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为了漫长的告别

(2013-02-27 10:27:42)
标签:

爱是

床上

都是

乔治都

远远

分类: 娱事

 

 

《爱》是拿下戛纳大奖后看的,当时感觉是被镜头钉子一样钉在沙发上,身体僵硬,感同身受,血压和血糖都降得很低,至今记得看后当晚我迫不及待地混进人群,嘴巴说个不停地证明自己生命的本能反应。

 

不妥协的欧洲气质加上人生生老无人能逃的本质题材,是《爱》在本颁奖季所向披靡的内外因。一对80多岁的老夫妻安娜和乔治,有教养有情趣,退休前是音乐教师,桃李满天下,还个成了做全球巡演的音乐家,他们为他自豪,会去听他的演奏会,自己买票买碟,静静欣赏,然后坐公交车回来。夜班公交车上,有一搭没一搭轻声交谈着。简简单单,不富有也不缺什么,生活于他们就是做饭、吃饭、洗碗、洗衣、晾衣、睡觉、起床、刷牙、洗脸、弹琴、逛街、听音乐会、出门穿衣服、互相帮拉一下领子,平静无须升华……一切格式化得恰到好处,卸下责任和奋斗的晚年,化成平静如水的生活细节,也不用更好了,就这样永远水波不兴地流淌下去。

 

直到安娜突然失忆的那个瞬间到来,虽然像看碟卡了一样,几分钟后碟又能读了,安娜甚至不知道自己瞬间掉入深渊,小行星一样的天灾逼近生活的星球,漫长的毁灭在即,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妇正式步入人生的最后残酷。安娜情况一天比一天糟糕,手术,失去一只胳膊和腿的活动能力,就是所说的半身不遂,然后是另外一条腿和胳膊,上洗手间不能自理,口齿不清楚,失去表达能力。徒劳的努力始终没有停止,与其说坚持自己吃饭看书,被乔治抱着一跳一跳练走路,艰难地从单词开始学发音学说话,这些努力与其说是在康复训练,不如说是在告别,一寸寸地和肉体尊严告别,琴声不愿意再听到,钢琴家学生来看望,安娜化了美丽的妆出来见面,说我们能不谈论病情吗?包括人到中年,在丈夫外遇后是原谅还是不原谅的窠臼中扑腾着的女儿,安娜和乔治都不再想见了,这么残败的肉体真是无法承担尊严之高贵,那扇对外人包括女儿女儿紧紧关闭的门,是乔治对安娜最后的保护,无法挽留的生命活力退潮中,只有我和你还有爱。

 

其实任何艺术包括电影,都是无法真正还原生活的残酷的,电影稳稳的镜头坦率的节奏之下,貌似还原了生活原本,其实所唤醒的每个人终将面对的残酷想象远远大于镜头所表现,洗手间门关上以后是怎么样的,老人夜里痛醒喊妈妈之前是如何挣扎的,倒在窗前后毁灭性的内心灰暗度……残破到这个程度活下去的理由和支撑是什么?还有更多的没有爱同样一路残破终将离开的人又如何找到坚持的理由?

 

病尚轻的时候手术住院归家,安娜做了决定,再也不去医院了,既然离开人世的目地明确,她所能做出的选择就是回家,而不是进进出出冰冷和以救治的名义带来更多痛苦的医院,这还是有选择能力的时候。等到了躺在床上,她连拒绝喝水拒绝生命的能力都没有了,这时候她爱的男人给了她最后的爱,让她走,然后追随,两人在另外一个世界里,继续洗碗、穿衣、对视、出门,仿佛从来没有分开过……这是全片唯一的美化之处,关于来生。

 

刚刚拿下奥斯卡小金人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是典型的欧洲艺术家,对主流文化唯恐避之而不及,他的镜头常常对着自然和社会中那些危险的、脆弱的、让人难以直面的环节,不美化不掩盖不让步不励志地把镜头贴近晋身过去。讽刺的是,《白丝带》、《钢琴教师》还有此片《爱》,这些没有任何商业野心和包装的片子,让哈内克经历了他所不喜欢所不追随的主流成功,包括几无悬念的第85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好吧,你的才华如果足够真诚,主流也不是那么有眼无珠的。

爱是为了漫长的告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动物凶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