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IPO说“NO”
玖福投资组合
周五,大盘大部分时间延续了之前下跌的格局,继创业板、中小板和深成指创出新低之后,上证指数也创出了新低,最低探至2132.63点。下午两点过后大盘出现超跌反弹,最后以2163点报收,上涨14.94点;深成指上涨34点,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数最后也拉红,以微涨报收。与之前的创新低之后的超跌反弹没有大的区别。
不同的是,周五登陆深市的三只新股首日挂牌集体暴跌,全线破发,颇为罕见。N加加收盘下跌26.33%,N利君下跌16.88%,N博彦下跌9.41%。从市盈率来看,加加食品最高,利君股份和博彦科技次之,巧合的是跌幅排名正好与市盈率排位相同。
加加食品的主营业务为酱油、食用植物油和其他调味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几大券商给出的预测价格区间为27-33元。博彦科技为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企业,公司业务涵盖研发工程服务、企业应用及IT服务以及业务流程外包,几大券商给出的预测价格区间为21.9-25.6元。利君股份主要从事于高效、节能、环保的辊压机及其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几大券商给出的预测价格区间为21.71-26.72元。从首日收盘价比较,均未达到预测的最低价,可见机构预测的离谱程度。
最近一批新股上市首日表现亦不如人意。以去年12月29日上市三新股为例,仅汇冠股份稍获追捧,金明精机、南通锻压均大幅破发收场。汇冠股份上市后连续两个跌停,目前也逼近破发线。
可以想见,如果大盘继续如此低迷,新股破发将高潮不断。我为这种全线破发现象拍手叫好,这意味着市场自身约束机制开始起作用。
融资是证券市场的基本功能,发新股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政策的扶持下,在“三高”发行的背景下,数十倍乃至上百倍的市盈率发行后,将巨大的泡沫丢给二级市场,其结果是带给二级市场灾难性持续暴跌。以当年的中小板为例,当年上市的新股在半年一年之后绝大多数都被腰斩,部分个股跌幅超过70%。而今,相同的一幕再度出现在创业板上,目前创业板指数已经被腰斩。看看这两年有多少包装欺诈上市的新股,上市后马上变脸,也没见处罚了谁;看看新股造就了多少亿万富翁,结果解禁后全部疯狂减持。
去年,中国股市“熊冠全球”的同时,IPO却摘得全球融资的桂冠。而新年伊始,这种势头还在延续。证监会1月5日晚间公告,8家公司发布招股书申报稿,将分别于1月9日、10日上会。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底,A股市场已过会还未上市的企业数量达到了63家,包括陕西煤业、中交股份这样重量级的大盘股。业内人士股估计,光是这63家企业的融资额就将超过600亿元。另据统计,2012年全年IPO规模约3000亿元-4000亿元,再融资规模约为5000亿元,限售股解禁额约2000亿元。在一个只有赔钱效应的市场,场内资金不断撤离的背景下,如此疯狂融资,显然是饮鸩止渴。
我认为,想让发行主体自我约束、良心发现,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面对目前已经严重扭曲的发行制度,如果继续以所谓的“市场化”来掩饰其大肆圈钱的本质,中国的股市只能在极度的“病态”中老去,在极度绝望中沉沦。新股发行的市场化改革,不能以牺牲广大投资者利益为代价,而是要在发审、发行、上市诸多环节加以限制,杜绝利益输送,杜绝泡沫、伪劣、虚假的公司上市,这是管理层的责任和义务。
2011年底之前,华宝兴业高调宣布暂停新股IPO询价业务,成为基金公司第一个对新股说“NO”的机构。现在起,我在此大声呼吁:作为真正的投资者,请你对新股说“NO”,拒绝申购“三高”新股,二级市场拒绝买进新股,让新股发行受到市场约束,让高市盈率的发行承销商自包自销吧。要记住,我们每申购一只新股,就为诞生一个亿万富豪做出一番“贡献”。
交流信箱:chenjiufu2011@sina.com
海明执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