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我去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课,著名茶人李曙韵老师茶美学私塾班,上课地点在我最喜欢的武汉角落之一,东湖边的小鹿斋。
上课之前听说李老师的课很贵,我身边有朋友在北京上过老师学费10万元的课程,我们这个为期四天的茶文化基础课19800元,我没有从事与茶相关的工作,也不是发烧友级别的爱茶人,只是平时喜欢喝喝茶,旅行时会随身带茶器茶叶出门,在朋友圈看到小鹿斋主人树儿发的消息链接,得知李老师要来武汉上课,我没点开细读内容,只是看了标题,就决定报名。
关于李老师的传说我听了很久,很想当面见见她,虽然现在外面各种茶道班、花道班很多,我常在朋友圈看到一群一群的人,在学茶、插花、禅修,喊着生活要有仪式感,但说实话,那些图片和文字,给我的感觉,既不美,也不好。而李老师的公众号和小鹿斋,一贯呈现的东西,都是符合我审美的。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要学习,就应该跟这个领域的高手学习,贵的课,有贵的道理,见到的老师和同学,都会不一样。
一件事,我决定做,通常会听从内心声音,迅速干脆地确定,不纠结。思前顾后,犹豫不决,省吃俭用,并不会把我们的人生变得更丰富,我愿意为当下,花一些时间和钱,跳出井底,体会一下不同的经历。
开课第一天,练习小楷抄茶经,我人在日本,错过了。第二天来上课,见到两个我认识的朋友,大家不约而同报了名,小小的空间,很快坐满人,好几个同学专程从外地过来。
那天突然断电,酷暑电网系统超负荷,李曙韵老师进来,从包里掏出一把扇子,不紧不慢地说:“大家安静坐下来,不要那么慌张,以后你们也随身带把扇子。”然后,和我们聊起她为何成为一个茶人,在台湾创办“人淡如菊茶书院”,40多岁时,告别过去的一切,搬到北京,创办“茶家十职”,以及目前在做的一些事。
她说人应该给自己创造机会,去结交一些高能量的可以彼此滋养的朋友,有的人整天跟朋友混在一起,可整天聊的都是八卦,这样怎么能进步和提升自己呢?
有的人买了很多房产,可是家里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大家是不是可以用少买一套房的钱,去优化和美化自己的居住空间,比如一个好的马桶,一套好的床单被套,一件舒服的睡衣;
喝茶和喝酒,本质是相通的,打开味蕾,感知美好和愉悦,我们都可以喝少一点,喝好一点,喝慢一点,喝精致一点;
每次去日本,都会提醒同行的人,上厕所时,用完卫生纸,是不是都像日本人那样将卷纸边缘折成三角形,方便后来的人取用;
……
一上午很快过去,下午老师放一部法国人拍的关于茶的纪录片给我们看,那部片子里恰好提到我喜欢的法国茶品牌,觉得特别亲切。老师说在东京和京都,有这个品牌的博物馆和餐厅,我默默记下来,将其列入下一次日本行清单。
没有教材,没有ppt,没有需要做笔记的知识点,却是信息量满满的一天,老师谈到更多的不是习茶理论,而是生活,这也正是来上课最让我有共鸣的地方。
第三天学习茶家实践技法,一壶六杯、双壶双盅、碗泡、潮汕工夫泡、盖碗泡,按人体工学逻辑,练习事茶顺序,老师一直在强调和示范,举重若轻,左手做左手的事,右手做右手的事,一次只做一件事,对我这个初学者来说,这些看上去很简单的事,等亲自动手做,手完全根本上心,平时每天都在做的倒水、拿杯子、喝茶,这些动作,包括坐姿,竟然都是不对的,突然觉得做人好难,但不得不承认,经过专业训练,人的样子会好看很多,姿态和气息都从容有度。
下午大家一起看日本电影《日日是好日》,慢慢理解茶道为什么要先形后心,把形学到位,一个个动作反复地做、一道道工序重复地练,不用大脑思考,用身体去感知,时间长了,身体会不假思索做出反应,就能自然形成一种习惯。
最后一天学习茶席插花,课程结束时,李曙韵老师开了一瓶她从法国带回的香槟,泡茶的器皿是老师带来的金壶和银壶,我们一起布置下午茶席,畅饮畅聊,分享这几日的收获心得,好几个同学说到动情处眼泪掉下来。
班上同学从60后到90后皆有,我问两个90后,为什么来上课,她们说想趁年轻多接触优秀的人,发现生命的更多可能,其中一个90后去年还花20多万去了南极......仿佛看到十多年前初入职场的我,在有限经济承受能力内,勇于去自己向往的地方,为增长个人见识和提升生活品质的各种体验埋单,十多年过去,发现90后活得更明白,时代进步了,精彩美好的生活,不是由年龄和金钱多少决定的,而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动力,想到就去做,人才会成长,而不是变老。
上课那几天,小鹿斋主人树儿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每张意境都赏心悦目,每天晚上下课回家,都忍不住发发朋友圈,引来很多羡慕声,好多人问我学费多少,怎么报名,我一说数字,对方要么立即不说话了,要么说你真是有钱任性,其实说羡慕的那些人,都比我有钱得多,只是他们的钱和时间,不花在这些地方而已。
这样的美学课程跟旅行一样,提供的是一种经历和感觉,不像买一个名牌包或买一套房子,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每个人价值观不一样,我从来不去评判和劝说别人,做和自己一样的消费选择。
生命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度过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加在一起,构成我们不同的人生,钱花掉了还有机会赚回来,时间过去了谁也没有办法追回。所以,我愿意花一些钱和时间,投入在当下就能感知的美好体验上。
无论你爱不爱喝茶,爱不爱喝酒,爱不爱旅行,愿我们都不要过多地沉溺于羡慕他人,为过去后悔,为未来焦虑,遵从内心,做自己,享受更多来自生命的美意,雨天听雨,雪天赏雪,夏天感受暑热,冬天体悟刺骨寒风,日日是好日。
本文配图摄影:小鹿斋树儿
温馨提示:
“结伴趣旅行”近期系列活动:
2019年9月法国干邑波尔多巴黎美食美酒之旅,国庆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