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设部秘密微服摸底说明了什么

(2009-03-06 09:37:59)
标签:

房产

0935日的《环球时报》报道:住房部副部长齐骥近日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表示,住房部“在春节过后,曾秘密地派了若干个调查小组到全国十几个大中城市做了一次微服的摸底。他们所到之处,发现商品住房的销售量都在逐步上升;还有楼房的销售价比去年同期还高,也是很少见的”。

一个执政党,一个国务院统管全国住房保障和建设的职能大部,竟需要“微服”私访全国十几个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情况,还是“秘密地”,而且还发现了销售量和销售价都上升的“少见的”情况,至少对我来说还是惊讶震惊的,这件事说明了什么问题?

1.说明建设部并不完全掌握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实情。本身有强大的行政管道和房地产市场信息汇总机制,但仍放心不下手中信息的准确性。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信息十分混乱,就是一地鸡毛。既有“政(策)出多门”的问题,也有“数(字)出多门”的问题,更有“评(价)出多门”的问题。几乎每一件房地产市场上的大事,都产生了截然对立的不同看法,弄得建设部头昏脑胀,左右为难,难以决策,需要通过秘密派遣调查小组的方式了解真实情况。

2.说明建设部与各地统计局、房管局、房地产交易市场缺乏直接沟通的正常管道。各地的统计、房管和交易部门本应是房地产市场信息和评价的主渠道。现在的实情是主渠道不发声音,少发声音,后发声音,有时也是错发声音。各地的主渠道迫不得已发声音的时候,要不断和上级领导对手表时间和表演口型,甚至语音语调。现在主渠道发的声音,建设部都不大相信了,更何况普通的老百姓。主渠道的声音缺乏权威性、准确性、全面性和及时性,必然导致产生全国一批“房地产房价预测专家”多如牛毛,滥竽充数。向市场发的信息不是准确的数据和科学的论据,信息和评论不是坐冷板凳坐出来的,而是热炒炒出来的。是凭着道德、政治的观念,玩着吸引眼球的把戏,只会围绕着房价走势做总是被实践证明失败的预测,而比房价更为重要的若干房地产发展问题则被丢在一旁。

3.说明建设部逐步开始认识到这几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不科学也低效。这个判断并不是我强加的,而是观察到的。聂梅生、顾云昌和陈淮这三位建设部造就的房地产思想大家,这段时间都因为自己的言论而受到一大批网民的攻击。其实聂、顾二位总体上在各阶段都是维护政府的权威和政策的贯彻的,尽管也有一些言不由衷的思想观点。陈淮最近的论点是讲了慎密研究后的科学观点,是认识到我们在房价问题上的主流判断是错误的。只要我们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以房价过高为判断和调控重点,只要我们的官员以房价高低作为自己政绩的表现,只要我们让房地产业继续单独承受“国家和谐,关注民生,实现公平和维护稳定”的重要职责,我们的房地产政策就不可能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我们的社会将继续陷入没完没了的围绕房价的博弈和争执,我们的房地产业和房地产市场将长期陷入不断被折腾被妖魔化的境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