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苍黄》看官员自杀
(2009-12-30 09:59:23)
标签:
苍黄官场官员《国画》李济运文化 |
分类: 笑傲江湖 |
专栏
12月21日,48岁的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副部长赵宪春在北京开会期间,割腕自杀于下榻的酒店。这是近一个月内见诸公开报道的第五起官员自杀案。据人民网署名文章分析,官员自杀的原因主要有两类,一方面可能涉及经济腐败、生活作风问题败露,承受不了定罪的压力选择轻生逃避,或者保护家人“牺牲自己”。第二个原因是工作压力太大,心理受到创伤后没有及时治疗,将痛苦压抑住,继续投入工作,这主要是汶川大地震之后的自杀官员最为典型。
官场,应该是我最不懂的场之一,也不是完全不懂,理论上还是知道些,阅历虽然不能令我做好很多事情,但是能帮我看懂,包括官场游戏规则。懂了的结果就是明白自己无论是在明规则还是潜规则面前,基本都是白痴一名,小命好就好在不用在那样的环境里讨生活,不然九条命也不够使,就两个字,白给。
刚刚看完王跃文的《苍黄》。有幸当过跃文兄的编辑,虽然没见过面,编作往来愉快,所以他出新作,我必读。看完唏嘘了阵子,跃文兄离开官场那么多年了,能从10年前的《国画》保持到今天《苍黄》的创作状态,而且很2000年代感,观念前瞻,仿佛从来没有离开,从差配选举,到政府与媒体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到网监,到劫访……很想跟他聊聊,他看得那么透,不等于他适应,不然也不会退而结网,从那个场里退出来专门结字网,当然官场有他不多,文坛没他损失就大了。我偶尔会对自己曾经的职业生涯产生眷恋,这种看了很触动的书之后,想采访作者,算出冲动之一。
小说从一个叫李济运的官员视角,以乌柚县为蓝本,画了一张写实官场图,虽说是初级官场,但是具体而微,官场应该呈现出来的种种姿态,种种悲喜剧都在乌柚官场里显示出来。所以这张图可以套在任意官场上,都是这么个格局。李官拜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他年轻,有学历,野心勃勃,谨言慎行,从政理想高远,通俗说就是当大官,但是良心未泯,不忍二字经常写在他不动声色的表情背后。
《苍黄》也写到了自杀,那个差配刘星明发疯以后,上访无果最后跳楼自杀了。但是跃文兄接受采访说,其实真实的故事是什么呢?真实的故事是到省城之后的“李济运”跳楼了。一个县委办主任到了省直机关,突然觉得以前那种身份感没有。因为在一个县里面,一个县委办主任还算一个人物,到了省城之后,在挂职阶段,一个我是客,有一天还是会回去的,另一方面就是说,挂职单位的人还是有些客气的,把你当做客人对待,一旦正式的调过来之后,不能马上任命你做副处长,刚开始为副处级干部,然后过了几年之后再被提为副主任。在这个等待的过程当中,那种失落感和压抑可能还有懊悔。老婆也从家里调过来,到这边来找不到工作,你一个副处级干部到省里来,谁买你的帐?各种压力,那种屈辱感,累计下来,终于有一天,两口子在楼顶散步,他从楼顶上突然跳下来了。这是人物原型的真实命运,真惨。
这个自杀完全不涉及腐败和权钱交易,因此更加残酷。李济运如果能顺利实现他的官场理想,他应该会是一个好官,有视野,有文化,有良心,能反思,不虚妄,虽然日益官僚嘴脸是难免的,虽然日益享受特权也是难免的,但是他是那种有底线的人,这种有底线的人也跳楼了。
或许网络上的声音是对的,就是对这波官员跳楼的新闻,应该更加公开和透明对待,应该不是所有案例都是贪污腐败畏罪自杀吧。