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似卫生不等于讲卫生的八种习惯
自然清泉
在现实生活中,常有一些貌似卫生而实际不卫生的习惯和行为,对身体健康十分不利。
1.纸或报纸包食物
白纸在生产过程中会加用许多漂白剂及腐蚀作用的化工原料,纸浆虽然经过过滤,仍含有不少的化学成分,会污染食物。报纸则对人体的危害更大。
2.用酒消毒碗筷
医学上用的消毒的酒精度数为75度,一般白酒的酒精度数在56度以下。所以,用白酒擦试碗筷根本达不到消毒的目的。
3.用卫生纸擦餐具、水果或擦脸
化验证明,许多卫生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大量细菌,消毒较好的也容易二次污染。用这样的卫生纸不能将物品擦试干净,反而会给食品带来更多细菌。
4.用毛巾擦干餐具或水果
我国城市自来水大都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用自来水冲洗过的食品基本上是洁净的,可以放心食用,无需用毛巾再擦。
5.将变质食物煮沸后再吃
医学证明,细菌在进入人体之前分泌的毒素非常耐高温,不易被破坏分解。用加温加压来处理剩余食物的方法不值得提倡。
6.把水果烂的部分剜掉再吃
研究证明,即使把水果已烂掉的部分削去,剩余的部分也已通过果汁传入了细菌的代谢物,甚至有微生物开始繁殖,其中的霉菌可导致人体细胞突变而致癌。
7.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某些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牙膏会使口腔中的细菌慢慢的适应,产生耐药性,这就等于药物牙膏起不了作用了。
8.废日光灯管晾晒毛巾
日光灯管内含有水荧光粉及少量有毒物质。在受潮和气温较高时,汞的渗出更多,可污染毛巾、手帕,危害人体健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