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停药

标签:
育儿忧郁症孙仲旭微博微信 |
分类: 深圳细节 |
不能停药
黄啸(深圳)·将进水
“一切微博上的交流,觉得他不可能得忧郁症”,这是月前忧郁症翻译家离世孙仲旭的朋友痛忆他的话。怎么说呢,文字的修正和欺骗性,网络的逆反人格,太不能做一个人精神状态的考据了。
至于我自己,随时降临的树洞一样深不见底的困,和隐形社交应酬恐惧症(这一点上,我一直有控制、强弩和修正自己的自觉,长期混迹正常人中间,其实是真的好怕好怕见人),比如前个周末晚上,在黑玛亚秀场门口突然无法在人群中坚持下去的瞬间,只是一个人黑暗面的偶然外泄,那些东西有的人藏得很好,藏了一辈子,有的人藏不住了,提前溃败。这一切和一个人在网络世界习惯唧唧歪歪还是叽叽嘎嘎,没半毛钱关系。感觉忧郁症就是神出鬼没的感冒病毒,是一种精神病毒,谁都可能中招,当然它更容易乘虚而入,这是为什么老年人、更年期妇女、青春期少年、面临巨大事业压力和竞争的中年人是“精神感冒”的高危人群,因为他们处于人生的薄弱环节,精神弹簧因为拉得太紧,很容易掉链子。
孙仲旭生前给儿子Mickey写了个万字文《别放弃我》,像文字版的宫崎骏动画,又有意思又忧伤,比起薄弱环节父亲,这小小子好强大啊,是上帝配给他的最强稳定剂,都没帮到他。有段关于微博的对话,Mickey说“我怀疑你上微博的时间,比做翻译的时间多。”孙仲旭说为了避免被他BS,嘴硬说没有。Mickey说,每次我进来,你都在上微博,难道我的运气比较坏?孙仲旭话唠微博,想必也是一种抵抗和疗治吧,不管有意识还是潜意识。
拥有这么有意思的儿子在生的这一头拦着,都没拉住,只能说精神疾患猛于虎。也更加说明,网络幽默感和自黑能力,都不能作为忧郁症的排除项,有时候甚至相反,感悟上越有细致精准和自如嬉笑怒骂能力的人,越容易中招。什么是忧郁症病毒克星性格呢,神经大条才是硬道理,但你的神经是大是细,上帝说了算。周围有很近的朋友得过和正在被忧郁症困扰,也看过很多有关忧郁症的文字,有句话说得非常警醒,“对忧郁症病人来说对立面不是快乐,而是活力。所以不要对忧郁症病人说,想开一点,开心一点。他们失去的恰恰是‘开心’和‘想开’的精神调节机制。”
我判断自己,总的来说,算心大,这辈子遇到过很多事,没少摊上大事,23小时59分钟被限制自由都试过(超过24小时就需要正式拘留手续了),无论事情发生当时身体和情绪反应多大,基本都能短期内想开,精神调节机制并没有丧失。嗜睡和社交恐惧症、怕见生人、不信任他人理解力、骨子里拒绝沟通的的症状,作为两个孤立指标,并不能形成医学结论。就像人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但不一定都会得癌症一样,人人身体里也住着忧郁病毒,我和我身体里比例偏高的忧郁病毒相处很久了,并没有被击倒,我能感觉到它们潮水一样有起伏的进攻,自己的精神状态也会随之跌宕,好在上帝赏的神经还算粗壮,一路来人生生态环境偏暖,江湖温暖是精神免疫力补充剂,不夸张地说,整个人经常沐浴在好多关爱里,各种命运补偿挺狗屎运的,当然我现在也有很强的还债概念,欠了命运的债要还没的说。虽然没有宗教傍身,但是思维体例其实是相通的。
我也是上微博和微信的时间比写稿时间多,也是做“文字逗比”相当有一套,也是万念俱灰的时候不会让你看到。文字废话多其实那就是一种自我疗治和精神管理,甭管是叽歪还是鸡汤,是贫嘴还是沧桑,都是不弃疗。毒舌二哥说过我“不写博客(他管博客、微博、微信都叫博客)会挠墙”,哪天我不挠墙了,等于停药,那就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