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也是一种善举

标签:
生活外国文学美文文化休闲 |
分类: 美文 |
我很早就醒了,决定要到市区逛逛。吃过早餐,先搭乘巴士到市场,然后再去海边,让自己放松一下。
早上8点半我到了巴士站,跟另外一位西装革履的人一起等车。这时,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到巴士站。她穿得有点不同寻常,开心地四处观望。
“你好,今天还好吗?”她问道。
我瞟了一眼在车站等车的那位商人,心想她可能认识他,但却发现他也在看着我,显然想着的是同样的事情。
“我很好,谢谢。”我说,半转身子对着她,同时留意看驶过来的巴士线路编号,“你好吗?”
“我很好。今天真是个好日子。”
我想,她是一位友好的老太太,只不过是想找人聊天而已。我们互通姓名后,就聊了起来。聊了一会儿之后,我说:“我等下要去海边,你呢?”
“哦,我不能去海边,”她解释说,“没有姐姐的陪伴,妈妈不让我去。”
我惊讶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你姐姐几岁了?”我问,我不想因为问她的年龄而得罪这位能够当我奶奶的人。
“她11岁,我在找她。你看到她了吗?”
我要乘坐的那路车进站了。
“你多大了?”我问。
“我7岁。”与其说她7岁,还不如说她接近70岁更准确,“这是我要坐的车吗?”
“让我先看看。”我走上巴士,对司机说:“我需要帮助。”我快速地解释了当时的情况。
他停好车,走下来,问了老太太几个问题。他告诉她,这不是她想要乘坐的巴士,但他会为她叫来一辆她要乘坐的巴士。然后,他打电话回公司。他把老太太的名字、我的有关情况以及我们所处的位置报告给公司之后,就问我是否能留下来,因为他们公司派了一辆车,20分钟之内就会到达。我这天倒没有什么事情真的急着去做,而这位老奶奶显然是患了阿兹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编者注),于是我答应了。
由于司机答应叫一辆“专车”来接她,我的这位新朋友很开心,于是就在车站的板凳上坐了下来,翘着二郎腿,自言自语地嘀咕着什么,时不时地还向我抛出一个问题,我回答后也会向她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慢慢地询问除了她名字之外的其他细节。
巴士来了,我们上车,走了一段很短的路程,到了当地的警察局。我再次解释了所发生的事情。我的新朋友回答了几个问题,但她身上并没有任何身份标识。于是,他们开始检看以前的报警资料。直到上午10点半,他们才查出结果,但我一直都留在警察局,因为我留下来似乎让她很开心,而我要去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等待的。
她的家人已于当天上午9点半为她报了失踪,也就是在我与她在车站相遇后一个小时报的案。她与儿子住在一起,离那个车站有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出来的时候似乎是未被发现,自己上了一辆巴士就走了。据她说,她整个早上都跟人们说她要找她姐姐和妈妈,但没人愿意跟她交谈。
我问主管的警官,我是否可以到隔壁的咖啡厅给她买一份早餐。他说可以。于是我就带我的新朋友去吃早餐,我们在咖啡厅边吃边聊,她对我讲了她父母和姐姐的事情。
她儿子中午时分抵达了。他向我表示感谢,并坚持要付早餐的费用。我的新朋友把我们之间的开心事讲给儿子听,高高兴兴地离开了。
主管警官说:“你知道吗,如果她上的是另外一路巴士,她可能永远也不会被找到了。”
这件事更强化了我父母在我幼年时对我的教导:“聆听也是一种善举!”如果我不是用心地聆听老太太说话,如果我像当时也在巴士站的那位商人一样不理睬她的唠叨,那她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她的家人要经受何种打击呢?她首先乘坐的巴士在终点站停下了。那时,她可以选择再乘巴士、火车和渡船,游遍整个城市和国家。
不知何故,她走到拐角处,并选择了我等车的那个巴士站。我真的是很高兴,因为我聆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