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那些饭事
(2013-06-03 12:20:51)
标签:
视野汤似感兴趣韩语味道 |
分类: 深圳细节 |
周末我们家的主旋律就是出去吃饭,吃了上顿琢磨下顿去哪儿吃。在吃上,我是那种高级点低级点都惊不着的类型,一个巨大盘子中间摆一口艺术品般的食物那种装兮兮的吃法,或者走街串巷瞎吃都安之若素,烧烤除外,太烟熏火燎的肉了。前个周六好说歹说,带鸭子去福田村吃潮州大排档,海鲜打冷卤味拼盘蚝仔烙益母草猪杂汤什么的,然后旁边糖水店吃碗双皮奶,鸭子那个豌豆公主啊,捏着鼻子吃完说这个地方我以后不会考虑来了,还是比比客、许留山适合我。鸭子在吃上,如果第一次吃顺口了,就会把这家店列入默认名店,轮流宠幸,这个队伍目前有五六家吧,如果第一次感觉不好,立马拉黑,按照我们家出去吃饭的频率,拉黑的密度可想而知了,挑刺致死。我说福田村这种地方有比较地道的广东味道和感觉,就是环境不太赏心悦目,卫生睁只眼闭只眼,你要不排斥这样的地方,就能不错过全世界各种乡土的味道和风情,虽说脏乱差鱼龙混杂,但容易能发现经验之外的东西。鸭子不动心章说我不喜欢除了深圳以外的广东,我不需要体会。她还应该加一句,不感兴趣深圳之外的中国,甚至深圳之外的地球。在深圳长大的孩子,类似世界之窗的孩子,窗明几净,眼花缭乱,模型繁荣,不接地气,貌似眼里不揉沙子,说白了对环境的适应非常局限。朋友跟我说,曾经有一票学生家长围攻相关招生机构,质问为什么上线了不能上本城大学,本城大学受到追捧的第一理由是有些深圳长大的孩子不愿异地读书,因为如果睡前不能冲凉的话会哭的。
虽然此次鸭子接地气活动失败,但是另外一项饭桌教育有效。吃饭的时候旁边一桌年轻孩子一直在聊天,从穿着气质上没有很明显的身份特征,年轻嘛,时髦,廉价,干干净净,朝气蓬勃,略有点乡土感那种。鸭子说他们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吗?我说不是,应该是打工仔。农村抑或小城镇出来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多数也没钱,也没来得及历练出好气质好品位,不说话从外表看分辨不出来出处。但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会一两个小时里全部聊天内容都是相亲、彩礼,张三家10万、李四家1万的。他们的视野里有别的东西,除了男婚女嫁。受教育,其实就是水涨船高的视野。这是第一次,在出身、学历、名校之类的话题上,鸭子没谴责我鬼势利眼。
周六潮州大排档委屈鸭胃了,周日就跑到落地窗、木头门腔调十足的西餐补救,旁边一桌韩国潮人,这片社区韩人聚居,他们熟人碰面,衣着前卫的女孩子会90度鞠躬,很有感觉,外边还在搞韩人义卖会,满耳听到的都是唉呦唉呦的韩语,把鸭子弄得有点兴奋,说第一次见这么多活的(没别的意思,相对于韩剧来说)韩国人啊,她在她心爱的深圳,有了一点国际东南北亚视野。轻车熟路点了一堆挖式披萨、炸鸡翅、酥皮汤、拿铁之类地球村千吃一面食品,一口食物入口,那个顺心啊,喝了还魂汤似的。顺便说句,鸭子的食物中国梦是,吃遍全世界的各种做法的鸡翅和炒饭,有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