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便啰嗦几句A股

(2013-10-11 22:32:04)
标签:

杂谈

http://s7/mw690/4bed2701gx6DlvLh7tYa6&690
http://s6/mw690/4bed2701gx6Dlw7wNfvb5&690

http://s9/mw690/4bed2701gx6Dlw9Y7gYa8&690

http://s10/mw690/4bed2701gx6DlzMcB8589&690

http://s8/mw690/4bed2701gx6DlzOeIcvc7&690
http://s3/mw690/4bed2701gx6DlzPvf9w22&690
http://s15/bmiddle/4bed2701gx6DmdCpec61e&690
http://s8/mw690/4bed2701gx6DmxFzs6r57&690

http://s14/mw690/4bed2701gx6DlzUr6DXcd&690

    周初的那篇文章反响比较强烈,但是我觉得很多读者已经走入了误区,那基本上是一种选择方向和品种思路指引,让你的交易更有道理(上文主要是阐述趋势的研判方法以及趋势交易的核心思想与交易原则的),而不是了解了就能一击必胜的法宝;顺便我也说说对A股的一些看法.
 
 1 我博客外汇期货保证金交易的读者有相当的占比,我个人认为趋势交易是保证金交易唯一能够生存的交易思想,保证金交易一旦出现失误,是刀子在心上跳舞的节奏,只会搞乱心态错上加错,左侧可能一日暴富,但更容易暴穷,外汇期货非右侧很难生存不,做保证金交易必须以右侧为核心,至少,绝对不要跟中大级别的趋势作对,宁可放弃,也不可与趋势对抗,与市场赌气;但是股票并非透支交易,三四成仓作为左侧交易的底舱、滚动仓位亦无不可,股票操作灵活性更高一些,可选品种更多一些;

2 文中所示的趋势交易分析更适合指数或者比较有活性的商品,单一的个股、活性不足或者比较奇葩的品种可能并不适用,股票数量实在太多了,不要按图索骥,你终究会感到失望的;符合特征的品种和牛股能找出很多,也确实大都验证上文思想的,但是上文的思想并不是交易规则(开平仓的依据和方法),而主要是一种择强弃弱、有所为有所不为以及敢于在出现类似技术特征的时候进行博弈的思路(坚持这个思路应用到分时并且严格设定盈亏比,至少比盲目交易效果要好得多,至少你有一个相对靠谱点的规则了);

3 保证金交易想在非重仓博的状况下获得比较好的收益,唯一的法门就是“抓大波”,也就是抓住大趋势行情的大波段,想不错过这种行情,就必须注重日周级别的完美多头排列这种技术状态,但同时,并不是每次出现这种技术特征都会有大行情,并不是每个品种都会符合这个法则,会有趋势性的突破,为了抓这样的行情是必须试错的,而且常常会有很多小的亏损积累,但问题在于,你能连续忍受连续十几次的持续止损吗?当大行情真的来临的时候你看出来并且拿住吗?当你预期的大行情泡汤甚至转折,你能甘心吗?职业交易不仅是枯燥的,更是非常摧残人性的,而且一旦选了不恰当的品种,或者在一次大行情中犹豫不决,亦或是在一次大行情中刚开了一两站就下车了,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这还是好的说,能不做千万别做职业交易,上一文只能让你的投机更有道理,能让你有希望生存,仅此而已;
 
4 上文并没有解决“何时”买的问题,主要是阐释“趋势”如何通过技术图形来判随便啰嗦几句A股定行情的级别,应当树立什么样的操作思路,应当如何选择潜在收益比较高的标的以及是否值得耐心持有等待趋势的结束;MACD是趋势强度研判信号,不是开仓信号,更多地是为你长期持股还是波段操作抑或止损提供依据. 交易信号并不依赖MACD,比如股票,个股数量数千只,用MACD作为交易信号你终究会会晕头转向,MACD可以使很多交易软件自带的最简单的免费程序系统,如果真能凭借这一个信号赚大钱,你让庄家、交易所和软件公司吃啥?

5  MACD用于判断分类指数行业指数和综合指数较强的意义,但对质地好的股票用周线布林线、KD选择分批入场也是可以的,多信号共振,同时日线多头排列成交量配合逐渐上仓位,股票不透支交易,三成甚至四成左侧交易,在市场整体氛围悲观、超卖严重甚至恐慌的时刻买入一部分仓位是可以的;

6  均线系统的完美排列状态是引发大的趋势行情的必要条件,并非出现后就一定会在短中期内发生,也不一定出现后不会返回去,这只是值得参与值得一博的技术条件,不是高枕无忧或者必然成立的启动条件,
这个要素属于“地利”状态,而“天时”(企业基本面质变、个股重大题材、行业拐点景气或加速,分类或者综合指数环境多头共振;商品基本面,分类商品与其它商品的趋势共振)和“人和”(成交量)也很重要,均线系统是价格要素,时间要素和系统性要素也非常重要

