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仅仅因为滋心不说所以老人要说

(2007-11-14 01:35:58)
标签:

随笔/感悟

解脱烦恼

教育杂谈

心理命理

幸福修炼

武当山生活

健康休闲

谈天说地

旅行

寓言

分类: 网友交流

仅仅因为滋心不说所以老人要说

(图片来源http://photo.163.com/photos/evengao2002/141108333/) 
  一、首先学习滋心文章
  好象很久没写博了,最近打开博客都难,所以也就不上了,倒也清净,看了几本书,觉得与世隔绝了,也神清气爽了,待今天上来转转,看到北大居士的留言,于是前去拜读一番,居士与王中秋教授的论战倒是有趣,王教授的思维甚是清楚,一副淡定自若的样子,值得欣赏学习。从居士文章后的留言也可看到各类形象,不觉会心一笑。
  又快到年底了,是写总结的时候,想到本博开张也近一年了,似乎也有必要小结一番。有的博客以心理学为主,有的以逻辑见长,有的则文笔飘逸,有的搞笑,有的评论国家大事,那么本博的特色在哪里呢?当你浏览本博时,它给你什么印象呢?或者说它能给你什么帮助呢?其实说到底,它存在的意义在哪里?是有存在的必要吗?现在网上资源丰富,要看什么资料,一查都有,若说逻辑,在下比不上王教授,若说中医,尽可以去看中里巴人,若谈佛论道,南老先生、仿佛居士的书尽可翻阅,那么有我什么事吗?亲爱的朋友,请您告诉我:我能作什么?
  二、高,实在是高!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思量。
  我们已经两次拿滋心(见“需要滋心,拾梦人拾不到梦了!”与“滋心,滋心——字变红色就这个意思!”)说事,所以再拿滋心出来。谁让她用了这么个双关又意义丰富的名字,再说,她有这样高的境界——厚德载物——润物而无声,拿高人调侃不会招惹麻烦,朋友们要想更高就一定要把高人踏在脚下,这可是经验之谈仅仅因为滋心不说所以老人要说
  从广德寺回来后(见“老人深夜遭遇大学生周末寻欢”),朋友们在我金支斋聊天,说到滋心厚德载物的境界,杨燕感悟:比如广播电视的载频,因为载频不变——常乐我净——所以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目——慈悲喜舍。
  真是三句话不离本行,杨燕是资深电视人,所以方便联想到广播电视传播的情形。
  老人顺便问了:如是,载频和信号是一是二?载频又是谁在承载?
  如果把载频比喻成我们的心念,信号比喻成我们的一念分别,载频——第七识——意根——展开时间——可以领悟吗?信号——前六识——主要是观察意识——展开空间——有体会吗?
  如果说到静坐观心,无思无想比喻成只有载频没有信号,可以吗?杨燕悟到:如果说平时的思想是动的话,这时候是静,没有信号是“静”信号。
  三、无说而说
  杨燕问:没有载频是净吗?
  老人觉得,就比喻说比喻,不论高雅与淫秽、娱乐与佛法……载频并不拒载任何信号,这就是平等性智,是本净!高雅与淫秽、娱乐与佛法……是意识分别,一切法是佛法,是妙观察智。
  深度“禅定”当然可以停止心念相续,可以突破时间,可以体验时间的虚无,但是和净无关,净是本净。同样,禅定和成佛无关,禅定也许有助于明悟,但是,佛不是修得的,我们本来是佛。
  体会了这个就知道常乐我净。
  四、真空不碍妙有
  体会了常乐我净,就知道了慈悲喜舍。动和静是一,高雅与淫秽是一、娱乐与佛法是一,正反是一,乃至有和无是一。
  所以,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是一,滋心北大未名居士等朋友都是高人。
  北大未名居士也邀请老人前去学习了他和王中秋教授的论战,老人也全部学习了,老人觉得都很好,说什么不重要,过程中大家扩展了见识,成长了心灵。
  实在说,心灵哪里需要成长?心本无心因境有。
  佛家的核心思想就是缘起性空。缘起,即宇宙间一切有为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的。性空,谓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现象,皆无自性。《大智度论》卷三十一曰:“性名自有,不待因缘,若待因缘,则是作法,不名为性。诸法中皆无性,何以故?一切有为法皆从因缘生,因缘生则是作法,若不从因缘和合则是无法。如是一切诸法性不可得故,名为性空。”又如《中论·四谛品》曰:“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名中道义。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这是说一切法无不是缘起,缘起法必然没有自体,没有自体所以性空。
  唯识家的核心理论是三自性——即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三性”是唯识家对一切法的本质及状态所作的归类性的说明——是缘起性空的详细解说。其具体内容据《唯识三十颂》中说:“由彼彼遍计,遍计种种物,此遍计所执,自性无所有。依他起自性,分别缘所生。圆成实于彼,常远离前性。”“彼彼”显示众多;“遍计”是周遍计度,谓我人能缘心不断地于所缘境上虚妄分别,错误的认为有我有法,我法二执即是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是由因缘和合而生起的一切现象;圆成实乃圣智所缘的境界,是由远离我法二执而显。
  明白了这些,才知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六祖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五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自心,学法无益;若识自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又《般若品》六祖曰:“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这里的自性就是佛性,它具有本来具足、清净、不生灭、不动摇、能生万法的特点,圣人悟之而成道,凡夫迷之则流转生死。
  五、放屁也成大用
  佛理太麻烦,说点轻松的话题,大家开心,至少不发困。
  在广德寺门前(见“老人深夜遭遇大学生周末寻欢”),同来的武术家、我的太极拳师傅,是我道家师兄、佛家师弟,也是我的干妈谢紫英女士,突发慈悲心,要我随她复习一遍道家的108式太极拳。
  实在话,我跟她学的太极拳早还给她了,更不说朋友们正等着。
  刚练到“气沉丹田”,我说:“妈,我沉过了,要放屁。”然后,在屁声中,大家笑翻了。
  回程中,一路笑声,一路安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