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2007-04-10 15:28:38)
标签:

感悟随笔

谈天说地

教育

文化休闲

情感生活

心理命理

哲学

超越

解脱

烦恼

分类: 杂谈妄论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生活里我们知道:真朋友假朋友,遇事见分晓。这句话翻译一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什么叫实践?什么叫“遇事”?大家都明白?我们天天遇事,大家能体会,实际上,我们是时时在事中。
  我们眼之所见是事,意之所(分)别也是事。
  1、一个朋友感悟:如果你比别人更具智慧,别人会从你的行为看出来。
  任何一个时刻,我们称为“当下”,当下是什么在(对)应事(物)?是我们心里的“沉淀”!这里的“物”,当然可以是桌子、板凳……如果不那么狭隘,就也可以是“概念”、“道理”……而心里的沉淀是什么呢?我们的心里装不下桌子、板凳的实体,所以被“压”装了太多的“概念”、“道理”……(见“三人游戏,昨晚我射了六次,女友痛得都哭了!”)
  当下我们应事的东西是我们以前的沉淀,所以,你遇事怎么反映,也就是说有什么行为、话语、情绪、思想、认识……都反映了你自己的内心!
  2、朋友感悟:教育是开发内在的力量,要靠本人去体会,没有人能够教育另外一个人。
  如果你时时明白:你的行为、话语、情绪、思想、认识……都反映了你自己的内心!这就叫“回头”是佛道用语。佛道很重视“回头”,你没有“回头”一定是分别、评判、抱怨“外在”的事物,你心里的沉淀依然故我,你阅读、学习、生活、经历都没有什么意义,对你内心来讲和没有一样,当然说“白活了”这话有些严重。
  “活在当下”就是说当我们遇事,“行为、话语、情绪、思想、认识……等反映”都被自己抓到,清楚地(发现)关照自心,把自心里“沉淀”升华、溶解……
  “沉淀”是“消化不良”,是遇事没有彻底的“升华、溶解……”的东西,被后续“压”入心底,成为我们“心”的一部分——粗略地说:浮在上面的叫意识,沉潜的叫潜意识,更深处的叫无意识。(见“三人游戏,昨晚我射了六次,女友痛得都哭了!”)
  我们真心就被这些“消化不良”的“沉淀”物障蔽,真心就不能应事,这些“沉淀”应事的结果就是:相同者相互理解、喜欢——找到知音了!相异者反对、讨厌——斗争、战争的根本动因。
  3、朋友感悟: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
  心里确实没有一丝的沉淀,你真心就应事了。你会理解一切、包容一切……一切是你老师——都会提升你的智慧。你喜欢一切——都十分美妙;你和谐一切——都不形成矛盾;你感恩一切——都在检验你的内心……
  修行人都知道:无事不能修行,有事才能修行。
  心里有“沉淀”就一定是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你不能让所有的人喜欢你,能减少别人讨厌你的原因。”我们活在当下,清理心里的“沉淀”,就会更多的人喜欢你,更少的人讨厌你。
  4、随你修行的不同,看事物就不同。
  如果体会前面说到的意思,就是实践,一定的实践看下面的感悟,广度和深度都不一样。
  你从工作中学到的,比眼前得到的报酬更可贵。
  倾听才能学习,说话无益。好老师一定是好学生。
  研究一个人良好的观念,剩过挑剔他的缺点。不要对那些出口怨言的人太苛刻,他们的日子已经够难过了。
  5、分享一个故事
  话说苏东坡同佛印一起打坐,东坡问佛印“你看我象什么?”,佛印说“佛”,东坡又问“你知道我看你象什么吗?”佛印说“不知”。东坡笑道“象一坨粪。”佛印笑而不答。东坡回家后很得意的告诉妹妹这件事。苏小妹笑曰“看人象佛是心中有佛,看人象粪,故心里有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