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果记忆不值得信任的话,所有的真相都已如石沉大海

(2019-09-04 12:30:54)

这篇说说记忆。记忆里,我们的过往和一生是不是真实的,它们值得信任吗?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长篇小说《追日》,挺科技硬核的,对生态、光子理论、太阳能的转化与利用等都直面死磕,纯文学作家这么写风险很大,他至少维持了缜密逻辑,不愧当代炙热作家功底。《追日》主角彼尔德是一个进入暮年后沦为学术花瓶的诺奖得主,在麦克尤恩幽默和反讽笔下,整个人就是一座颓败的“肉身群岛”,对自己的七情六欲毫无节制——“一个不停追逐会烧菜的美女的胖男人”,一个动辄荣登八卦小报头条的凡夫俗子。

彼尔德作为名人,各种上报纸,他关于新闻报道有句话说得非常到点,任何时候看报纸上的报道,但凡是自己熟悉的领域,或者亲历的事情,必有一到两处与事实致命不符甚至满拧,或者认知错误常事违背。这事我熟悉,媒体采写运作虽然有粗略分工,记者其实还是甭管什么领域的人物或者事件,活儿来了要写都得写,无知被迫无畏,见报后出常识纰漏常有的事,我看同行写的报道,但凡自己比较熟悉和有兴趣的领域和人物,总能一眼看出N多不符来,这事大家彼此彼此,再严谨的记者,也很难是本精准的百科全书,也难永远在现场。

话说回来,就算有足够知识储备和丰富阅历,对事件和人物的准确还原也是一个不可能任务。因为记忆本身就不是真相还原,是被我们的大脑自动编辑过的。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5ab9ecc0f75001df1ebebdd8c499205d.jpg

美剧《情事》第四季正在更新。大概故事梗概,诺亚和海伦是同学恋人修得正果,有两男两女四个孩子,这一家出行就是中产阶级幸福美满的广告画。美满这个词很危险,中国人讲月满则亏嘛,美满之下必生纰漏。婚后一直活在海伦富裕娘家阴影下的诺亚遇到美丽少妇艾莉森,一眼定情天雷地火,所到之处一片灰烬。艾莉森的丈夫科尔是一个帅帅的牛仔,俩人刚刚经历丧子之痛,关系沉重,诺亚的介入,让两个家庭万劫不复,婚姻屋厦倾塌的声音劈啪作响。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22f881d3417f386b1561e99846c0cfa.jpg

商品推广

去逛逛

去逛逛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ea1446a1e9e726f898810de50b15898e.jpg

这个剧的特别之处,是每集都以这两对夫妇中的两个人视角推进同一个时间段的故事,也就是说,同一件事,两个人各讲一遍,说起来是重复表达。 有意思的是,俩人讲的完全两回事。连对方穿什么衣服都截然不同,女人记得自己穿的是朴素的套头卫衣,男人记得的是热辣的吊带裙。这让女为悦己者容这个理论受到冲击,你穿什么戴什么没用,关键在于悦己者的眼睛和记忆,他的记忆里你穿的什么或者穿没穿衣服,不是你决定的。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e458918d6c1f568ba00bfd3bbeef974.jpg

夫妻、情人、情敌之间,对同一事件的细节记忆迥异

记忆中关于恋爱发生,自己会是被动和得体的一个,对方会是诱惑和步步紧逼的一个;关于婚姻破败,自己会是尽量顾全大局,将破损减到最少的那一个,对方会是不管不顾撒泼打滚的那一个;关于离婚调解,对方会是对自己恋恋不舍一步三回头的那一个,自己会是讲原则不意气用事不恋战理性当值的那一个。假设平行宇宙不存在的话,事实只有一个,俩人讲述驴唇不对马嘴,没有人撒谎,只是记忆根据内心深处的利己意愿,被重构和编辑了,按照自己希望的那样。

惊人的真相是,我们的记忆完全靠不住,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那么由人类的记忆组成的历史,从根源就已经被大脑修改,然后发芽破土长成参天大树,与遥想对应的真相成满拧对峙之势,加之国家民族政权的刚性编辑和倾向传播,真相成为人世间最稀有矿产,不知道被谁拥有。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4449f2b8736dbfe3ccfe5ae620f17182.jpg

想想我跟西柚发生争执,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有礼有节,我泱泱大国,书香门第,他欧裔文明,阅历底蕴,各自都觉得自己有足够牛X背景背书,对的是自己,错的是对方,加之记忆编辑功能做功,从记忆深处已经删除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所以否定起对方来,那叫一个义正辞严,问心无愧。类似文献,参考我写过的无数篇攘内安外,告西柚子君的檄文。

