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2008年07月09日]
(2008-07-09 11:49:20)
标签:
健康 |
分类: 牙齿美容 |
40,技师应该怎样修整工作模型?
首先要在模型上涂一层石膏加强剂。然后涂一层蜡分离剂,但要留出修复体边缘的部分,在修复体预备的洞型底部也要留出至少两个点。这样修复体在试戴的时候,洞型的底部就有了两个停止点,减少边缘崩裂的发生。
41,制作完成的修复体使用什么方法在口内试戴?
Dr.vanini在临床试戴修复体时,使用甘油,用来避免界面内存在气泡,气泡的存在会影响颜色。
42.在口内最终试戴完成后,应该如何最终完成修复体?
试戴后满意的修复体应该使用三种抛光膏进行抛光,而后充分冲洗,再在外表面喷涂抛光漆,然后再将修复体放置烤塑炉内固化10分钟。
抛光漆可以最终封闭修复体表面的小微孔。
研究数据显示九分钟后树脂材料物理性能才变得稳定。这时树脂材料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
43,对于复合树脂修复体表面处理的研究,使得复合树脂粘结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的研究结论是怎样的?
目前的结论是多聚体和粘接剂形成的粘结效果最佳。
以下是Dr.Vanini和chieti大学合作进行的一个研究。四个复合树脂样本组被检测。样本采用如下四种技术进行粘结。
a,粘接剂+粘接树脂。
b,硅烷偶联剂+粘接剂+粘接树脂
c,喷砂+粘结剂+粘结树脂。
d,喷砂+硅烷偶联剂+粘结剂+粘接树脂。
实验结论是喷砂+粘结剂是粘结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最佳方法,研究显示,如果使用现代粘结系统,硅烷偶联剂不在有提高黏结效果的作用。此文章已发表在《粘结牙科杂志》上。
44,那么关于瓷修复体粘接研究的结论目前又是怎样哪?
这同样有很大的变化。瓷修复体表面不再需要酸蚀,甚至硅烷耦联剂处理都不一定需要。海德堡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瓷表面喷砂处理然后用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比酸蚀加硅烷耦联剂处理有更好的粘接效果。Dr.Vanini和其研究小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喷砂后瓷表面的粘接均匀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5,喷砂的颗粒尺寸应该选择多大哪?
Dr.vanini使用profijet喷砂机,颗粒直径为35-50微米的氧化铝颗粒。贴面越薄,喷砂越要谨慎,以防止穿孔发生。
46,如何将微型修复体准确粘接就位呢?
临床上用于进行根管治疗的废旧扩大针等器械可以用于此类操作。使用流体树脂将修复体粘接在旧的扩大针上用作输送工具。
47,间接树脂修复体与牙体预备面间的间隙有多大?
制作良好的间接树脂修复体的这个间隙约为100微米。
48,在粘接间接修复体时应如何选择粘接剂?
这时应强调的是变色龙效应。注意:如果你选用透明粘接剂进行粘接,往往会产生边缘灰线。只有应用不透明的粘接剂才能避免灰线的产生。因此,Dr.vanini建议使用牙本质粘接剂粘接。重要的是,材料要进行加热以获得良好的流动性,这样的粘接界面可以形成一个薄层。显微电镜下的图像显示,如此使用牙本质树脂粘接剂不会产生气泡,可以获得均一的粘接界面。
49,Dr.Vanini您是否也会担心使用树脂粘接剂粘接修复体会造成修复体不能完全就位呢?
