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诊所经营 |
我所说的加引号的“牙医”,是海外牙医没有当地行医执照的,比如我,有超过10年的中国行医经验,但在加拿大即使拔个3°松动乳牙也是犯法的。我这样的海漂“牙医”在发达国家不在少数,在我的周围,除了美、日、西欧、英联邦的执照是“世界通行证”外,多数来自阿拉伯、伊朗、印巴、非洲、甚至个别欧洲的医生,因为行医执照问题,难以从事临床工作。据调查,加拿大的此类“海漂医生”只有5%能在千辛万苦后考取执照,做回本行;牙医更是只有2-3%。
“海漂牙医”在做啥?听我道来:
1-
http://blog.kq88.com/UploadFiles/2008-6/616619485.jpg
上图,多伦多的北约克区,教育发达,居住环境舒适,这里漂亮的独立house合¥350-500万,但是本地开业牙医看到他们象看见鸡窝一样不会抬眼的。
豪华别墅,带游泳池、荷塘,三层小楼(夫妻俩和两只狗住)。这是我一个口腔业内朋友的房子,很多当地牙医有这样、或者盯着这样的房子。
http://blog.kq88.com/UploadFiles/2008-6/616857600.jpg
豪华敞篷跑车,我以前工作的技工所经常有合作的牙医来谈业务,”宝马”以外的车比较少见。
http://blog.kq88.com/UploadFiles/2008-6/616352998.jpg
前几天遇到个牙医的太太,该牙医是上海丘院士的博士,10年辗转英美加拿大,终于去掉了牙医头上的引号,正在策划自己的诊所;另外一个东北大姐,快50了考到执照,正打算让自己上大学的女儿学牙医。想想2%吧,考执照的路是荆棘满布的,需要时间、恒心、智慧,还要些运气。
有执照的如何经营,也是另外一个大课题。牙医行业是business,这是毫无疑问的,很多牙医不敢承认开业牙医是商业行为,好像“无商不奸”,这本身是对“商”的歧视,里面有“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维;也有对现代牙医模式的无知。
无论如何,有了执照,牙医的生活就翻天覆地了(尽管事业的开端也会有些困难),这样的物质刺激,使无数“海漂牙医”心潮澎湃,为之头悬梁,锥刺股,趋之若鹜。这就是第一类“牙医”――考执照一族。
2-
发达国家牙医行业和中国有很多不一样之处,中国的牙医行业只有――医技护;多数国外牙科业界有专科牙医、普通牙医、洁牙师、假牙师、牙医助理、牙科技师等。生活需要面包,很多“海漂牙医”选择一些中间职业作为过渡,也有的就那么一辈子干下来了,因为有的工作待遇并不低。比如:假牙师,只做活动义齿,可以临床接患者,也可以单独开业,年薪大概¥40-50万,高于当地平均收入。这是大多数“海漂牙医”的选择,尽管不是所有人的终点站。
3-
4-
成功等于正确的方法,加不懈的努力,加少说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