7 上文无法解决买点(开仓点)的问题,因为这需要自己做功课,天底下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资本市场不存在一击必胜的法门,在金融交易的世界混,就必然面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本人5月份的投资交易系列最精华的部分揭示了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的规则、真相和规律原理;我的观点是,除非是各种分类指数和综合指数都是牛市格局,否则错过三次买点不操作耐心等待是最好的策略,不操作肯定不亏钱;大机会都是等出来的,你把想操作的冲动用于做功课和休息而不是交易,严格限制你一年中的交易次数,只做周线级别的波段,很可能就能摆脱之前的困境,当然仅仅是可能,天天做交易的人存活率极低,健康状况通常也很差,我博客有个比赛高手的照片集,有兴趣可以再看看;右侧的买点可以研习格兰唯八项买卖法则、海龟交易法则、2B法则,左侧的买点可以研习缠论、三屏交易法,每个人的财力性格知识能力都有所不同,如何买的问题只能靠自己总结和实践来提高,指望什么“老师”带是不现实的甚至是极其不靠谱的,包括本人.

8 股票投资而言,需要价值投资与趋势投机相结合,投机绝不低人一等,相反,是获得超额收益所必需的;除非你想吃分红,否则股票买了就是为了卖的;当企业的基本面无法支撑或者资金面技术面无法继续维持泡沫的时候要放弃一切幻想,价值投资也一样,波段趋势转折就要对弱势板块减少配置,有波段回补空间或者趋势再度回暖再入场,就算α不好做,至少跑赢死抱着不动的β要强很多;长虹成为了历史,三一成为了历史,万科也成为了历史(已有六年不能创出新高,甚至摸回09年大反弹的高点),茅台也有如此迹象(高点已经跌去了45%),几十年如一日的长期持股的价值投资注定是个笑话,七八年连银行利率和通胀都跑不过,有什么脸面说你专业啊懂投资啊!

9  国庆之前的文章笔者就预测过A股后续可能还会有一波攻坚行情,成交量会放大到1500亿以上,现在已经验证了;从周K线来看,形势大好,大有要冲2334附近的意思(短期突破形态,不倾向能到,即便指数见顶,部分强势突破创新高的新热点板块依然会有惯性,部分近期连续堆量拔高的股回抽短期均线均线或者盘整数个交易日后仍有可能有第二波的举动,大盘量价关系理想的时候,行业或者分类指数更为重要,博弈的机会还是有的,但有一些是需要规避的,短中期调整幅度一旦超过20%反抽无力再下跌破低很可能就是一段趋势的结束,10月下旬和11月初才能看出是否筑顶期),但是如果沪市成交量1700-1800亿,两市出现滞涨现象,可能阶段性顶部快要出现了(这个地方保持节奏和K线与均线的多头组合是最好的,逼空式上扬很容易乐极生悲,1200-1500亿温和量上涨实际上是最好的,不宜更大,也不能缩的太多,放量上涨有时并非好事,放量下跌有时候也并非坏事,可以看看两周前A股的情况),近期的上扬主要是美国债务违约忧虑大减的原因(黄金短期下跌反证),此前美股恐慌性下跌了一段,现在又回涨了不少(金融股很多时候对外盘有预期和反馈作用);目前阶段的状态是领头羊们纷纷熄火、巨量震荡,冷门股、长期压抑个股突然无厘头连续暴涨,长周期弱势板块或者周期性二三线蓝筹补涨;创业板近两个交易日疲软,领头羊的文化传媒和通讯服务都有大幅跳水的现象,虽然不能定论趋势结束(周线仍不确认),但没有低成本仓位的除了近期刚刚突破数月盘整区间的这种类型,尽量回避涨幅过大的品种;现在是击鼓传花纯粹的价格博弈,大多数恶炒的大都没有什么投资价值,去年底和今年的行情分别是改革预期、城镇化预期、银行融资需求和IPO暂停中小企业市值管理需求引发的,个股的炒作力度可以说已经不亚于当年的5.19了,泡沫其实已经很大了,只是暂时没有刺破泡沫的导火索而已,很多跟随指数行情或者板块领头羊一起恶炒的个股在历史的某些阶段也是日线周线甚至月线的完美多头排列,因为这样的技术特征而忘记了风险是不足取的,风险收益比不理想或者把握性低的时候,错过就错过了,机会有的是,不操作不会掉块肉;三中全会可能没有多少红利,年底的信贷可能会有所紧一点,美联储年内削减资产购买量的可能性还是比较高的的,A股持续走牛的可能不大,成交量逐渐萎缩到900亿下方或20日均量线下穿60日同时半年线失手基本可以判定阶段性顶部成立了,出现这种状况,不管盈利状况如何预期如何,都要降到很低的仓位,暂时离场观望.

10 按照规律,高速公路钢铁集体补涨的时候是行情中后接近末期的表现,或者两桶油突然拉升,撬动指数大涨,一般也是即将大幅震荡的表现(成为阶段顶的次数不少,虽然并非每一次都灵验,但这是逆向判断的一个参考),短期股市是上攻攻坚阶段,个股活跃期间还能保持1-2周,但涨幅已经严重透支的仅可远观参与性价比已经比较低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