我们做过相关的实验。各种树脂粘接剂使用标准的15公斤的压力(按照ISO标准)就位。实验所得的厚度结果如下:Enamel plus52微米;Tetric Ceram253微米;Filtek Suprem73微米;可见Enamel Plus是最佳的厚度。如果使用前经过加热,材料的粘结厚度会更薄一些。回想一下传统的水门汀的厚度和玻璃离子粘接剂的厚度可以达到180微米。
zhang_ml2006 127楼:
一直很关注追新战友的连载,但是希望追新战友在转述大师讲义的同时也能与大家就讲义内容进行互动,我想向追新战友提几个问题:
1 Dr.vanini在临床试戴修复体时,使用甘油避免界面内存在气泡,请问怎样在试戴滞后、粘接之前把预留的甘油完全去除呢?
2 对于树脂和陶瓷的粘接处理上,复合树脂不需要偶联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树脂本身硅的含量很少,而对于你所说的瓷修复体“不需要酸蚀和偶联”需要更详尽的解释,因为按照主流观点,硅酸盐陶瓷通过机械+化学方法获得的固位强度高于单纯的机械固位,请问你在这里说的瓷修复体具体是指哪一类陶瓷呢?
3 既然“制作良好的间接树脂修复体的与牙体预备面间的间隙约为100微米”,那么除了Tetric Ceram253微米之外,Enamel plus的52微米和Filtek Suprem的73微米在临床上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说“可见Enamel Plus是最佳的厚度”呢?
4 粘接材料在使用之前的加热是怎么完成的?如何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呢?
追新 128楼(回复127楼):
1:甘油即丙三醇,可以与酒精(乙醇)混溶,二者均属醇类物质,因此用酒精就可以去除甘油。
2:偶联剂定义:硅烷偶联剂实质上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可用通式Y(CH2)nSiX3表示,此处,n=0~3;X-可水解的基团;Y一有机官能团,能与树脂起反应。X 通常是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Si(OH)3),而与无机物质结合,形成硅氧烷。Y是乙烯基、氨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或脲基。这些反应基可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
我认为对于含有二氧化硅的陶瓷修复体偶联剂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是二氧化锆的,偶联剂可能作用较小。但我对牙科中偶联剂的应用位置仍有疑问。树脂与偶联剂之间的作用是通过有机基团Y,而不是含有Si的一侧。如果是树脂和粘结剂之间都是有机物不需要偶联剂,含有硅的陶瓷和粘结剂之间通过偶联剂可以加强相互作用。牙齿和粘结剂之间不知是否需要偶联剂?
3:粘结剂的强度比牙齿本身和修复体都低,若粘结剂层厚,则它承受的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粘结剂层的内聚破坏。
4:用来加热树脂的仪器,请见图。意大利公司产品。
zhang_ml2006 129楼:
1 明白了,酒精就可以去除甘油,还有一个问题:树脂修复体的组织面在粘接前应该是经过喷沙的,在酒精清洁的时候是否需要注意控制力度以防止破坏喷沙形成的微小凹凸结构呢?
2 树脂粘接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接主要还是微机械的嵌合作用,目前还没有在这个界面使用硅烷偶联的报道;
3 究竟发生内聚破坏还是粘接破坏应该取决于粘接强度与树脂本身强度的对比,我觉得用粘接剂成膜厚度来衡量粘接效果的指标似乎不够科学;
4 加热的究竟是树脂本身还是粘接剂,如果是粘接剂的话,应该加热到多少度?如何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呢?
追新 131楼,132楼:
请大家看看这两张。哪位师兄再看看角度有什么改变。
产品背后的哲学与科学,有时候一两句话是无法完整表达地。大家耐心点,我会不断地上传。只要对战友有启发,心血就没有白费,如果再能引发战友们的议论,那就再好不过来!
修复后
追新 133楼,134楼135楼:
50,您对双重固化的树脂粘接剂的性能如何评价?
不太饱和的双重固化的树脂粘结剂确实粘结厚度较薄,但这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即使你做100个嵌体,也难以找到一个完美的边缘吻合。这样粘接时总会有气泡混杂在粘结界面内,粘接剂也会随着咬合磨耗而剥落。实验显示,粘接第一年后就会有15-20微米的微隙产生。如果你考虑一下各个界面的材料硬度,这一结果就不足为奇了。牙釉质为500Mpa;瓷为1000Mpa,两者之间的粘结剂为20Mpa,相差之悬殊,显然粘结剂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Dr.Vanini做了一个实验,使用压制好的模板制作临时修复体,当临时修复材料过稀时,材料会流到各个点线角处,但在修复体处反而形成气泡。那末,我们使用厚度20微米的材料粘接100微米的间隙会不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呢?
