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金属烤瓷牙备牙的大讨论2

(2007-12-03 13:41:14)
标签:

健康/保健

分类: 固定修复
 2007-11-23 10:59:50 | By: kyzy_004 ]
 
http://blog.kq88.com/images/ico_default.gif象你这样备牙的就有死髓才能达到,活髓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活髓完全也能达到这样的效果这个病例就是活髓

 

 

[ 2007-11-23 12:38:17 | By: tmys456 ]
 
http://blog.kq88.com/images/ico_default.gif备这么多牙髓不会坏死吗??!!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不会,我的病例基本都是活随
 
[ 2007-11-23 16:47:18 | By: 518493 ]
 
http://blog.kq88.com/images/ico_default.gif你牙备的很好!如果颌面备成牙齿的解剖形态是不是更好?另外邻牙倒凹非常大怎么制备才能防止食物嵌塞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颌面备成牙齿的解剖形态谢谢你提的这个建议我会努力去做的。至于邻牙倒凹大防止食物嵌塞遇到这样问题应先防止垂直食物嵌塞,水平食物嵌塞就只能建议患者使用牙线或牙间隙刷解决了,因为不能破坏邻牙的解剖结构,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
 
 
2007-11-26 11:06:02 | By: kqyxf ]
 
http://blog.kq88.com/images/ico_default.gif顾大夫的敬业精神与操作技术及治疗理念,都是口腔界中的精英。
请问,如何避免固定修复体与临牙的食物嵌塞呢?除了不破坏邻牙边缘,注意调合,防止充填尖,接触点的形态外,顾兄有没有比较好的高招啊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在临床修复体只能防止垂直嵌塞,邻牙倒凹大或牙龈萎缩都不好解决。如果邻牙倒凹不太大也可以降低接触点,以后就需要及时让患者复诊,交他如何保护牙周了,

 

[ 2007-11-27 8:55:21 | By: WN1984 ]
 
http://blog.kq88.com/images/ico_default.gif整体牙修磨的太多,以致于瓷牙会太重,以后粘结效果会有问题,时间长会有脱落的麻烦,咬合面没有形态,不符合力学原理,会有崩瓷的危机。但整体来说还算可以,有60分。



南海小沙弥留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希望南海小沙弥
能在短时间内让我们欣赏你备的牙的标准图片,好让我们好好学习一下,
也希望你不要有所保留啊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很想看到你的博客,大家相互交流吗http://blog.kq88.com/editor/images/emot/face1.gif
 
 
 
2007-11-28 13:49:58 | By: billwang ]
 
http://blog.kq88.com/UploadFiles/2007-8/812372993.jpg
以下引用longlong22在2007-11-28 8:57:28发表的评论:
dear dr顾:
很感谢您的回复,你的要求没有问题,本人现在正在university of texas进修,因本地时间与北京时间相差14小时,所以一般我都是北京时间早上才有空,所以我会找时间和病号做一个发给你,也好互相交流,但现在可以先大概说一下我留言的基础:
1、现在很多牙医都被牙科技工所误导,以为牙修的越多越好,做的瓷牙越漂亮,其实这并不十分正确,一般瓷牙所须的空间大概1.8mm--2.0mm,所以很明显,顾大夫你修磨的牙厚度已经超出许多,我看应该有3.0mm,所以修磨的牙厚度越多,日后所做的瓷牙就越重,粘结效果就越差!
2、因为你修磨的牙太多,以致于整颗牙被你修磨的太圆滑,你没有留下应该有的固位角度,还好你的是后牙,要是前牙肯定完蛋!
3、咬合面:也因为你修磨的太多,所以你把咬合面的牙阜给磨的太平了,你要知道,当正常咀嚼时,一般压力大概有90公斤,但当侧方运动时,绝对超过100公斤,而你本身的支台齿并没有承受的地方时(因为你把它磨掉了,磨的太平了)压力会百分百由瓷牙所承受,而你的瓷牙因你修磨的太多,以致于瓷牙太厚,瓷太厚就比较容易裂,所以这是我说有崩瓷危机的原因!
最后希望这些解释能如你意,也对你的风度表示敬佩,正映了一句古话:“君子下马问前途,只问凶来不问吉!”而你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良医上网秀绝技,只听忠言不听谗”,


原来这位仁兄在德克萨斯大学进修。
这里有几点想跟兄台说一下:
1、1.8~2mm的备牙量只是在前牙切端和后呀的合面的需要量,轴面只需要1.2~1.5mm,兄台所说的备牙量是不是有些太落伍了。也许是我们落伍了,美国牙医都这么备?
2、一般人日常的咬合力是100~150n(牛顿,1公斤等于9牛顿),请问仁兄你吃什么时都用这么大力吗?
3、的确瓷面太厚容易崩瓷,但崩瓷的主要原因是咬合是在瓷层上出现的压力和拉力,如果说顾兄这颗烤瓷会出现崩瓷的话,原因只有一点——没有在河面制备120°~140°的咬合窝。
现在有些加工厂确实很喜欢捧医生和误导医生,不过一些材料商在这点上做的还不如加工厂呢,采取的是变着法的误导。
我说的对吧!

 

 

 

2007-11-28 18:14:28 | By: doctor_sjh ]

 
http://blog.kq88.com/UploadFiles/2007-5/525576830.jpg
以下引用宝宝…在2007-11-27 19:32:37发表的评论:
是不是应该先预备轴面再预备咬合面呢?
以下为blog主人的回复:
个人习惯了

这个问题国外的教科书也好,北医出版的诊疗手册也好,都是先预备咬合面,后备轴面。道理狠简单,咬合面预备好后,预备轴面会更顺利,视野也更好。
但是不知什么原因,人卫版的课本多年来一直说先备轴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