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母亲的揪心和父亲的泪(1)

母亲的揪心和父亲的泪
有时,看着锦衣玉食的女儿还真是发愁:如何能把我们吃过的苦让她也有所体会。有一次跟她说了,小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听说过
日子就这样欢欢乐乐、磕磕碰碰地到了我上学的时候,那时候哥哥已经在小学的高年级就读了,我上学的时候,如果有人欺负我,哥哥就会带着他的兄弟们如同神兵天降,帮我“报仇”。
可是,有些“仇”是没办法报的,例如,老爸生病时那些不怀好意的流言,和那些人无意中给老娘的中伤。
大概是我刚上学的时候,老爸有一阵子身体总是不舒服,那时候医疗条件不好,农村的基础医疗一穷二白,而村里人的习惯,通常是小病忍一忍,真忍不了的时候才会去乡里、县里就医,而这个
老爸的情况和这个差不多,他最初觉得身体不适的时候并没有在意,想着过几天就没事了,谁料这病一天重似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到医院才发现病情严重,这一病,就是三年。
老爸当初得的是什么病,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准确的信息,只是在很多年后他去世之后,才隐约猜到可能是肝脏的问题。在那个时候,老爸这病要归到疑难杂症这一类里。
那时候我年纪还很小,不能理解生病对家里意味着什么,对于当时的记忆十分有限,但后来通过老娘的讲述,还是可以勾勒出当时的世情险恶来。
中国的家庭中,男主外女主内,其实指的是风险来临时,男人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为家人撑起一个安全空间,但老爸的生病使得这层安全空间消失,更多的压力直接顶在了老娘头上。
姐姐说,在她小的时候,老娘一直是长发,梳成两根辫子;舅舅们也告诉过我,老娘年轻的时候长的很好看,她又会打扮,收拾的利利落落的,非常讨人喜欢。
老爸生病之后,老娘为给老爸看病想尽了各种办法,最后竟然在自已身上找原因,例如:是不是因为长头发打结,使得生活不顺?
我看到过很多先烈蓄须明志的例子。而为了给老爸看病,老娘决定剪发明志,并且从此再也没有留过长发。
现在看起来,剪头发看病是无稽之谈,但在当时,走投无路的老娘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这些看起来很“迷信”的方法。即使如此,还是挡不住更多的灾难涌了过来。
老娘最揪心的一次记忆
老爸生病之后,家里的日子一下子捉襟见肘起来。虽然全家人平时勤快、节俭,但看病是个无底洞,本来不多的家底,很快就填完了。
农村是个熟人社会,在通信和交通不便的年代,淳朴的民风保存的很多,知道谁家有困难,还是会互相帮忙的。老娘在村里人缘好,就有人家主动过来照看一下,也会给一些钱,五块、十块地凑起来给老爸看病。
老爸的病因是什么?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有弄明白,只知道当时被我们当地的卫生部门归结为疑难杂症,镇上、县上都去看过,最远的还去过杭州的医院看病。每次去看病,大夫也都会给开一些药物,但这些药吃下去,病却一直没有根治,老爸的病就时好时坏地拖着,但是需要长期服药。
在农村,在没有农村基础医疗保险的年代,家里有一个长期服药的病人其实是一件很熬人的事情,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没有钱看病。更何况,那个年代全村人都很穷,大家就算想帮忙,很多也是有心无力,根本没有钱能借给我们。
老娘后来回忆,在老爸生病的头两年,亲戚家、村里人,能借的都借过了,这些钱什么时候能还上,在当时完全无法预测。
有些人把钱借给我们家的时候,从来就没想过要还钱,那些钱就全当是送给我们,这些人,老娘记了人家一辈子的好。在我们后来工作后回到村里时,如果在路上遇到当初帮助过我们的人,老娘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带上礼物去看望一下他们,如果人家有事情想让我们帮助,老娘也尽力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这些让我们明白,与人打交道时,雪中送碳是多么地重要。不过,送碳也是讲究智慧的,这主要来自老娘后半生一直念念不忘的一件往事,后来反复给我们讲过。
据老娘回忆,当时老爸病情严重的时候有几次。每到这个时候,都需要喊来亲戚们(主要是大姨夫和舅舅们,有时也有外婆村里的堂兄弟,老娘倒是经常念叨,我们却没有记住名字)帮忙扶着或抬着老爸去医院。经过前面几次看病后,能借的人家都已经借遍了,老娘跟大队反复商量,大队终于答应借
老娘自然是千恩万谢,并和舅舅们商量好,第二天拿到钱之后,就带着老爸去看病。当天一大早,老娘就到了村会计这个“领导”家。
农村人家晨起活儿也多,这位“领导”看到老娘进来,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干手底下的活。从天刚擦亮到日上三竿,手里的活就没停过,先收拾柴草,收拾完柴草扫地,扫完地喂鸡……老娘惦记着老爸,也惦记着约好时间的舅舅们,急的额头直冒汗,可是又不好催促人家,就这么一直等着,等到这位“领导”终于把手头所有的活儿都干利索了,这才慢悠悠地到大队会计室把钱取了出来,递给老娘。
老娘道了谢,把钱揣起来就往家跑,可是进门一看,坏了!老爸不见了!
老娘估摸着,当时老爸是自己先往和大姨夫、四舅约好的地方走了,她赶紧就向着那个方向追过去。当时的农村全是小山路,很不好走,老爸又是久病,脚上没力气,走路脚步也虚浮,“我就想着,你爸爸会不会摔跤,会不会滑进水塘里,会不会让石头给拌着了……”老娘后来跟我回忆起这段时眼睛里还有点湿润:"我是真埋怨那个会计,他手里的活其实不急,有点故意,一直在干自己的活,也不管人家心里有多急。"其实,我们明白,那时老娘最担心的是老爸会不会一时想不开。
老娘后来跟我讲这些事的时候,真是带着恼恨:在一些“领导”的心里,特别拿自己当干部,总觉得有权力不用来摆摆谱,就像吃了多大亏似的。老娘的话也时常告诫着我自己:不管在外人看来,我有多大的成就,也不要太高看自己。
那天,老爸确实是怕舅舅们等的着急,先慢慢往约定的地方走过去了。他不知道,老娘到家没看到他之后,心一下子提到了胸腔中间,四处不着边际地悬着,胸口像是有一团雾堵着,呼不出来,
老娘踉跄着脚步就在后面追,路过水塘就往里张望,路过沟壑也下去看看,就怕老爸脚一滑摔倒。万幸的是,舅舅们不放心,也往村里走着,在路上接到了老爸。
老娘后来跟我讲这件事情的时候,反复跟我说,对一个人好并不难,她遇到难处的时候,你帮她的忙就是了,可是难就难在,站在这个人的角度对她好,这才是真正地为人着想。尤其是我也当上领导后,老娘多次提及这件事,告诫我千万不要用权力去卡人!
这个处世的道理后来一直被我带到了工作中,无论在哪份工作过程中,同事们有事来找我的时候,我一定优先办人家的事,不让人家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