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真的没办法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吗?

(2021-11-15 10:15:55)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iaUwqkN1Rice6KEbgdApMz5jRgVu3shcj3vYlaXxjkrib3tWuvwo1mPyyia1qf3wIxPoWAl6KEEKGePg/640?wx_fmt=jpeg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2dpf6WWxByzn0rq0LcDiavZHJctulteCkPHl6kzyLmBQg342N8VuRew/640?wx_fmt=jpeg


圆桌派里几个常驻嘉宾都不年轻了,在节目上经常后知后觉地热聊一些热度已经过了的网络用词,当然以他们的积累和阅历,还是能聊出热度之外的有趣来。比如凡尔赛,一聊发现人人都很凡尔赛。这也不奇怪,所有代表文化流行的新词,其实就是人性的归拢,而人性如此,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所以新瓶装旧酒没什么不可破的。凡尔赛不就是把自恋包装在抱怨里,更可气更烦人更贱嗖儿一点的炫耀吗。人类的自卑和自恋其实是紧紧捆绑的,就像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一样,自恋的内核是自卑,被过度关注的东西,往往是有缺陷的,人人都有自卑的洼地,表现形式是自恋,过度自保,那是一种卑微的在语言上的自我拯救和欲盖弥彰,人人身上多少都有点这个特质,整个新词热度就起来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PD0RKd6IibGKsL56JayNVfqMicrK9naDkicC04OkB827sdQXoJ5Ka3uHQ/640?wx_fmt=gif


像所有有热度的节目一样,他们常常要对年轻观众示好,说说年轻人关注的话题,其实也都是人性老问题,比如越来越多年轻人社恐。窦文涛念了些网上的帖子,很多年轻小孩说自己超级社交焦虑,他们怕麻烦不知道怎么说场面话,融不进去集体中去。尤其团建是负担,特别受不了积怨已久老死不相往来的同事,一起玩游戏贴纸条,还得跟领导一起玩,他们压根不想跟领导玩啊。


想想也真是挺难为的。这也不是年轻人的专利,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说场面话,也不知道怎么和这个世界的热闹共振。这个世界本来就分赢家和输家,包括社交上,赢家会是“团建”高光人群,输家也就是我这号的 ——“团建”败类,拿团建打个比方。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pzf0BVia1vsW1ZYPxgkiaK4hwbbATSA70WfO5Ox6LIBCcZR6byDp8FnQ/640?wx_fmt=gif


其实我没受过团建的罪(光想想团建那些包装和诉求就够窒息的),所以动辄拿这个词来虚晃一枪觉得还挺好玩。我们两三个在纽村一起鼓捣“小心意”的女友,每周一次发货之后,大家一对眼神,团建去呀,就是找个地方嘻嘻哈哈搓一顿。Lockdown几个月,大家各自被关在家里,最怀念的就是团建。我们只借用了这个词的壳,完全没有分担这个事的尬,如果真让我参加那种公司行为的团建,我一定会应激性发高烧。


团建好像公司行为多一点,工作时候媒体从业,以散兵游勇各自为战为主,还真没有团建过,报社那种个性散漫人员集中营似的文化单位,也来这动静就比较违和,反正我们那时候没弄过,不知道现在了就。但我仍然有类似害怕团建的苦恼,每年我最犯怵的就是年会。那种一年一度表演节目、表彰先进、自吹互吹、成功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对我来说总是煎熬,主要我从来都当不上先进,看别人上台频频领奖超级无聊超级隔膜,然后吃饭时候还得被率领着到领导桌子上敬酒,和接受领导来我们桌上敬酒,所有这些仪式感的东西,都让我觉得手脚不知道放哪儿,眼神不知道落哪儿,完全不知道怎么管理表情和表达。


一般年会都不准请假,我年轻时候总是渴望自己那天生病,生多重的病都可以,搁今天,就是新冠了也在所不惜,然后可以理直气壮理所当然地缺席。我的精神和肉体一向联动良好。就是说人比较神经质吧,如果我太想生病,就能生病。我记得我因为突发荨麻疹、突然高烧、急性鼻窦炎成功躲过好几个年会,病都是真的,病来如山倒,都是在医院现场虚弱地跟冒号们请货真价实病假的,年会过后就好了,完全是身体和精神上的一种虚拟联手过关。


当年跑线记者一到过年过节,会被自己线上的单位公司请去参加年会,跟人家员工一样参加抽奖,领一份年货。我对年根到处跑场参加年会的同事充满同情和敬意,觉得自己单位的年会不得不参加就算了,还去受额外的罪,这是多少年货也弥补不了的工伤。当然子非鱼,反正没啥单位请我,我随便当酸葡萄,哈哈。


年轻时候领导开通包容,我自己制造出点货真价实的病来,不去年会就随我了。人到中年后,自己当了个夹心儿中层小头目,不仅自己得提溜着自己脖领子出席年会,还得归拢部门里的人几个像我一样烦年会的人,一个不能少,那种双重内心违背……真是……算了,都过去了。如果说这就是我的职场内伤,也够凡尔赛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u5osMLlgLkayVg225HvLCrWDS14DCuoE58jOzym7d1bgk3LGjpAHcg/640?wx_fmt=gif


总之我就是个很不集体的人,人一多就晕,虽然年轻时候强迫自己打入各种聚会,除了几个死党在一起的确开心,并留下了大家可以叨叨一辈子的很多甜(糗)蜜(事)记忆,绝大多数聚会应酬,我都是在哪儿心猿意马地混,觉得这样融入人群才对,如果心有腿,早就扑通扑通自己跑回家了。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ibWvu0LfoggGppoDAic2pyZaJicdKBjTZC8D5ZA8okvMtAxniaXwktkffw/640?wx_fmt=gif


