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成路
成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303
  • 关注人气:81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过那道火焰之门

(2011-11-08 09:34:36)
标签:

成路

诗的哲学

诗歌

《灯神》

宗霆锋

王可田

文化

分类: 积馀堂札记

穿过那道火焰之门

——宗霆锋长诗《灯神》诗学访谈录

 

http://s16/middle/4bec7182xb12f3ced053f&690

                                                     宗霆锋(2011-11-5)

王可田:看过你的长诗《灯神》,印象非常深刻。《灯神》结构庞大,意象纷繁,犹如迷宫令人望而生畏,又引人入胜。你能具体谈谈创作这部长诗的一些情况,以及你对长诗写作的看法吗?

 

宗霆锋:在我的诗歌写作中,《灯神》是一个分水岭,它自己构成一个单独的时期。之前,我处在一个诗歌技艺训练阶段,关于诗歌的美学考虑也不是很清晰,表达上就更含混、更粗陋。通过这首诗,我第一次自觉地印证了自己诗学上的考虑。这首诗的写作时间也比较特殊,是在1996年冬到1997年春,那时我正经历人生的大痛苦,内心极其不安,因而对生命、写作等等进行了重新思考。这部诗歌也是这种思考的结果。

长诗对一些诗人可能不很重要,对于另一些则是必然的选择。抒情气质很浓的诗人一般不太选择长诗这种形式,但对于倾向智性、有大文化观、历史观的诗人来说,他们需要以长诗这种形式来呈现。我应该说是处在中间状态。我有写抒情诗的需要,也有用一定篇幅来表达的需求。诗歌史上,现代主义以来,普遍认可的成功的长诗不是很多,我的这部长诗是否成功,就交与时间来判断吧。

 

王可田:一首诗的主题决定了诗歌的境界,你能谈谈《灯神》的主题吗?

 

宗霆锋:我从写作之始,在主题方面就有很明确的方向,技艺方面则遭遇了更多的困难,花费了更多时间。我诗学方面的考虑始终包含了对宗教和哲学的思考,而不是仅仅考虑诗歌的问题。对于我来说,诗歌的问题无法仅仅通过诗歌解决。诗歌本身对我来说也不是最重要的,诗歌表达什么以及如何表达则很重要。这是个人的选择:对我来说,有一种活法才有一种写法。写作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在世、如何度过生命的问题。关于生命,我的思考最终倾向于宗教性观照,这构成我个人诗学的基础。简单地说,我称自己的诗学为“整体诗学”。从整体感受,从整体观察,也从整体角度表达。因为,世界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事物之间环环相扣,彼此依存。凡存在的,不管光明还是晦暗,都值得表达。比如,在《灯神》这首诗中,就是将纯洁、光明以及阴郁、污秽的意象共生并置,呈现一种丰富的整体性结构。

 

王可田:这部长诗的结构庞大繁复,各种文体的实验都有,具体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

 

宗霆锋:就我的阅读视野来看,《灯神》的结构方式无疑是新颖的,但不可复用。就是说我希望为所写的每首诗铸造它自己的形式。具体说来,这部诗的四大章分别运用了组诗、戏剧、小说以及图像等形式。每种具体形式的选择都出于情绪推进以及主题展开方面的内在要求。而整个文本又是诗性的,因此它是诗而非别的。我把这种写法称作复合文体写作。

 

王可田:看完《灯神》,超现实的意象和排比的长句带来出乎意料的阅读快感。你能说一下其中表现手法的运用吗?

 

宗霆锋:这部长诗的写作观念和方法与现代主义诗歌一脉相承,又向所谓的“后现代”延伸。而在没有现成方法可供使用之处,我必须自己考虑,创造全新的方法。我希望推陈出新和继承传统在我的写作中并行不悖。具体到这部作品,我认为继承的和发明的一样多。比如,我使用的“卡通”一词,已不是动漫领域的卡通,而是赋予它一种诗性的观照。那时,这个词还没有进入文化界或文学界的视野。你说的超现实主义,在我写作早期,对我影响很大。这部诗的创作则超出了超现实主义的边界,甚至撑开了诗歌的框架,不仅是对一种诗学的演绎,而是更多地与生命的特异感知状态、特异感受相关。

 

王可田:你说你的写作在沟通宗教、哲学和诗学上有一个整体的考虑,那么,《灯神》完成了一个什么哲学目的?

 

宗霆锋:首先,我这样考虑的目的是为了结构一种诗学,而不是哲学。但我们无法通过简短的交谈来阐明这个问题。我简单说一下基本概念。我以诗学、哲学、宗教或神学的三位一体来构建我的诗学,很显然,这是比较宽泛、一开始就超出了文学界限的诗学。这是我需要的。我的诗学和写作始于一而终于一,在这之间是万物的位置。我有一副画名字叫做“三而一,一而三”,即是出于这种观点。有时我说上帝,那么上帝是一;有时我说生命,那么生命是一。我说,卢舍那可能是耶和华在东方的名字,我指的也是这个一。古希腊哲学说的“纯一”、中国哲学说的“道”、佛教教义阐述的佛性,即是一。在《灯神》这部诗中,“灯神”就是一。

 

 

王可田:《凤凰涅槃》和《荒原》中都有火的意象,你的《灯神》中也有这样的表达,这是否仅是一个偶然?

 

宗霆锋:说到火的意象,为什么用它呢?是出于内外两个方面的清洗意图。这个时代是污秽的,不洁的——我指精神层面。作为这个时代的个人,或仅仅是作为人,我觉得也有必要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污秽之物进行清洗。而唯有火可以洁净我们的灵魂。穿过那道火焰之门,通过火的清洗成为新人,即所谓“死往生还”,而不是终结于毁灭。灯神,即光明。它响应我的召唤,照亮这个文本。这部长诗结尾是一个图像,图像中心位置是大日如来心咒,这个心咒作为光明的本体,涤荡周围的词语或意象。精神的运作可能具有非常的实感,但写作中的清洗只能是象征的。

有一些古老的真理被反复表达,即如一盏灯照破万古的长夜。诗歌的灯盏也是一切圣贤的智慧心灯,并非不同的光明。那么不同诗歌中的火焰自然也是同一朵火焰。《灯神》中的火焰也正是《凤凰涅槃》和《荒原》中的火焰,并无不同。作为精神清洗的必须之物,它带来炼狱般的痛苦,也带来新生的可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