单的达到可靠的效果。
比起技工室制作嵌体,使用这种半直接的粘结修复技术恢复后牙缺损,其中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费用的降低。
这个办法特别适用于这样一些年轻患者,他们的牙齿呈现适当的解剖形态和以下问题:大量的已经损害邻牙邻面龋,或者有需要替换的大面积修复体,而使用直接修复有技术操作上的困难。在这些病例中,口外制作修复体可以建立独立的工作区,更可靠和精确地恢复接触点。用合成材料直接修复接触点是众所周知的难题。如果成型片不合适或木楔的尺寸不符就会带来麻烦而无法掌控修复效果。
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各种挫折和不满意的效果,我们向诊所推荐了基于纳米科技的最新一代的半直接修复技术。半间接修复体提供的附加优势还可以减少像直接修复体那样带来的聚合收缩,进一步从长久来讲还提高了相容性和边缘完整性。
临床病例:
一名年轻患者要求牙医改善其后牙充填物的外观(图1)。
其后牙的银汞修复已经超过十年的使用期,呈现边缘微渗漏以及被腐蚀。而且我们还发现第二前磨牙的远中邻面龋。我们建议用半间接修复技术来恢复46的组织并保护薄弱的牙尖。
当我们解释说明了治疗程序,这位病人立即赞同了这个治疗方法。在选定了颜色和检查了牙合功能之后,我们去除了原有银汞充填体和前磨牙的龋损。
像这样的病例,调整原银汞充填的窝洞以适应间接粘结修复技术的要求是非常重要的。窝洞的轴壁应外展10到15度,边缘要平整光滑而没有倒凹和斜面。由于46的釉质壁和非常有限的牙本质支撑,我们决定去除部分轴壁以达到嵌体的效果。边缘线位于颊舌面而分散了咬合压力,这样较少造成边缘的磨耗。而47和45的剩余组织能提供足够的抗力,所以未被去除轴壁(图2)。
我们用快干型的超硬加聚硅橡胶来制作工作模型而没有用传统的石膏。这使我们可以又快又方便的把修复体从硅橡胶模型上分享开来(图3)。
因为这个硅橡胶模型中的成分和一般取模用的印模材料的成分类似,所以要用不同的产品很重要,以防止模型和印模材料无法分开。在这个病例中我们用聚乙烯材料取模。遇到固位力不大和颌间距离小的情况,我们也用藻酸盐取模。
我们的半直接修复技术和直接修复技术相差并不很大。当患者在候诊室等候时,我们参照直接修复的原则在模型上制作修复体,仅有以下几点不同:例如,不用成型片和木楔,参考邻牙精确的解剖形态来堆塑充填材料(图4-6)。
对颌模型可以提供给我们更多信息,但这类型的病例也不是绝对需要的。口外修复体制作的牲就是增强的美学性和高度的精确性。杰出的修复效果归功于精确地塑型和谨慎地建立邻接点。在制作全过程中都可以这两个关键因素。
完成堆塑和不同材料聚合后,我们用金刚砂车针去除悬突和修形。接下来用含硅橡胶皮头(Astrpol)和碳刷(Astrobrush)低速抛光(图7)。
并用毛刷做后he面的最后抛光。尽可能的避免对窝沟点隙过度修形和抛光,以保持原始和逐步雕刻出的解剖形态(图8)。
在粘结到牙体之前,在一个特殊的光热固化炉(Lumamat 100)中被光照以增强树脂的固化反应和的稳定性。
使用橡皮障来辅助粘结过程。30秒酸蚀(Total
Etch 全酸蚀剂)后,将双重固化粘结剂(ExciTE
DSC)涂在牙体的粘结面和间接修复体上,不需要聚合作用(图9)。
然后,将双重固化复合体(Variolink
Ⅱ)置于牙体之间。接下来,用毛刷去除多余的粘结剂。用牙线清除邻间隙的粘结剂。最后,修复体的各边缘聚合光照20秒(Bluephase 16i)。
在永久粘结修复体前,评估由Tetric
EvoCeram和Variolink能否模仿自然状态是至关重要的(图10)。
结论:
在直接修复体比起来,半修复技术有以下优点:邻接面的位置和尺寸是可以预测的,he面形态也有了很大提高。半修复技术的原则和传统修复体的原则是一样的。
基于纳米技术的材料,比如Tetric
EvoCeram,可以使用牙医容易的获得杰出逼真的修复效果(图11-图1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