我和西柚对待性格形成认知迥异。我认为人也好,动物也好,性格的先天成分居多,也就是说人生下来就注定了差异,有的人天生开心果,有的人是天生过虑。像Tara,生下来就是个小神经病,动作和神情都是神里神经的,特别容易受惊吓。西柚认为,人和动物生下来,都是一样的,无知无畏,一切都是童年塑造。Tara的神经质,是因为它从小多病,有童年创伤。他的说法,套到社恐中,表面上看,倒是符合村上春树的意思:哪儿是不是喜欢社交啊,只是害怕失望和失败而已。但是细琢磨,还是不对,我觉得我就是纯粹不喜欢社交,如果特别需要,硬着头皮还是能社一下的,也不一定会失败,但是不喜欢不享受不投入是真的。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V7L1CCeSsjLS9aNdnYtOzHx3teNUicb25Iyjpmm9X0JkCWPcCzjrAXQ/640?wx_fmt=gif


前两天看水木丁的一篇推送,说”现在流行就叫社交牛逼症,前两天还学会了一个新词,叫社交牛杂症,就是社交能力时灵时不灵的。”


我上网查了查牛逼症的正解:社交牛逼症是网络流行语,与社交恐惧症相反的概念,形容在社交方面不胆怯,不怕生,不惧别人的眼光,不担心被人嘲笑,能够游刃有余地沟通。


该词来源于网红“双喜哥”的自媒体账号。作为一名资深网红,早在 2006 年,他就因为在网上发表原创恶搞短片走红,代表作品有《B哥的一天》、《人在江湖》等,风格以恶搞、重口味为主。他经常网上发表原创恶搞短片,视频内容一般是他神色自若地在公开场合,做一些非常尴尬的事情,并以“马牛逼”等化名毫无顾忌地拍摄视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Mnjgaef0icLwBKgMnVC9icXibA61vN44rSnc3OdjSj13wp8pSZenZsQxw/640?wx_fmt=png


我猜想今年的脱口秀新贵徐志胜们,就算是社交牛逼症吧,拿自己的相貌打叉打出了顶流的高度,从低处取悦听众取悦得很真诚很有效。


水木丁觉得她自己就是牛杂症,我也觉得我是 。我估计多数人会把自己归为社交牛杂症,毕竟像《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小谢尔顿》里的小谢尔顿这样的高智商社交白痴是极少数,他们生为宇宙洪荒操心,完全不稀罕留一点时间和精力给人际关系和人情交往,出口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和对人情世故铁蹄一般的践踏。或者像《海上钢琴师》中的出生在船上的钢琴师,他从来没下过船。终于有一天打算下船了,拎着箱子站在旋梯上,望着纽约大都会的剪影,又退回来了。说看着纽约,每一个街道,每一个转角,都是多么复杂,多么让他无所适从。


窦文涛念了一段英国心理学期刊上的有关智商和社交的论文,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人,社交越多越感到快乐。显然有点给社恐们打气的意思。这个世界对天赋异禀的人的评价体系,无论怎么五行之外,不在三界之内,是有豁免权的,任何时候,聪明是聪明者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纯粹社交牛逼症也算天赋异禀,马牛逼,徐志胜他们,老天爷赏饭,数量不会多。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心里再恐,该从众还是要从众,所以多数人都是牛杂,时灵时不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WjvibPdAPeticHYxxzH5uCmmI0crDwYPe5Xmp94xgb8ONGXMJkGrw2nQ/640?wx_fmt=png


后面的私货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iaw6clibx4UjSWKXQH3e7LElnEzCwnJDWRdyECznJtHmnCgkWHuOdbVUdQfH8SnlsdC4INwjMRGLGQ/640?wx_fmt=jpeg


最近刚刚听完约翰·欧文的《神秘大道》,垃圾场里长大的 墨西哥裔作家胡安·迭戈在一场旅行中,追忆自己的来来处,梳理清楚一生,然后死亡。这本书的腰封上写着:成年人的眼泪总是让人费解。谁知道他们正在重温生命中的哪一时刻?胡安·迭戈说,我们有些人,没办法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


的确是这样的,我每天看书、听书、煲剧、追些谈话节目。时时会有触动,其实就是触动到了生命过往的某些挺不容易的时刻。当然啦,对我这种时恐时不空恐的人来说,社恐啥的,已经完全不再是个事。因为我现在就只跟动物混,本来周围就没啥人,疫情阻隔,社交已经成为奢望,这也算是类似躲避年会紧急生病的应激反应之一吧,不是很怕社交吗,被命运安排到落到太平洋小岛国,社交阻断,舒服啦?是的,孤独寂寞得很自在,我们虽然无法选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但是命运会接受你的强烈暗示,把你安放到你觉得舒服的犄角旮旯。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j3VskKGhbw9U2uapTxILuM8Q5MBoQFepu6OWm41kt3A2m9sQR35iaoDV1uXCl9KPdAoJTHl8e7DHQ/640?wx_fmt=jpeg

小心意微店入口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j3VskKGhbw9U2uapTxILuMj9uYO8VHnqnIMtFC05NR6rg2KlBPxmBMVUOcHwf0dPpUpk9gzWny2Q/640?wx_fmt=jpeg

小心意微信群入口

(添加客服微信拉群)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thicbmibTc48iaUwqkN1Rice6KEbgdApMz5jzGEseeX0IU50LKOFkJR0xopOXz4ROiaL9xXx69IxeLh4WJzJWlIJXAw/640?wx_fmt=jpe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