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风的《癫者》中有如下描述:黄昏,癫者拿着一个又冷又干的馒头坐在路边的椅子上啃食。忽然,他把那无味的馒头放入怀中,哀伤地哭了起来。“我多么残忍,”他说,“当我在咀嚼这精致的白面的时刻,不正有许多人,因为连粗麦都得不到而饿死吗?”他因为自己奢侈的晚餐而深悔,整夜无眠。
最初读这段文字时,我内心曾受到强烈的冲击,为癫者那悲悯之心所感动。读过 N
次后,这冲击就似乎在减弱,于是,试图修改那些文字,以便让自己重新冲动起来。可惜,凭我的文字功力竟然屡试屡败。作者若用常人的口气说这些话,就很不正常,因此借癫人之口说。无论谁说,实际都是作者本人的意思。
我虽不癫,但明白作者想表述的知足、感恩和悲悯的情怀,因而也常效仿那癫者。知足于付出,不求回报地为他人奉献着时间精力,给人以美和快乐的享受,傻气得可爱呢。当我们计划造福儿孙的时候,我们应该记着美德并不是遗传的。只有率先垂范的身教,才能培养出好孩子。有人说:“你的财富,等于你所拥有的一切减去其中用钱可以买到的那部分”。无法用钱买到的,除了生命,大概就是善良、热情、睿智和博爱了吧?
生活每天赐给我们86400秒,我们可曾用过1秒钟来感谢生活?耶稣在十字架上俯望着芸芸众生,有时我在想:他若掉下来了,我会上去接替他吗?答案总是否定的——并非我不肯,而是我不配。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大家都在孽海中挣扎,总会有人被踩踏下去。恨是爱的灰烬,那上面不可能开出娇艳的花朵。别去怨恨密布的荆棘,即便我们被刺伤,也还比被替换为荆棘不知要好多少呢。于是我懂得了坚持和放弃:坚持着知足和感恩,放弃掉贪欲和妄想;坚持着利他也利己,放弃掉损人不利己;坚持着理解和同情,放弃掉偏执和任性;坚持着力所能及,放弃掉狂妄自大。希望有莲花能于宁静的心中盛开,并把芬芳传播给他人。
癫者说:堪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