如果记忆都被我们自己的主神编辑过,我们与身边人喋喋不休的争论是多么没有意义,我们坚定地捍卫着被自己修改过的,对自己有利的记忆和观点,动辄夫妻反目,父子成仇。这是为什么历史人物传记和传记片面世,后人往往跳脚反对,指出无数其中谬论,除了史料误差,采访疏漏,写作严欠谨造成的硬伤累累外,更因为那不是他们的记忆,谁写都不是后人记忆中的亲人,况且每个后人都有自己的编辑系统,可能名人儿子为父亲写传记,女儿看了都有滔天意见。可以说,在记忆里,我们每个人都互为假想敌,他人即地狱的意思是,他人即他人的记忆,与自己无关都算好的,普遍对自己不利。

我妈大吉在写《我的家事》,在小号连载推出,很受追捧。鸭子说,你现在写稿好懒啊,公号全靠你妈撑着,真是这样的,家事很快连载完,我正心虚怎么填补这个大空白呢。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8a1b27f9a3bc54634afa81c4fe95f2e5.jpg

其实我想说的是,我妈笔下,虽然历经人生百般坎坷,但是所到所遇,好人当道,终于岁月静好,有情人终成眷属,有意人终成挚友。这一方面是她人心向善,不惮以恶意揣度人类,用良善编辑了记忆。另一方面,就是避免纠纷和麻烦。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0cf5d21bebfff5f46078b11a1fc776a7.jpg

广告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229b35b44b50f97084a8f5b57a5c78f4.jpg

携程旅行

查看应用

查看应用

所以她基本回避了我们家族大小矛盾,祖辈的,她同代的,还有我们家庭内部的。人间哪有那么多充满爱,人间充满忍耐才是真的,一辈子几个回合下来,大家手里的牌差不多的,区别是我们的记忆怎么编辑,选择记住什么忘记什么。即便是小小家事,谁也按承担不了畅快淋漓书写自己的记忆中多少愁多少恨的后果,于是避重就轻,惩恶扬善,有所言有所不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人生是大写意的失去,终将失去,锱铢必较是没意义的,放所有人一马,天地宽阔。这是一个八零后老太太的善意和心胸。

海帆兄的号《传记片》,一直在转载大吉的家事,很感谢。我们俩的家事背景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这是他格外共鸣的原因之一吧。海帆兄说他的八零后妈妈也写了家事,但是他没办法推出来,因为涉及家族内部尖锐矛盾,一旦公开发布,大家族就别想再和睦以待了。这才是真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尖锐矛盾。真相总是残酷和丑陋的。虽然有美好浪花和瞬间。

那些快意恩仇,我手写我心,非我族诛的写作者,第一关就是六亲不认,第二关就是众叛亲离,第三关就是自我厌恶,然后呕心沥血,成就绝唱。他们是用生命中的轻松愉快兑换成了鞭挞对峙,用生命中的宁静兑换成了风暴,用生命中的桃李不言水到渠成兑换成了众叛亲离永失我爱。愤怒出诗人,抄家出红楼,记忆的真相就是这样,多数人不敢面对,也没有能力面对。

当然像我这样喜欢嘚吧嘚写点小字儿的人,在纷争面前,随时调出被自己修改过的逻辑溜光水滑的记忆,付诸文字,夯实偏见,板上钉钉,那也算是相当特的一个权啊。

后面的私货:

这篇是回到万象专栏后写的第一篇,本来是千字文,为做公号又加了些信口开河的私货。

我想了下,我自己写东西,还算真实,不说假话,还是避讳了很多不提,曾经因字惹祸教训一箩筐,教训不能不吸取。

写巴写巴半辈子,也算认清写字对我来说,真不是啥神圣的事情,最多自娱自乐,一小票字为缘的朋友环绕和阅读已经知足,所以犯不上为字成魔,用毁灭一切的姿态书写执念中的真相,对我来说,亲情、友情和周围的温和秩序比字更重要,这是我的选择,但是我很敬重古往今来那些才华滔天并敢于这样做的人,他们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空气质量,肩负着敢赴人生鸿门宴的使命。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9994cf0bf26957ff9e1c77a34cb68af5.jpg

fil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DF761F93-2AF5-4DF3-8F00-7EF843FD9DD2/Documents/com.sina.blog/uploadImages/data/8a5f48dc4c2d32a1e9f37ebe433f07fe.jpg

黄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