51,流体树脂用于粘接其效果如何呢?
流体树脂如双重固化的粘接剂,会产生很多气泡。这样的情况粘接的效果不会很好。气泡还会包裹住氧气,影响树脂的聚合。因此,这样达不到良好的粘接效果。
52,粘接时通常还会使用哪些辅助工具?
Dr.Vanini使用超声装置或机械震荡装置在粘结嵌体时,以去除多余的粘结剂。去除多余的粘结剂后,在修复体边缘涂布一层流体树脂。然后,每个面光固化3分钟。修整时使用橡皮轮或毡轮蘸不同的抛光膏抛光。
追新 138楼,141楼,142楼,143楼,146楼,147,148,149,151,152,153楼:
谢谢simon兄的加油。
哈哈,simon兄对牙科经济学也已纯熟!!!守株待兔法我也经常使用。经营战略,也是一种境界。提一点看法,共勉。
simon兄对轮廓和形态的把握一流。层次和透彻性与国际一流大师稍有距离。在利用材料的光学特性来模拟自然牙齿的散射,表现牙齿的生命感方面,稍加注意,会更完美.
53.怎样修复前牙间隙?
如果要在不进行牙体预备的情况下关闭前牙间隙,需要制取两个工作模型。牙科技师需要两个模型,一个用于制作蜡型试排,另一个用作工作模型。制作完成后的两个小嵌体要在患者口内试戴,进行必要的调整,完成后,进行最终的聚合处理,然后粘接。粘接时应使用牙本质色粘接树脂。如果必须进行牙体预备才能完好地关闭间隙,要注意邻面的牙体预备要尽量地小。
54.对于过度麼耗的患者应如何进行修复呢?
我们都了解贴面磨耗,所有上前牙的腭侧表面都会发生。是否需要用全冠覆盖牙齿呢?使它看起来协调?或者在腭侧用瓷修复体覆盖?Dr.Vanini的观点是:对于过度麼耗的患者,使用瓷贴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Dr.Vanini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目的是在不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的基础上修复磨耗的牙釉质。因此,仅使用球钻做少量的牙体预备。已经暴露的牙本质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预备后边缘区进行抛光。然后,制取印模。技师再模型上恢复釉质缺损区。在使用橡皮障的情况下,选用与制作此复合树脂贴面相同的树脂粘接剂粘接修复体。树脂贴面修复和瓷贴面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复合树脂贴面可以制作的非常薄,无需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修补。
55.应该如何处理失髓牙的修复?
你是否听说过树脂材料充填失髓前牙,据说还可以使牙体变白?忘了它吧,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了获得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失髓牙要在最终修复前进行漂白。Dr.Wanini使用35%的过氧化脲进行漂白。最重要的是窝洞要清理干净,使用喷砂处理。根管内的清理深度要达到牙槽嵴顶水平。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牙龈萎缩造成的美学缺陷。去除漂白剂后要使用次氯酸钠充分冲洗根管,操作时可见小气泡产生。这是次氯酸钠和过氧化脲反应的结果,这样可以去除牙本质小管内的氧气。注意,一定要冲洗到再没有气泡产生为止。最后,还要使用蒸馏水清洗根管,以除去牙本质中残留的盐分。立刻充填根管以避免颜色反弹。
56,为什麽漂白充填后失髓牙的颜色会出现反弹?应该如何预防呢?
失髓牙没有均衡的牙本质小管内压来对抗管外渗透压。这也是外界染色剂可以渗透的原因。牙釉质表面有微裂或有磨损的牙齿最容易发生颜色的反弹。
最主要的预防是消除这些因素,并且,对这些患者进行后期良好的维护。
57,何种情况应该使用纤维桩呢?
