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林黛玉咏菊诗三首欣赏

(2014-09-04 15:37:14)
标签:

转载

分类: 荷间的时空
      2014年中秋将至,与宇菲合写菊花诗,联想黛玉咏菊诗转引。
宇菲诗:
群芳零落时,菊花始绽放。晚风疏寂寞,独倚东篱香。举杯邀明月,皎白映浅黄。谁言清秋冷,正是赏霓裳。

              《红楼梦·咏菊》(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点评:

     黛玉“魁夺菊花诗”,她的三首咏菊诗是十二首咏菊诗之冠,而这一首又是三首之冠,被评为第一。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人美、花美、景美、情美、诗美,合诸美于两句诗中,构思新颖,造句巧妙,确实是精彩的咏菊诗句。“满纸自怜题素怨”,写出了黛玉平素多愁多病,自怨自艾的情状;“片言谁解诉秋心”,道出了自己一怀情愫不被人理解的苦闷。最后把同菊花关系最深的诗人陶渊明拉出来,歌咏菊花的亮节高风,也把自己高洁的品格暗示出来了。

              
                 《红楼梦·问菊》(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誰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蛰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点评: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二。用的是“四支”韵。

    在黛玉的三首咏菊诗中,写得新颖别致,并最能代表其个性的是这一首。轻俗傲世,花开独迟,道出了她清高孤傲,目下无尘的品格。“圃露庭霜”不就是《葬花辞》中说的“风刀霜剑”吗?荣府内种种恶浊的现象形成有形无形的刺激,使这个孤弱的少女整天陷于痛苦之中。“鸿归蛩病”映衬出她苦闷仿徨的心情。对黛玉来说,举世可谈者只有宝玉一人,然而碍于“礼教之大防”,何曾有痛痛快快地畅叙衷曲的时候?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这两句脍炙人口的名句,与其说是有趣的讯问,莫如说是愤懑的控拆。全诗除头联之外,领联、颈联、尾联全为问句,问得巧而且妙,正如湘云说:“真把个菊花问的无言可对。”按理说,这一首应该评为咏菊诗中的第一,李纨却把它评为第二。本来李纨自己也承认“不能作诗”,也就不必苛求了。

  [析赏]

  一般的花都在春天竞开,唯独菊花迟到秋天才开,而且经霜仍抱枝不落。晋陶渊明爱菊,陶渊明是隐者,因此人们也都称菊花为花中隐者。隐者孤标傲世,品格清高,遗世而独立。
  这两句是想了解秋菊的内心情绪,而问菊:你孤标傲世,遗世独立,到底是想偕誰一同归隐?同样开花,百花都在美好的春天里开放,独你为何迟迟到秋天才开呢?
  林黛玉此在问菊,实等于在问自己。不甘苟合流俗,以清高亮节自守,却不知将偕誰共隐?!花季已过,迟迟不开,盼等的又是什么?是叹人海知音的难求,也是在写有才者和理想主义者,不为世俗所知解欣赏的执著,孤冷而寂寞。


 

                    《红楼梦·菊梦》(黛玉)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点评:
    这一首被李纨评为第三。用的“八庚”韵。
    诗题是《菊梦》,以拟人的手法写菊花的梦境,,实际上是写黛玉自己梦幻般的情思,带有明显的谶语的意味。“和云伴月”,已经有
些不祥;“登仙”,则又是“死亡”的代词。“登仙非慕庄生蝶”,是说死去登上仙籍不是我所希望的;“忆旧还寻陶令盟”,等于说重结绎珠仙子和神瑛侍者的“木石前盟”才是自己真正的意愿。颈联、尾联四句透出一般凄凉颓败的气氛,对黛玉的结局又作了一次暗示。

0

前一篇:为宇菲画题诗
后一篇:灭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