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左右一切成就一切就是一切也不是一切:它在从中笑

(2008-03-25 00:42:09)
标签:

杂谈知识分子

幸福修炼

健康休闲

武当山文化生活

哲学心理学

分类: 杂谈妄论

题记:“武当山闭关道春意盎然”本为和朋友分享春意,也拍了一春花烂漫的图片,回来看到原来光秃的桃树照片,对比之下想到毛泽东的《咏梅》诗。

左右一切成就一切就是一切也不是一切:它在从中笑

 

左右一切成就一切就是一切也不是一切:它在从中笑

 

  毛泽东同志曾有《咏梅》诗曰: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从中笑。
  “风雨”是夏天的现象,是夏天的代表;“风雨送春归”——夏天是春天的埋葬者。
  “飞雪”是冬天的现象,是冬天的代表;“飞雪迎春到”——冬天是春天的父母。
  毛泽东这句说自然规律、因果规律,比类人生,有其必然规律,万事都有因果——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毛泽东这里在批评所谓的“忽然”、“偶然”说,所谓“偶然”是我们不清楚事物的因果而说——糊弄自己,所谓“忽然”是我们看到了一部分事物的因缘而说——还不清楚事物的全部因果,而当我们发现了事物的全部因果联系才有“必然”说。
  毛泽东是“必然”说者,毛泽东思想中“历史永远向前”,“螳臂挡车不自量力”,“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等都有这个意思。但是,这么说不能把毛泽东看成宿命论者,毛泽东是中国传统文化大家——是真正明了“辨证法”者,毛泽东真正认识了事物的辨证统一、螺旋上升的规律——“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并不仅仅是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为你打开了一扇窗”,也并不仅仅是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当然也不仅仅是说“人生在世,逆境难免。”让你“逆来顺受,顺来忍受。”以至于“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人知道“冬天是春天的父母”,冬天里有看到春天者。
  毛泽东所以《咏梅》,就是看到了冬天里的“把春来报”的梅花。拾梦人认识到:“认知的常态,每个人都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来面对新事物。而可怕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坚守固有经验对新事物刀砍斧凿,不把它变成符合自己陈旧经验的样子誓不罢休;另一种是被新事物捕获,完全丧失自己的根基。其实这是老生常谈的两个态度,前一个是保守,后一个是激进。”高人是超越地统一了“保守”和“激进”者,所以说毛泽东是大家,就是毛泽东在这个之上看到了“把春来报”的梅花是“俏也不争春”,它不是春的主宰,而仅仅是春的信使。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还映射了毛泽东的胸怀,并不仅仅不是“历史造就伟人”,也不仅仅不是“伟人创造历史”,甚至也不是现象上的“辨证统一”;毛泽东还看到“一切是‘它’的现象”,而且是你看到的现象,一切“它”的现象当然不是“它”本身,但是,一切“它”的现象又不离“它”本身。
  如果说春夏秋冬自有其主宰,这就是“规律”,是“”,是“它”,因为你不认得而“它在从中笑”。
  这么说,你认得“它”了吗?“它”既是“风雨”也是“飞雪”,“它”是“山花烂漫”,更是“……时”——“六位乘时”。正如前面所说,“它”不是一切,一切是“它”的现象,随时显现出的一切现象又没有离开“它”,也可以说一切现象就是“它”。
  “它”左右一切、成就一切、就是一切、也不是一切,“它”“不曾诞生不会死亡”啊。“武当山闭关道春意盎然”文章有说“长青的植物最能感受春的气息”,意在说“智慧的人们最能默契神的变化”。而“武当山闭关道春意盎然”文章有说“沉浸在春天里真惬意”,意在说“放舍自我”——完全和“它”融为一体。
  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从中笑。
  毛泽东同志《咏梅》诗最后一句是超越地说,如果你不能这么认识,也许说明你是高人,但是却把老毛看低了。
  妄说,也许老毛不同意但也没有办法反对了,朋友不介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