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无限扩张之路

(2008-01-13 00:13:38)
标签:

杂谈

知识分子

解脱烦恼

幸福修炼

教育杂谈

武当山生活

健康休闲

武当文化

分类: 杂谈妄论
  人生无限扩张之路 人生有一定的范围,或者说境界,如图。实在境界是知行合一的经历、经验、见识等,而虚拟境界可以是思想、哲学、玄学的范围或高度。“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说虚拟境界远远大于实在境界的情况;如果不要求知行合一,有些人的经历、经验、见识等可能超越虚拟境界;所以说“有事一定有理,有理就有事”,经事不知道理是学问不够,知理而没有见过事是阅历不够。
  人生范围是实在境界和虚拟境界的或集(集合概念),世界(或宇宙、六合、法界)这么大,相对而言人生范围非常渺小,人很可怜。
  实在境界受一生活动范围的局限,相对地说,虚拟境界更少限制。所以,包括科学、宗教在内,个体、集体都在努力,人类一切目的更多指向虚拟境界扩大化。而这样的道路,当然也不失为道路,也许更直接,更西方化,裹胁了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继往开来,非常悲壮!
  所以说悲壮,就个体而言,理由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译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疲困了。
  所以说悲壮,就人际而言,理由二:
  世界虽然只有一个,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这个自己的世界又是非常固执的,大到对整个人生的观照,小至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似乎都有自己的疆界。如果两个自我的世界隔得远远的,倒能湖海相忘,平安无事。要是浅浅地相碰了,比如只在切线上,则或许会发出美丽的火花。而如果再进一步碰撞呢,便不难看出来,就要彼此擦伤了。也就是说,在愈是靠近的人们之间,在相互依存的同时,其抵牾就愈厉害。(摘自《《武当山说什么》》之“上下十八盘 ”)
  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自己的世界”、“自我的世界”就是每个人的人生范围,“有自己的疆界”就是人生范围中实在境界和(或)虚拟境界的边界,如果这个“自己的疆界”“是非常固执的”,那么人之间就很难和谐相处,而虚化、发散些就比较融洽些,同时也有利于人生范围的展开,不是吗?
  相对于无垠的宇宙,人生范围也如此,所以说,即便你人生范围更大一些,又怎样?五十步与百步而已。
  我们有没有出路呢?东方文化给出了一条内敛之路,也许你不知道,也许你不相信,或许你知而不祥、半信半疑,都不妨碍这条道路的存在,也不妨碍很多人走过去了,更加地不妨碍传承到了今天!
  自我的扩张,受到外在的人、事、物的抵触,这就是烦恼;外在的人、事、物的运动也会影响自我,这也是烦恼;自我的领地里也会发生运动破坏了已有的平衡,像我们常说的重塑自我,这同样是烦恼。
  如果我们换一个思维方向,就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解脱之路:如果我们收缩我们的领地,直至等于零,是不是一切烦恼都不存在了?先行者告诉我们:当你收缩领地等于零时,你还是你,你并没有消失,你就等于整个宇宙,宇宙就是你,两者无二无别,你一瞬间亲证了宇宙的真相——啊,原来是这么回事!(以上两段摘自《《武当山说什么》》之“上下十八盘 ”)
  这里的“自我”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生范围,“收缩领地等于零”,实在境界和虚拟境界共同内敛当然也可以,但是,“收缩领地等于零”不是目的,是手段。“你就等于整个宇宙,宇宙就是你,两者无二无别,你一瞬间亲证了宇宙的真相——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这是目的,而达到这个目的有一条变通之路,理入——依靠经典无限扩大虚拟境界的同时事修——过来人指导下的内敛(静修)。“理入”与“事修”都得益于我们的文化传承,感恩我们的先人,据说,这条路似乎能“明心见性,顿悟成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