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来讨好的杨采妮 不清新柔美的《圣诞玫瑰》

标签:
肩膀结局控方引爆点软肋 |
分类: 娱事 |
大雨滂沱的上午,我在地铁在上写了个微信:《圣诞玫瑰》和《中国合伙人》两片连看之后最大感慨,世上每个人,都活在我们的出处里,无论你走了多远,无论你是否改姓更名,面目全非,无论你多么善于修饰和更改,无论你经历了什么样的否定之否定,它们都会在我们的人生节点跳出来,凌驾于规则、法律、道德、节操之上,替我们站队,替我们选择,替我们行动,替我们爱和恨,它们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的秘密制胜法宝,是我们的软肋,是我们的七寸,是我们的人性弱点,是我们的引爆点,是我们的人生旁白,是我们的终极解释,还终将是我们的归宿,它们一直在哪里,别挣吧了,我们就是起点站着的那个小小的自己。
《圣诞玫瑰》是部律政戏,也是部社会伦理人性戏。作为律政控,我看过绝大多数英美律政剧,《圣诞玫瑰》的讲述不算其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波士顿律师》、《律政狂鲨》、《皇家律师》、《傲骨贤妻》这些漂亮的剧集,真是网罗人间奇案,美丑众生,只有想不到,没有拍不到,包括敏感的性侵题材,无不刮骨疗伤,指天追问,伤口鞭挞,不留情面。还有本片情节推进,多少有点疙瘩,我至今没弄清楚桂纶镁小时候非常关键的那段被性侵经历的时间顺序,母亲的桥段交代有点ATV连续剧式的表面化。
但从整体看,《圣诞玫瑰》仍然算是一个值四星的片子,四星包括处女作加分,杨采妮真是勇敢,能拿下如此敏感不讨巧不讨好的题材。没有目击证人,只有当事人自己才知道真相,其中一方还是残疾人的性侵案子,法官都头疼,她掌控住了,让观众跟着她的思索思索,跟着她的困惑困惑,跟着她的推理推理:法律仅仅是用来惩毒扬善的吗?律师的信仰是什么?良心和正义哪个更重要?法庭与同情心之间的关系?法大还是舆论大?这些问题,人类其实从来没有解决。一个能写专栏的女演员的导演处女作,不是偶然
真心不觉得郭富城是一个好律师,做辩方律师,他这个案子不接,那个案子不接,跟个道德先生似的,先用筛选为案子做了是非判断,任何人当情绪大于职业的时候,都不会是一个好的职业人。我喜欢《皇家律师》中的玛莎,她就是一个坚定的斗士,为每个客户奋斗,她不是没有同情心,但是她跨越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情绪局限,心态健康坚决果断面对这个职业,她就是要赢,摔倒了爬起来,还是要赢。某种程度上讲,郭富城就活在他父亲辩护失策导致被性侵女子自杀这个事情的阴影中,一辈子没走出来,所以他做控方,也是一个情绪化的控方。碰到父亲年当年折翼类似的案子,他周身每个细胞腾地就被激活了,他要代天承运,惩罚冥冥中认定的罪人,扳回这一局。所以即便桂纶镁在孤儿院有关性格缺陷暗示的资料摆在面前,他也选择结案后再读,他怕自己摇摆,怕否定自己。他带着强烈的先入为主的个人色彩打桂纶镁状讼张震性侵的案情,庭上表现一点不出彩。夏雨喷他喷的对,他赢在公众同情弱者的舆论助力上。最后的结案陈词,也显得很轻薄,让生活继续吧,让生活充满爱,放诬陷者一条生路吧。那么被诬陷的张震呢,永远是摘帽强奸犯啊,他的妻子,孩子的伤害谁买单?
桂纶镁演得超好,也因此,我再也不会喜欢她。她此番给出一个我最畏惧的那种外表柔美无辜,内心无底黑暗永远嫉恨交加的复杂角色塑造,当然事出有因,像郭富城一样,这个因她很难战胜。桂纶镁把一个童年惨败,心灵戕害,半身瘫痪,无法把自己这朵娇弱玫瑰完美包装起来现世的女子演得360有戏,她总是试图微笑,谦卑示好,会本能地利用女性优势,赢得好感、同情、暧昧……还有更多,但是整个人被恨和卑微和行动障碍所掣肘,那些瞬间的直钩眼神和扭曲表情出卖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她一生恐惧,无助,身心残疾,无法和自己和他人和平共处,尤其事关亲密关系,事关暗恋和不可得,对她来说所有的故事结局都已经写好,就是最初那个受到性侵,并被母亲抛弃的内心荒凉如沙漠的小女孩。
要有多强的人,能在人生旅途中,不被自己的过去所绑架,时时坦然回望出处,拍拍自己小小的肩膀,嘿,你还好吧,我现在过得不错,难过的事你也别太记在心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