是否使用根管纤维桩取决于剩余牙体组织的强度,这主要决定于剩余边缘嵴的数量。
a 两侧边缘嵴均完整,无需使用根管纤维桩。
b 一侧边缘嵴缺如:评估牙体缺损情况。抗力型有疑虑则加用根管纤维桩。
c 两侧边缘嵴均缺如,必须使用根管纤维桩。
58,在使用根管纤维桩时根管预备的深度应该是多少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了解根管内的粘接状况。最佳的粘接效果发生于根管的冠1/3和中1/3。由于根1/3的牙本质小管往往不能充分敞开,此区域几乎没有粘接作用发生,所以,根管纤维桩放置的深度无需超过根中1/3。同样重要的是,根管预备时钻的速度不要过快,防止飞溅的牙胶粘在根管内壁上。所以,根管壁的清理也很重要,以确保牙本质小管充分开放。Dr.Wanini使用喷砂和酸蚀来充分清理根管壁和窝洞。研究显示,粘接剂的作用也很重要,粘接根管纤维桩要求使用渗透力强粘结作用好的粘接剂。
59,如果牙体缺损接近牙髓该如何修复呢?
首先应该选择最佳的直接盖髓材料,就生物相容性而言,最好的盖髓材料是登士百公司的Pro-root MTA.临床研究显示:使用MTA进行盖髓治疗的牙髓组织,盖髓术20天后在牙髓中检测到的NOS酶的含量很低,(NOS酶通常作为炎症反应指数)。使用氢氧化钙进行盖髓处理的牙髓做同样的检测,NOS酶要高很多。Dr.Vanini一般使用MTA盖髓后再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覆盖。因为MTA的聚合需要几个小时,所以Dr.Vanini通常请患者2日后复诊,除去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物,窝洞表面进行喷沙处理,然后再修复患牙。
首先要在模型上涂一层石膏加强剂。然后涂一层蜡分离剂,但要留出修复体边缘的部分,在修复体预备的洞型底部也要留出至少两个点。这样修复体在试戴的时候,洞型的底部就有了两个停止点,减少边缘崩裂的发生。
41,制作完成的修复体使用什么方法在口内试戴?
Dr.vanini在临床试戴修复体时,使用甘油,用来避免界面内存在气泡,气泡的存在会影响颜色。
42.在口内最终试戴完成后,应该如何最终完成修复体?
试戴后满意的修复体应该使用三种抛光膏进行抛光,而后充分冲洗,再在外表面喷涂抛光漆,然后再将修复体放置烤塑炉内固化10分钟。
抛光漆可以最终封闭修复体表面的小微孔。
研究数据显示九分钟后树脂材料物理性能才变得稳定。这时树脂材料才能达到最大程度的聚合。
43,对于复合树脂修复体表面处理的研究,使得复合树脂粘结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的研究结论是怎样的?
目前的结论是多聚体和粘接剂形成的粘结效果最佳。
以下是Dr.Vanini和chieti大学合作进行的一个研究。四个复合树脂样本组被检测。样本采用如下四种技术进行粘结。
a,粘接剂+粘接树脂。
b,硅烷偶联剂+粘接剂+粘接树脂
c,喷砂+粘结剂+粘结树脂。
d,喷砂+硅烷偶联剂+粘结剂+粘接树脂。
实验结论是喷砂+粘结剂是粘结复合树脂修复体的最佳方法,研究显示,如果使用现代粘结系统,硅烷偶联剂不在有提高黏结效果的作用。此文章已发表在《粘结牙科杂志》上。
44,那么关于瓷修复体粘接研究的结论目前又是怎样哪?
这同样有很大的变化。瓷修复体表面不再需要酸蚀,甚至硅烷耦联剂处理都不一定需要。海德堡大学的研究结果显示,瓷表面喷砂处理然后用树脂粘接剂的粘接比酸蚀加硅烷耦联剂处理有更好的粘接效果。Dr.Vanini和其研究小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喷砂后瓷表面的粘接均匀性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5,喷砂的颗粒尺寸应该选择多大哪?
