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刀口
(2010-01-27 10:00:49)
标签:
刀口北川中学青春男孩子母志鹏杂谈 |
分类: 笑傲江湖 |
看到这个新闻,不能不联想到《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部将近4个小时的杨德昌作品中,也有一个谁都想不到会用刀杀人的少年,14岁的张震饰演的小四。在情绪灰暗的60年代的台北国中,结识小明前,小四是典型的乖仔,是父母的希望和兄妹的骄傲,一家人指望他考上名牌大学将来提升全家的社会地位。喜欢上小明后,小四便像跌进一个无底深渊,开始被外界的各种力量牵着鼻子走,前浪后浪一样的挫败连着挫败。新识仰慕对象honey猝死,秉性刚直的父亲的自尊与精神一次次严重受损,加上将一次次“欺骗玩弄”他感情的小明“看透”,血气方刚又有很强道德感的小四终于把刀捅劲他深爱并且无法拯救的女孩身上,他对她说,我不要所有人都看不起你。这个年龄男孩子最大的坎坷,就是在遇到一个自己深爱,但无法平等相待的女孩子。小明外表纯美内心早熟,她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女孩,严格说,这样的女孩子,是有一颗女人心了,她们是自己生活的主人,包括身体,都不像同年龄的男孩子那么懵懂,她们小小年纪已经知道自己保护自己和掌控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各种带头大哥。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在背景特殊的六十年代,1949年百万国民党人撤退台湾,苟且安顿下来,成为异乡人有了第二代到了小四这个年龄,他们像所有中国人一样,望子成龙,子女就是客居他乡人的希望,但是没有大的繁荣和稳定,哪里有家庭细胞的温暖和庇护呢,所以时代的灰暗,加上眷村和本地帮派的角力,这些外在因素在学校里都有投影,小四的正直和单纯,使得他在自己和父辈的连续挫败面前,没有回旋能力,他只有走向绝境。类似的无处安放的滔天情绪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中都有渲染,青春与死亡,青春与残暴,就像青春与无敌,青春与欢美一样,浓到极致,是人到无可奈何的中年永远无法再次触摸的高点。
这是为什么我特别注意杀人的北川少年报道中关于女同学的细节了。青春除了美,更多的属性是躁动、灼烈和脆弱,那个年龄的孩子,离成为危险分子,只有一念之差,平时越是安静老实的,越是有能量在体内积聚游走成异形的可能,相关新闻介绍出事男孩子,老实本分的评价一点也不新鲜,中国很多出恶性状况的青少年,事后都被如此评价过。所有人显得很震惊,那么好那么老实的孩子,怎么会,就像北川那个杀了人的孩子的妈妈,她说,我养了娃,一点也不知道娃的心。
每个时代都没有每个时代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在青少年身上尖锐反射,出现极端事件,所以说北川少年的事件,既是时代的事件,也是青春的事件,呵护好四月裂帛的青春,是一件多么举步维艰而德盖于天的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