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怯情

(2015-03-30 10:11:52)
标签:

情感

怯情 

 

黄啸(深圳)·将进水

 

去欧洲两周回来,推开门,爸看了我一眼,妈说了句回来了接着做手头的事,没有任何多一点的热乎和表达,虽然我知道他们心里肯定挺高兴的,起码那么远平安归来嘛。小狗狗如果会说话,看着我们这沉默的一家人,一定会摇着尾巴说,真搞不懂你们人类,怎么感情能忍住不表达。 

 

当天晚一点走百公里的鸭子回来,我去开门,大呼小叫手舞足蹈各种热烈欢迎,同基因出处的鸭子眼神有些许游离,用对我推推搡搡说“你好烦啊你好闹啊”表示她的喜悦,有点类似动物之间的友好。然后嬉皮笑脸地说,你就唱独角戏吧,你爸妈没搭理你吧,我也不会多理你的。其实我并没有唱独角戏,我进门后除了叫声爸妈,也没多说什么,说不出来,怯情家族基因强大。

 

小时候跟奶奶姥姥长大。我记得高中周末回到家,我记得高中回到家,家里人都是静默的,像没有回来人一样。就是说话,也要过一会,等空气中自然习惯了增加一个人的重量和气息以后,像我已经在家呆了很久那样漫不经心地彼此开始对些不需要导语的话。

 

好像是1996年吧,去兰州采访中国艺术节,和同城另一家报纸记者在酒店同居一室,我们每天各自忙忙碌碌早出晚归。我回到酒店,同行如果已经在房间了,会兴冲冲地说,你回来啦,赶紧写稿,写完我们去食街吃小吃去!如果我先回来,她门还没打开都会喊一嗓子,嗨!你在吗,我回来啦。手里总会举着点大红枣小麻花姜花一串红之类的小东西,欢欢乐乐地洗水果插花烧水泡茶,房间里一下子就像家了,特别有人气,那是我第一次真实地有这种体验,觉得棒极了,马上学到。人变得热情洋溢,至少那一周,在那个狭小空间里,两人相处得挺有爱的。看看年轻时候跟什么人相处有多重要。其实之前看《排球女将》、《血疑》之类的早期日剧,发现日本人回家进门都会喊这么一嗓子,但是因为他们其他文明礼仪也很繁复,有点淹没在各色点头哈腰里,没有这一次亲历这么触动。

 

从那次出差回来,我回家都会喊一嗓子“我回来啦!”如果买了食物,会招呼家里人吃,张罗烧水喝茶煮咖啡什么的,瞬间把气氛搞热。甚至即便家里没人,进门也会自言自语一句,回家真好呀,跟世界上这个最私密、最自我的空间打个招呼。从鸭子出生她眼里的妈妈就是这样的,她应该还是习惯我欢欢腾腾的模式。但是这一套后天学来的热乎在父母面前还是会frozen住,因为他们太静默了,从小相处模式很难打破,人就是会因为积习和惯性,可能在这样的人面前是一副面孔,在那样的人面前是另外一个面孔,分裂总是难免的。

 

周二送爸妈去机场回京,一路无语。到了机场帮他们取了行李推车,把箱子放上去,临时停车不能太久,摆摆手就走了,好像等会还能见似的那么漫不经心。然后我从倒后镜里看着他们衰老的背影,特别是爸,我怕得要命,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就不认识我了,心里一阵难受,我好像从来没跟父母拥抱过。

 

 怯情

“黄啸的橙子林”所有文章

均为原创作品

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微信公号

微信公号:黄啸的橙子林

工作和约稿邮箱:chengzi8616@126.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