Dr.vanini使用profijet喷砂机,颗粒直径为35-50微米的氧化铝颗粒。贴面越薄,喷砂越要谨慎,以防止穿孔发生。
46,如何将微型修复体准确粘接就位呢?
临床上用于进行根管治疗的废旧扩大针等器械可以用于此类操作。使用流体树脂将修复体粘接在旧的扩大针上用作输送工具。
47,间接树脂修复体与牙体预备面间的间隙有多大?
制作良好的间接树脂修复体的这个间隙约为100微米。
48,在粘接间接修复体时应如何选择粘接剂?
这时应强调的是变色龙效应。注意:如果你选用透明粘接剂进行粘接,往往会产生边缘灰线。只有应用不透明的粘接剂才能避免灰线的产生。因此,Dr.vanini建议使用牙本质粘接剂粘接。重要的是,材料要进行加热以获得良好的流动性,这样的粘接界面可以形成一个薄层。显微电镜下的图像显示,如此使用牙本质树脂粘接剂不会产生气泡,可以获得均一的粘接界面。
49,Dr.Vanini您是否也会担心使用树脂粘接剂粘接修复体会造成修复体不能完全就位呢?
我们做过相关的实验。各种树脂粘接剂使用标准的15公斤的压力(按照ISO标准)就位。实验所得的厚度结果如下:Enamel plus52微米;Tetric Ceram253微米;Filtek Suprem73微米;可见Enamel Plus是最佳的厚度。如果使用前经过加热,材料的粘结厚度会更薄一些。回想一下传统的水门汀的厚度和玻璃离子粘接剂的厚度可以达到180微米。
zhang_ml2006 127楼:
一直很关注追新战友的连载,但是希望追新战友在转述大师讲义的同时也能与大家就讲义内容进行互动,我想向追新战友提几个问题:
1 Dr.vanini在临床试戴修复体时,使用甘油避免界面内存在气泡,请问怎样在试戴滞后、粘接之前把预留的甘油完全去除呢?
2 对于树脂和陶瓷的粘接处理上,复合树脂不需要偶联剂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树脂本身硅的含量很少,而对于你所说的瓷修复体“不需要酸蚀和偶联”需要更详尽的解释,因为按照主流观点,硅酸盐陶瓷通过机械+化学方法获得的固位强度高于单纯的机械固位,请问你在这里说的瓷修复体具体是指哪一类陶瓷呢?
3 既然“制作良好的间接树脂修复体的与牙体预备面间的间隙约为100微米”,那么除了Tetric Ceram253微米之外,Enamel plus的52微米和Filtek Suprem的73微米在临床上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说“可见Enamel Plus是最佳的厚度”呢?
4 粘接材料在使用之前的加热是怎么完成的?如何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呢?
追新 128楼(回复127楼):
1:甘油即丙三醇,可以与酒精(乙醇)混溶,二者均属醇类物质,因此用酒精就可以去除甘油。
2:偶联剂定义:硅烷偶联剂实质上是一类具有有机官能团的硅烷,在其分子中同时具有能和无机质材料(如玻璃、硅砂、金属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及与有机质材料(合成树脂等)化学结合的反应基团。可用通式Y(CH2)nSiX3表示,此处,n=0~3;X-可水解的基团;Y一有机官能团,能与树脂起反应。X 通常是氯基、甲氧基、乙氧基、甲氧基乙氧基、乙酰氧基等,这些基团水解时即生成硅醇(Si(OH)3),而与无机物质结合,形成硅氧烷。Y是乙烯基、氨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氧基、巯基或脲基。这些反应基可与有机物质反应而结合。
我认为对于含有二氧化硅的陶瓷修复体偶联剂还是有一定的作用,但如果是二氧化锆的,偶联剂可能作用较小。但我对牙科中偶联剂的应用位置仍有疑问。树脂与偶联剂之间的作用是通过有机基团Y,而不是含有Si的一侧。如果是树脂和粘结剂之间都是有机物不需要偶联剂,含有硅的陶瓷和粘结剂之间通过偶联剂可以加强相互作用。牙齿和粘结剂之间不知是否需要偶联剂?
