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姐:你裤衩掉了!》道出行事原理

(2007-01-29 04:07:13)
分类: 杂谈妄论
  老人完成了管理圈子,已经是两点了;已经两天没有睡觉了,想早点休息。喝过咖啡,又觉得谈了那么多话题放那里,实际上是承诺了各位朋友,尽管没有想过对大家有什么启发,可是自己要“交代”自己,总要逐步地完成。
  为了节约些时间,觉得不妨借用些网上文章,至少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下面的小幽默就来源于网络,老人略做了删改:
 
  《大姐:你裤衩掉了》——很多年前,出差到一小县城住下,一日晨遛,在小街中穿行,一些摊点才开张,正在摆设货物。行走间,一卖内衣的女老板刚挂上货架的内衣由于没有挂牢,掉下来一个,我正要提醒,马路对面的一男老板大声说:大姐,你裤衩掉了!女老板一看果然,回了一句谢谢就去拾起来重挂,这时包括我在内大家都感觉到了这话还有另外一种意思,于是附近听到的人都愉快地笑了。
 
  类似的幽默也许大家听多了,不加深思,可是,老人觉得,这个小幽默却道出了大原理——人们行事的根本理则,值得解说两句。
  1、“境由心生”。
  很多朋友也看到了,老人的文章总是从各个方面,各种层次上说明“心”的重要性,但是,确实也有认为“光有心好有什么用呢”?
  幽默的作者就感悟到:“人们本心善意,就算话说错了,大家也可以理解。要是本心恶意,说得再好听,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站在“客体”对“主体”的反应上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同时,作者还引导到反观自己,感悟到:“当我们听到不那么中听的话语时,不要马上就反感,想想是不是善意的,人家说的是不是对。同样,当我们面对甜言蜜语的时候,就必须有一份警觉了。”
  2、“善恶一念间”。
  第一个结论,大家都容易理解、体会,这种事情很常见,“善”心行“坏”事也没有什么关系。比如,父母打孩子的事情,“打”是不好,但是大家都体会父母为孩子好的用心,所以没有多少异议,我们一般体会“善恶一念间”就是这样的范围。
  实际上,第二个结论很有内涵,不会有多少人充分体会。一般人对心不真正了解,心有许多的成分,前面说到的心只是我们的意识心,实际上意识仅仅是我们心的一部分内容,大家习惯地把意识当成了心的全部。
  在世俗的层面上,我们说善恶,都是说意识是“善”义或“恶”义,根据第一个结论“善”义总是多些好结果,“恶”义经常得不到好的回报。意识不是心的全部,所以全凭意识心的善恶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经常会让我们很尴尬,很多事情也证明了“好心不一定有好报”。
  为什么会这样呢?事情的因果还要追溯意识的来源——意识之根——意根!大家经常说到心态,心态好的人总是正面看问题多,“善”意识经常一些,相对来说好“回报”就多,有些学者就因此得出《心态决定成败》的结论。实际上,提升一个层面说,因为“意根”含有“恶”,所以意识不可能是纯善无恶,所以有时候会“好心不一定有好报”。所以,从这个提升的层面上说,有心就是“恶”。这个结论,我们一时还不能细说,老人会在以后的文章中逐步加以解析。
  知道了“意根”就能体会我们的结论:幽默中的“男老板”在喊出“大姐,你裤衩掉了!”的时候,因为各种缘分使然——你也可以认为成“很自然”,没有多少“强化”的思想意识作用,所以语言里就少有“恶”,善心没有得到恶报。
  时间不早了,说多了也浪费大家更多的时间,今天的话题作为一个引子先搁下,更深的因果解析,就留以后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