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彰武千佛山比赛记
我县宣传部、文体局等多家单位举办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登千佛山比赛”活动。6月6日7:00,42个代表队的168名运动员来到天歌广场“迎奥运倒计时牌”前参加启动仪式,队员头戴遮阳帽,身穿印有“千佛山留念”,和
“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字样的白色背心,各式车辆上插着迎奥运小彩旗,张贴着“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登千佛山比赛”的条幅。启动仪式首先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的同胞默哀一分钟,组委会领导讲话,运动员代表宣誓,运动员和工作人员对四川汶川大地震同胞爱心捐款。8:30,参赛的运动员乘车向千佛山进发。这天是一个难得的艳阳高照天气。

千佛山坐落在辽宁省彰武县东北部的大四家子乡阿古庙屯。位于彰武、法库、康平三县交界处,距彰武县城45公里。主峰高246米,面积15.9平方公里,亦称阿古庙山。

我们的车队历时一个多小时来到千佛山山门,运动员在百米长卷上签名。比赛9:45开始,男队比女队提前5分钟起跑,队员争先恐后的跑在风景如画通往千佛山的路上------,跑到山脚下时,就只有沿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攀登着,眼前的景色怡人,古木苍劲,怪石林立,各式佛像流光溢彩,运动员人人都汗流浃背,累并快乐的向山顶进发------。
千佛山的峰顶是一个500平方米的平台,被林立的怪石和古树簇拥着,峰顶的南面长着一棵古老的参天枫树,极目望去,群山怀抱,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据《辽宁省彰武县文物管理所》记载,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台山和尚朱温久募化至此地,见此山雄伟高大,山石林立,遂立下“誓愿”,在此山摩刻佛像千尊。后因战乱,未能如愿,但千佛山却因此而得名。
这里山高树茂,青石壁立,古木苍劲,以峰峦、峭壁、古松、怪石等自然景观为特色。一条四季温泉小溪,清澈见底,从山脚下流过,注入毗连的獾子洞水库。每逢盛夏,山花烂漫,碧绿浓郁;金秋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千年香树散发的馨香缭绕山间,沁人心脾。最引人注目的是千佛山从峰脊到山腰的崖壁上皆是摩刻着佛像,与郁郁葱葱的百余种树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让人流连忘返。
千佛山现存佛像190多尊,佛像系采用浮雕,半浮雕手法雕成,以阴刻双线作头光、背光、线条流畅,清晰自然。佛像大小不同,高者3.2米,矮者32厘米,神态各异,栩栩交口生,各领风骚,形成一幅壮美的石壁画。有些佛像依稀可辨其彩绘痕迹。
千佛山佛像种类繁多,有群像、有单像、有立像、有坐像;有文静祥合的造像,也有怒目圆睁,青面獠牙的愤怒像;有单面双臂像,有多面多臂像;有佛像、菩萨像、度母像、罗汉像,也有金刚力士像、天王像等。佛像有佛教始祖释迦牟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等。菩萨像有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坐骑狮子的大智文殊菩萨,坐骑白象的大行普贤菩萨,普救众生的大愿地藏菩萨等四大菩萨。其中观世音菩萨造像最多,有十一面观音,观音化身白度母、绿度母等。未来佛弥勒菩萨一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的神态。藏传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头戴斑霞帽跏跌坐于仰莲上,正在讲经说法,他的左胁侍为贾曹杰,右胁侍为克主杰(一世班禅)。禅宗始祖达摩祖师端坐莲台上。罗汉造像有:伏虎罗汉、举钵罗汉、降龙罗汉笑狮罗汉、托塔罗汉等十八罗汉。四大天王之神像主镇四方,东方持国天王执琵琶,南方增长天王执剑,西方广目天王执蛇,北方多闻天王持伞,象征着风调雨顺。还有形象逼真的“关羽松下读春秋”及关圣帝身骑赤兔马,手拿青铜偃月刀,翱游在祥云之上。在山的西南角,凿刻有“观音洞”(是宣统元年即1909年凿刻竣工的),也是您光顾的好去处,洞楹额刻汉字“观音洞”门口一幅对联“普陀山上慈悲主,紫竹林中自在仙”,这副对联反映了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弘传佛法的道场的民间传说。洞面阔2米,进深3米,高2米,洞内祭台上,上下两排各凿三个佛龛。在洞的前面有一块平台,站在平台上看山前的湖水,感觉景色立刻明快起来,山、洞、水形成了完美的组合。洞的存在正如一双眼睛,在看着湖水浮动,映衬出山水风光。
千佛山摩崖造像是辽宁省保存较好的一处佛教石刻艺术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佛教研究专家布仁布和先生见到干佛山佛像后称赞道“千佛山与海棠山的摩崖造像各有千秋,并且拥有大量的海棠山所未有的佛的形象,可以断‘看佛上千佛山’,这众多佛的形象令人拍案叫绝”。因此,奇丽壮美的千佛山,在1985年6月被阜新市人民政府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干佛山摩崖造像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在的千佛山,经过人工修造的林木,一层层,一排排,把山染映得郁郁葱葱,绿意正浓。如今,千佛山上游人俱增,正给这座奇山带来无限生机和活力。
上午11:00,组委会在美丽的千佛山脚下公布这次登山比赛成绩,我局苏艳苹同志获得女子登山比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登山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锻炼意志,陶冶情操,增进友谊。朋友欢迎来千佛山玩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