3:粘结剂的强度比牙齿本身和修复体都低,若粘结剂层厚,则它承受的应力较大,容易发生粘结剂层的内聚破坏。
4:用来加热树脂的仪器,请见图。意大利公司产品。
zhang_ml2006 129楼:
1 明白了,酒精就可以去除甘油,还有一个问题:树脂修复体的组织面在粘接前应该是经过喷沙的,在酒精清洁的时候是否需要注意控制力度以防止破坏喷沙形成的微小凹凸结构呢?
2 树脂粘接剂与牙体组织之间的粘接主要还是微机械的嵌合作用,目前还没有在这个界面使用硅烷偶联的报道;
3 究竟发生内聚破坏还是粘接破坏应该取决于粘接强度与树脂本身强度的对比,我觉得用粘接剂成膜厚度来衡量粘接效果的指标似乎不够科学;
4 加热的究竟是树脂本身还是粘接剂,如果是粘接剂的话,应该加热到多少度?如何保证足够的操作时间呢?
追新 131楼,132楼:
请大家看看这两张。哪位师兄再看看角度有什么改变。
产品背后的哲学与科学,有时候一两句话是无法完整表达地。大家耐心点,我会不断地上传。只要对战友有启发,心血就没有白费,如果再能引发战友们的议论,那就再好不过来!
修复后
追新 133楼,134楼135楼:
50,您对双重固化的树脂粘接剂的性能如何评价?
不太饱和的双重固化的树脂粘结剂确实粘结厚度较薄,但这并没有多大的好处。即使你做100个嵌体,也难以找到一个完美的边缘吻合。这样粘接时总会有气泡混杂在粘结界面内,粘接剂也会随着咬合磨耗而剥落。实验显示,粘接第一年后就会有15-20微米的微隙产生。如果你考虑一下各个界面的材料硬度,这一结果就不足为奇了。牙釉质为500Mpa;瓷为1000Mpa,两者之间的粘结剂为20Mpa,相差之悬殊,显然粘结剂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Dr.Vanini做了一个实验,使用压制好的模板制作临时修复体,当临时修复材料过稀时,材料会流到各个点线角处,但在修复体处反而形成气泡。那末,我们使用厚度20微米的材料粘接100微米的间隙会不会发生同样的现象呢?
51,流体树脂用于粘接其效果如何呢?
流体树脂如双重固化的粘接剂,会产生很多气泡。这样的情况粘接的效果不会很好。气泡还会包裹住氧气,影响树脂的聚合。因此,这样达不到良好的粘接效果。
52,粘接时通常还会使用哪些辅助工具?
Dr.Vanini使用超声装置或机械震荡装置在粘结嵌体时,以去除多余的粘结剂。去除多余的粘结剂后,在修复体边缘涂布一层流体树脂。然后,每个面光固化3分钟。修整时使用橡皮轮或毡轮蘸不同的抛光膏抛光。
追新 138楼,141楼,142楼,143楼,146楼,147,148,149,151,152,153楼:
谢谢simon兄的加油。
哈哈,simon兄对牙科经济学也已纯熟!!!守株待兔法我也经常使用。经营战略,也是一种境界。提一点看法,共勉。
simon兄对轮廓和形态的把握一流。层次和透彻性与国际一流大师稍有距离。在利用材料的光学特性来模拟自然牙齿的散射,表现牙齿的生命感方面,稍加注意,会更完美.
53.怎样修复前牙间隙?
如果要在不进行牙体预备的情况下关闭前牙间隙,需要制取两个工作模型。牙科技师需要两个模型,一个用于制作蜡型试排,另一个用作工作模型。制作完成后的两个小嵌体要在患者口内试戴,进行必要的调整,完成后,进行最终的聚合处理,然后粘接。粘接时应使用牙本质色粘接树脂。如果必须进行牙体预备才能完好地关闭间隙,要注意邻面的牙体预备要尽量地小。
54.对于过度麼耗的患者应如何进行修复呢?
