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理养生
顺应天时
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应按照不同的地域、年龄、性别、季节和餐次而有所差异。根据“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时序,注意掌握“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原则。
------四
养------
1、动养。就是运动养生。“一身动,则一身强。”认识锻炼的重要性,并持之以恒坚持,适合于各类人群养生。
2、静养。可分为养身和养心。身静=休息,身静+心静=睡眠。
3、食养。就是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饮食有节。合理搭配要求辨证施膳,即根据体质、地域、环境、年龄、性别、季节等进行饮食调理。均衡营养即为营养全面,要求将谷、果、畜、菜、和性、气、味及目前已知地56
种营养素按比例吃全。
4、居养。就是指起居有常,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
------六然、四看------
养生的高级阶段是将生理养生和心理养生有机结合起来。
所谓心理养生,也叫哲理养生,它以孔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分析人生的各种遭遇,在处理个人得失及重大抉择,从而有益于养生。王夫之的“六然”、“四看”可以作为哲理养生的目标。所谓“六然”即:
一然:“自处超然”,超凡脱俗,超然达观;
二然:“处人蔼然”,与人为善,和蔼相亲;
三然:“无事澄然”,澄然明志,宁静致远;
四然:“处事断然”,不优柔寡断;
五然:“得意淡然”不居功自傲,忘乎所以;
六然:“失意泰然”,不灭心丧志,轻装奋进。
所谓“四看”即:
一看:大事难事看担当。是指遇到大事能担当得起。
二看:逆境顺境看襟怀。是指身处逆境顺境都能承受。
三看:临喜临怒看涵养。是指荣辱之中能宠辱不惊。
四看:群行群止看见识。是指有远见和不随波逐流。
做到“六然”、“四看”,人们就能遇事不乱,宠辱不惊,知足不辱,知止不耻,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不会上错船,走错路,成为仁者。仁者,明理之人。孔子说“仁者寿。”这正是中华民族养生之道的根本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