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友们再也不需要投稿:有解决办法!

(2007-02-08 01:51:18)
分类: 网友交流
  上博客这么些日子,有一些感受:
  1、新浪博客是难得的学习园地
  写博客有各种各样的目的,但是结果是一个,有文章被大家看到。
  也许你文章的目的,和看到的人理解的不一样,但是,这个“不一样”的理解,还是离不开你的文章。换句话说,这个“不一样”也是因为你的文章的启发作用。也许这个“不一样”太不一样了,甚至出乎你想象都不要紧,正是补充、完善、拓展了你的思维空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
  很多留言、评论起到这种交流的作用,同时也使人看到你,结交了朋友,扩大了你交流的范围。这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博客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园地,同时也是交流的空间。
  2、新浪圈子的设立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
  我想新浪圈子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使相关的博友和文章聚集在一起,有利于大家阅读、交流。但是,其作用没有很好发挥,大家从圈子人数和圈子的访问量对比就一目了然,可能有以下原因:
  3、博友都很忙
  大家都很忙,也很累,这是社会的现状,是不争的事实。
  老人是一个闲人,喝着咖啡,看博友的文章,说实在话是莫大的享受。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享受似乎也不怎么是享受了,觉得原因有:
  4、写博客要时间
  大家都有体会,不是说你要写出多么好的文章,至少说你要写出自己的心意,为你的文章负责——是最起码的底限吧,也不是“随便”、“应付”就能成就的事情。
  5、投稿很麻烦
  既然要交流,你多少还是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因此,不少朋友加入了很多圈子。
  人数少的圈子,不需要投稿,看到的人当然就少;人数多的圈子,文章太多,管理员看不过来,不投稿更是没有人看到。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都这么看,老人觉得投稿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所以老人设立的圈子《烦恼沙龙——幸福学园地》不需要投稿,老人管理的《历史与人生》圈子也是一样,所有的文章我都看。在参与管理的《心理.命理》、《水哲学》圈子里,我也是尽量看责任内的所有文章,因为圈子主题、栏目的原因没有选择加精推荐的好文章,我也是觉得非常遗憾。
  有圈子管理责任的博友都有体会,看很多的文章确实学习很多,但是也确实很累。因此,有太多人的圈子设立投稿箱,实在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也许你并不在意管理员推荐你的文章,但是,既然加入了圈子,出于尊重也要把自己觉得有意义的文章向圈子投稿。
  似乎是个矛盾,但是却:
  6、有解决办法
  圈子的后台支持稍做改进,一切都迎刃而解。既然圈子是个好事情,新浪没有理由不去做的更好,大家不妨提出建议。老人觉得,后台支持可以提升一些:
  第一:博文发表时,能够勾选“进入什么圈子”及“圈子什么栏目”,为圈子管理提供依据。博友对自己的文章最清楚,最适合什么圈子及栏目,文章发表的时候,如果能显示可以进入的圈子及栏目(最好能显示圈子栏目的定位说明),仅仅需要勾选不是复杂的事情,博主一定会理解支持。
  第二:圈子管理界面里,增加显示栏目勾选(博友自荐被显示出来,管理员可以改动。),同时显示博主在圈子里的身份,“资深成员”的文章就被视为重点阅读,还可以增加“关注成员”列入观察。
  第三:还有方便管理的措施是加大显示文章数量(由现在的10篇增加到100左右),每篇文章可以勾选“删除”、“保留”、“加精”及加精“栏目”,这样可以看过很多文章后一次存储节约时间,请大家考虑。
  根据老人的知识和经验,这些建议是很容易实施的,一旦实现可以完全解决大家投稿的麻烦。这个办法,使管理员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好的心情欣赏、发现好文章。加之搏友自我选择的结果,圈子文章重点集中,博友有更多时间到圈子欣赏文章,博导可以到圈子选择导读文章,大家皆大欢喜。
  7、希望新浪加以重视
  建议似乎是为了解决上边说的问题而提出,确实也能很大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这个理路却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媒体经过了广播、电视、互联网的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现在是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传播,博客是最明显的标志。
  信息量太大、太杂乱,这个现象逐渐被人们认识、重视起来,所以未来的发展一定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新浪的圈子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也陷入这个问题的困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建议。建议的核心是让信息发布者发布信息的同时给出信息的“附加导向信息”,有点像发布论文要给出主题搜索词汇一样,为后来信息分类搜索提供更直接、更有力的依据,信息消费就有了“个性化定制”的基础(比如定制喜爱圈子里精品栏目文章列表)。
  因此,希望新浪相关人员能看到其重要意义,有及时的实施和进一步的开发。
  同时,希望博友能认识到,这个事情是新浪的事情也关系我们每一个人,是社会的事情也关系我们未来怎么样更方便使用信息,我们每一个人有责任传播这个理念,以至最终实现、完善。
  所以,老人觉得看到这个文章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传播、完善这个建议,这样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实在说我们的命运也因此而改变,不是吗?
  朋友们,从我作起,从现在作起(此文无条件允许转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