我们都了解贴面磨耗,所有上前牙的腭侧表面都会发生。是否需要用全冠覆盖牙齿呢?使它看起来协调?或者在腭侧用瓷修复体覆盖?Dr.Vanini的观点是:对于过度麼耗的患者,使用瓷贴面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Dr.Vanini的处理方法是:治疗目的是在不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的基础上修复磨耗的牙釉质。因此,仅使用球钻做少量的牙体预备。已经暴露的牙本质表面进行喷砂处理,预备后边缘区进行抛光。然后,制取印模。技师再模型上恢复釉质缺损区。在使用橡皮障的情况下,选用与制作此复合树脂贴面相同的树脂粘接剂粘接修复体。树脂贴面修复和瓷贴面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复合树脂贴面可以制作的非常薄,无需磨除更多的牙体组织,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修补。
55.应该如何处理失髓牙的修复?
你是否听说过树脂材料充填失髓前牙,据说还可以使牙体变白?忘了它吧,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为了获得良好的美学修复效果,失髓牙要在最终修复前进行漂白。Dr.Wanini使用35%的过氧化脲进行漂白。最重要的是窝洞要清理干净,使用喷砂处理。根管内的清理深度要达到牙槽嵴顶水平。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牙龈萎缩造成的美学缺陷。去除漂白剂后要使用次氯酸钠充分冲洗根管,操作时可见小气泡产生。这是次氯酸钠和过氧化脲反应的结果,这样可以去除牙本质小管内的氧气。注意,一定要冲洗到再没有气泡产生为止。最后,还要使用蒸馏水清洗根管,以除去牙本质中残留的盐分。立刻充填根管以避免颜色反弹。
56,为什麽漂白充填后失髓牙的颜色会出现反弹?应该如何预防呢?
失髓牙没有均衡的牙本质小管内压来对抗管外渗透压。这也是外界染色剂可以渗透的原因。牙釉质表面有微裂或有磨损的牙齿最容易发生颜色的反弹。
最主要的预防是消除这些因素,并且,对这些患者进行后期良好的维护。
57,何种情况应该使用纤维桩呢?
是否使用根管纤维桩取决于剩余牙体组织的强度,这主要决定于剩余边缘嵴的数量。
a 两侧边缘嵴均完整,无需使用根管纤维桩。
b 一侧边缘嵴缺如:评估牙体缺损情况。抗力型有疑虑则加用根管纤维桩。
c 两侧边缘嵴均缺如,必须使用根管纤维桩。
58,在使用根管纤维桩时根管预备的深度应该是多少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了解根管内的粘接状况。最佳的粘接效果发生于根管的冠1/3和中1/3。由于根1/3的牙本质小管往往不能充分敞开,此区域几乎没有粘接作用发生,所以,根管纤维桩放置的深度无需超过根中1/3。同样重要的是,根管预备时钻的速度不要过快,防止飞溅的牙胶粘在根管内壁上。所以,根管壁的清理也很重要,以确保牙本质小管充分开放。Dr.Wanini使用喷砂和酸蚀来充分清理根管壁和窝洞。研究显示,粘接剂的作用也很重要,粘接根管纤维桩要求使用渗透力强粘结作用好的粘接剂。
59,如果牙体缺损接近牙髓该如何修复呢?
首先应该选择最佳的直接盖髓材料,就生物相容性而言,最好的盖髓材料是登士百公司的Pro-root MTA.临床研究显示:使用MTA进行盖髓治疗的牙髓组织,盖髓术20天后在牙髓中检测到的NOS酶的含量很低,(NOS酶通常作为炎症反应指数)。使用氢氧化钙进行盖髓处理的牙髓做同样的检测,NOS酶要高很多。Dr.Vanini一般使用MTA盖髓后再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覆盖。因为MTA的聚合需要几个小时,所以Dr.Vanini通常请患者2日后复诊,除去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物,窝洞表面进行喷沙处理,然后再修复患牙。
前一篇:日记 [2008年07月09日]
后一篇:日记 [2008年07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