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陈玖福
陈玖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0,765
  • 关注人气:219,7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点悄然转化  市场风格有变

(2017-11-30 18:01:21)
热点悄然转化  市场风格有变
玖福投资组合

   在二次下探3300点获得支撑后,市场看多声再起,但我在“市场警报解除还需要时间”博文中提出:“由于沪指趋势上已经跌破了自2638点反弹的中期上升通道,而且虽然沪指连续2个交易日反弹,但力度都非常有限,沪指依然没有能收复5日均线。而创业板仍没有扭转颓势,目前上证50、沪深300的调整依然很明显,加上年末资金流偏紧、未来2个月是解禁压力最大的2个月,金融监管并无放松反而越趋严格,市场阶段性的调整仍需要时间来完成,市场警报解除还需要时间。”
   周四,大盘继续弱势震荡回调。上证指数在早盘挑战上方5日均线未果后,午后跌幅有所放大,再度考验3300点关口支撑,最低下探3306点,尾盘有所上翘,报收3317.19点,下跌20.67点,跌幅0.62%;创业板指数收盘1770.30点,下跌17.08点,跌幅0.96%;中小板指数跌幅1.36%;上证50指数跌幅1.03%;深次新指数涨幅0.11%。
   从指数运行看,大盘没有延续前两日的反弹,而是继续在半年线上方反复震荡,连续三天考验3300点的支撑。而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支撑位,3300点附近是去年底和今年上半年的两个高点位置,技术意义非常强,如果能守住,表明大趋势还没有坏。
   从市场表现看,空头方面,一是周三领涨的房地产,周四却领跌大盘,万科A周三涨停,周四却大跌逼近跌停,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二是一直调整的保险、银行等一线蓝筹股还没有企稳,带动大盘下跌,上证50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再创了新低;三是大盘技术上还没有修复到位,大盘5日线、10日线还在加速下行,对大盘反弹构成一定的压力。多头方面,一是次新银行股持续大涨,次新指数保持红盘,主力在挖掘新的领涨热点;二是周期依然表现强势,煤炭板块继续大涨,近日受中国环保限产加码和全球景气继续提升等因素影响,商品价格止跌回升,流通领域生产资料价格也在中旬出现反弹,这对周期板块产生较大推动力;三是前期跌幅较大的个股主线抗跌迹象,低位突然拉出大阳线的个股在增加。
   随着对前期领涨板块估值透支的争论,领涨板块的持续回落引发大盘转入调整,目前前期推动指数上涨的大蓝筹多处于高位的回调之中,市场追高意愿不足、解禁股压力、央行资管新规以及市场缺乏赚钱效应等多重因素导致调整仍在延续,预计大盘仍将在3300点附近开展休整行情。但观察全球金融市场的趋势和经济基本面数据,可以初步判断,此轮调整属于阶段性的修正,而非新的下跌趋势的开始。
   此次调整,市场自身正在发生较大的变化,这就是我多次提到的热点在悄然转化,市场风格存在切换的较大可能性。
   周四,张家港行再度涨停,连拉两个涨停板;江阴银行涨7%,中信银行、无锡银行、常熟银行盘中涨逾3%。而之前,这些个股已经持续了半年多的下跌行情,张家港行从最高30.41元跌到前几日的最低9.59元,跌幅高达68%,已经跌入价值区间。
临近年末,A股市场震荡加剧,预示着不少机构趁机调仓换股。而随着2017年年报预告渐次披露,部分绩优成长股开始进入了基金的视野。据统计,目前沪深两市已有1200多家公司披露了2017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业绩预喜率分别达到81.82%和67.39%,高于主板的61.71 %。
   实际上,今年的“二八行情”过后,很多成长股龙头公司的估值已经降至合理区间,部分优质成长股已经出现了“估值洼地”,虽然短期内受市场情绪影响,还有一个盘底消化的过程,但拉长时间来看,其投资价值已经逐步显现。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共有411家上市公司接受了公募基金的调研,其中有317家为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占比近八成。以创业板公司翰宇药业为例,该公司四季度以来分5次共接受了45家基金公司的组团调研,在所有公司中接受基金调研的次数和家数居首。
   从中长线角度看,明年中小板、创业板的相对业绩趋势可能重新占优,中小创中的成长股有望成为明年重要的超额收益来源,而明年二、三季度将是成长股归来的重要时间窗口。经过两年多的持续调整后,在大蓝筹股出现持续回落的过程中,估值与业绩逐渐匹配的中小创龙头公司已经迎来配置良机。
   从另一方面来看,今年美股、港股的科技股牛市,也令市场对以科技股为主体的创业板市场多了些期盼。在产业政策红利和内需市场井喷的刺激下,A股科技股有望迎来业绩提升和估值上涨的“戴维斯双击”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